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15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家洛伦佐?瓦拉的代表作之一,《〈君士坦丁赠礼〉辨伪》因首次通过语文学的方法成功揭穿了基督教历史上最恶名昭著的谎言而被载入史册。这篇演说辞以其新颖的论证方式成为西方考据史上第一个将语文学应用于史学研究的伟大范例,得到国际学界的广泛关注。本书是《〈君士坦丁赠礼〉辨伪》的直接译自拉丁文的中译本,
为何古希腊人不太尊重战神?为何小爱神永远长不大?为何乌鸦的羽毛是黑色的?……神话是古代人对不能理解的事物的诗性解释,其中蕴含着人们的智慧和浪漫。从古希腊神话原型解析,到古希腊语词汇知识普及;从古希腊神话在当代艺术中的再现,到相关的艺术评鉴;从对古希腊神话的自由解读,到延伸的阅读推荐,本书讲述神话,却不止于神话。走进本书
17世纪俄国东正教会的分裂运动是俄国宗教史和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1653年牧首尼康对俄国东正教经书和仪式进行了重大改革,包括以三指画十字替代以前的两指画十字,以及改变了耶稣之名的书写方式等。这些改革引起了部分神职人员和广大教徒的强烈不满,最终,反对尼康改革、坚持俄国旧礼仪的信徒从统一的教会分离出来,被称为“分裂派”或“
龙在我国是权势、尊荣的象征,也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中国文化中也多有“龙马精神”“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龙凤呈祥”等祝词,作为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本书以古老传说中的龙和其他神兽为主题,展开了天马行空的想象,用300余幅精致的手绘插图描绘了丰富多样的龙以及与龙相关的神兽的形
《元代玄教研究》一书以元代正一教的支教玄教为研究对象,对玄教历任大宗师、道众谱系、社会交往与网络、重点宫观、玄教与政治的关系、玄教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翔实、完整地考论和研究。本书是对于玄教深入系统的完整研究,把元代玄教的基本概貌、基本内容和基本特性系呈现出来。
该稿是政协泰州市姜堰区委员会组织编写。是江苏泰州姜堰区古今关联的佛教人物传略,资料丰富,内容细致。民国杨仁山《江苏名山方丈录》云:名山方丈“泰籍者占十之七八”。泰者,原泰县,今姜堰也。该著作是作者通过十年时间的研究、调查、整理,完成了姜堰与佛教相关的近百位人物传略,其中既包括与姜堰佛教有渊源的太虚、本焕等著名僧人,也有
本书是中国妖怪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全书收录了《山海经》《搜神记》《聊斋志异》《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太平广记》等中国经典古籍中所记载的神仙异人、奇禽异兽、古代妖怪等150种,系作者从历史、文化、地理、神话故事、民间演绎、各地民俗等诸多方面,考证大量古籍而得,配以灵动的全彩板绘,绘者丰富的想象以及精湛的画工为其作画赋予
本书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学界从语言角度对可疑佛经进行考辨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展望。本书共分为四部分:一、中古汉译佛经考辨概貌。梳理中古早期汉译佛经考辨、鉴别工作的缘起、对象、方法与原则,评述以往的相关成果。二、东汉安世高译经的考辨与鉴别。精选甄别、考辨题署东汉安世高译、实则有问题的部分译经论著,从语言的角
正一盟威之道(或称天师道)是道教最早出现的一个教派,它对后世道教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然而,由于正史对早期道教各教派的记载散碎不成系统,道教内部史料又相当驳杂,存在编年困难等问题,故学界对天师道的研究大多流于粗线条的描述,对其仪式生活及相关的思想观念等均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授箓制度是天师道仪式生活的核心,也是天师道思想观念
"本书首次全面系统地搜集并整理敦煌写本《四分律》,在此基础上,深挖写本《四分律》的文字学价值和文献校勘价值。全书主要分为三部分:上编,文献篇。共搜集到161件(号)有关《四分律》的卷子,将写本与刻本逐字比对,校正传世刻本,挖掘写本的文献校勘价值。中编,用字篇。全面调查具体用字分析文字书写习惯,探求其汉字书写规律,深挖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