《伦理学与公共事务》创办于2007年,是以伦理学与公共事务为主要研究视域的跨学科专业性学术集刊,由浙江师范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主办。《伦理学与公共事务》致力于伦理学基础理论与公共领域现实问题的贯通与融汇,以实际问题的深度理论解析为学风追求,以建设性地解决问题为学术标准,涉及跨文化交流的困境与应
“精神”问题是建构现代性的一个基本问题。以现实的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有着丰富的关于精神的本质、结构和发展的思想资源与理论财富。与注重主观体验和逻辑分析的精神理论不同,在以实践为基石的历史唯物主义论域中,马克思开辟了一条新的精神理论道路。研究精神问题,如果脱离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框架,就容易忽视实践
本书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研究荷马史诗的伦理思想与政治思想。第一部分论述叙事理论:(1)叙事(narrative)本质上就是讲故事(mythology),荷马史诗所讲的故事就是神话(mythos);(2)一般认为神话与论证(logos)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其实“讲故事”最初就是神话(mythos)与论证(logos)的合体
该书为作者博士学位论文(2022年6月)。秉志(1886—1965)是中国第一代职业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特邀人士,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科学救国和科教报国过程中形成了“科学家之精神”思想。本书严格以秉志论述和客观史实为依据,从秉志“科学家之精神”思想的生成语境、发展演进、内涵体
以信息互联、数字化等技术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不是局部的,而是全球性的,此外,人工智能产品的全球市场运转也加速了人工智能的全球化影响。在全球化的背后,多元文化的沟通与碰撞也在同步发生,面对当今文化多样化的社会现实,人工智能的伦理设计已不再只遵循一种文化传统,而必须兼顾多种文化传统。因此,如何立足于全球化、文化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通释》(以下简称《通释》)则是对恩格斯经典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解读和阐释。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通过对中外学术史上的相关学术争论进行梳理和透视,并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贯穿的基本结构和核心线索进行了深入剖析。同时,立足于时代发展的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
在系统研究朱子门人群体的学术思想之后,专注于朱子最为重要的门人即黄榦是推进朱子门人研究的自然选择。在儒学门人研究模式的意识指导下,本书一方面对现有黄榦资料进行整理与研究,主要包括两类工作,一是在充分把握现存《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的基础上,对散落其他理学汇编类著作当中的大量黄榦资料进行辑佚;二是对《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
西方马克思主义原本是马克思主义阵营探索西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而形成的一股理论思潮和政治思潮[本章曾发表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1期。]。他们所提出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和西方革命的战略、策略有别于共产国际,因而在共产国际内遭到了激烈的批判,他们或者被迫作自我批评,或者被开除出党,一方面使得西方马克思主义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基于更新框架来构造祈使句的形式语义,给出有效性概念,刻画涉及到祈使句的有效推理形式。力结构描述了主体所受祈使力的状态。力结构对应自由选择,其是主体完成力结构的方式。祈使句对应力结构。说一个祈使句的结果是之前的力结构与这个祈使句对应的力结构的合并,除非这两个力结构不相容。一个力结构接受一个祈使句当且仅当用
你是否常感觉时间不够用,却不知道如何更高效地工作?你是否经常为了工作熬夜加班,却觉得成果不如人意?你是否羡慕他人的成就,却不知道从何开始改变?如果这些问题触动了你,那么本书将是你的必读之书。本书作者是化工行业知名的精益管理专家和数字化专家,世界级化工企业万华化学精益管理体系创始人,通过将精益管理深入应用于个人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