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施肥技术手册
藜麦在南美洲已种植7000年历史,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全营养食品”。2015年以来,已有95个国家引进种植。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从2015年引进试种,表现出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瘠的优质特点。经8年的试验,已总结出北京地区天时、地利条件下的栽培技术和食品加工技术。本书既有对低海拔地区种植藜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我国近十年来的玉米栽培领域整个产业链条各环节的最新关键生产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玉米产业概况,玉米生物学基础,玉米主要栽培及推广品种,玉米栽培技术,玉米杂交制种技术,玉米肥料使用技术,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玉米贮藏技术、特用玉米栽培等方面的内容。本次改版主要修改及新增内容:一是,对第一章“玉米生产概况”的
江西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目前江西省水稻种植面积约1800万亩,占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43%左右。其中,赣南平原是主要的水稻种植区,面积约占江西水稻总种植面积的60%左右。江西的水稻品种以中、早稻为主,其中优质米种类较多。江西水稻以品质优良、味道鲜美受到广泛的好评。本书汇总了江西省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植被保护总站成立至今已逾40年,总站建队伍、明思路、强保障,建立了覆盖全区的植被保护体系;确立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健全了上下衔接、多管齐下的制度保障。本书不仅全面回顾了一代代广西植保人立足实践、探索创新,通过扎实推进改治并举、源头治理、联合监测、抗性治理、阻截防控等工作,实现对重大农作
作者研究团队历经10余年,对重庆市饲用植物资源调查、收集、分类、鉴定,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参考前人的调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整理。全书分为两个篇章,第一篇章重点描述了饲用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范围、生境和饲用价值等,从饲用植物鉴定以及饲料质量安全体系的角度,编入了饲料卫生质量控制及管理等内容。第二篇章重点介绍了饲料中各
本书以河南省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面向智慧农业,基于物联网技术、WSN混合组网策略及深度学习算法,结合多源联合监测手段和多模态融合识别技术,以“传感器部署组网→监测数据采集→生育阶段分类识别→病虫害及干旱精准识别→生产智能诊断”为主线,开展河南省冬小麦生长过程智能监测和智能诊断的研究,实现冬小麦生产过程的智慧化管理。
广西大学玉米栽培生理团队和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团队、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广西分中心、农业农村部粮食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创新团队玉米栽培兼病虫害防治岗位功能团队、广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作物栽培与生理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平台,经过团队成员的共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国家自2022年起在全国推广的一项主推技术。本书通过图文并茂的形成介绍了该技术在江苏省示范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高产高效管理的注意事项和技术要点,使基层农技人员和规模化种植主体能够掌握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要点,进而提高技术水平,提升大豆玉米产能,为其稳定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本书得到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水分管理”岗位科学家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覆膜棉田水热盐耦合模拟与咸水安全灌溉指标”(51179193)”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经费的资助。本书的主要内容有:绪论、试验方案与研究方法、覆膜棉田水盐光温分布特征、棉花生长对咸水灌溉的响应特征、咸淡水混灌棉田耗水规律及模拟、咸淡水混灌棉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