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常遇到的种种不快乐都源于自己,和自己较劲的人总是觉得世界亏钱他。还有些人一味地强调自己的不幸,于是陷入痛苦的泥潭而难以自拔。本书针对许多人平时时常想不开、悟不透的问题或误区,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画龙点睛的点评,启发人们灵活思考、从容面对生活、保持良好心态的励志读物。
人生是否幸福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完全取决于我们内心的要求与对生命的认识以及与世界的融合程度。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聪明的人不会将这些不如意装在心中让自己痛苦,他们会从容地走自己所选择的路,做自己喜欢的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因为任何时候他们都不会和自己“较真”。
第一章不较真——“较真”的人生没意义
\\t
\\t淡化利欲之心,超然物外
\\t不要把名利看得太重
\\t计较:是心灵的地狱
\\t简单的生命不奢求太多
\\t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t人生要抵得住诱惑
\\t
\\t第二章善待生活——因为世界如此美好
\\t
\\t逆境都有正面的价值
\\t欣赏自己,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优势
\\t为梦想而活,然后全力以赴
\\t虽然没有名利,但活得也轻松
\\t生活需要拿得起,放得下
\\t不如意不是遗憾
\\t积极思维方式本身决定了你的心情
\\t
\\t第三章不和自己对着干——爱生活更爱自己
\\t
\\t要有一颗品尝幸福的心
\\t活在“当下”,享受“当下”
\\t生活中不能迷失自我
\\t人蕴含着无穷的能量和宝藏
\\t缘,无处不有,无时不在
\\t心无外物,人生才会更美好
\\t常怀感恩,生命才有意义
\\t
\\t第四章拿得起放得下——生活就是天堂
\\t
\\t净化自我,宛如莲出淤泥而不染
\\t不要被完美主义所累
\\t想得开,活着才不累
\\t放低快乐的标准
\\t放下负担,一身轻松
\\t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t
\\t第五章不生气——生气是惩罚自己最致命的武器
\\t
\\t凡事不计较,得饶人处且饶人
\\t别为不值得的事生气和烦恼
\\t放弃一些不必要的执着
\\t宽容为本,善恶随心
\\t难得“糊涂”,忍让是福
\\t平常心是一切幸福的前提
\\t换个角度看问题
\\t
\\t第六章人生不靠运气——赢不在起点,输不在终点
\\t
\\t命运的方向盘由自己把握
\\t乐观是成功的催化剂
\\t成功者不是靠运气
\\t拥有成功者的态度,你就无往不胜
\\t不能甘于平庸
\\t成功者不一定认为自己最棒,而是相信自己能做到
\\t悄悄地规避一些不合情理的条条框框
\\t
\\t
\\t第七章经常换换心情——也就是换了一种生活
\\t
\\t保持从容淡定是优雅的生活态度
\\t多做善事,多开善门
\\t敞开心扉,让阳光进来
\\t让快乐成为一种习惯
\\t打开心灵的另一扇窗
\\t不要看你失去什么,而要看你拥有什么
淡化利欲之心,超然物外
\\t
\\t 人生其实很简单,所需也很有限,但人心在欲望的驱使下,会不停地让自己奔波在“追逐”的路上。所以做人要有淡化利欲之心,超然物外的胸怀,要有几分淡泊的心态,否则,过度的贪欲会让人痛苦不堪。
\\t 据说,上帝在创造蜈蚣时,并没有为它造脚,但它可以爬得和蛇一样快。
\\t 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自己还快,心里很不高兴,便羡慕地说:“脚愈多,当然跑得愈快。”于是,它向上帝祷告说:“上帝啊!我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
\\t 上帝答应了蜈蚣的请求。它把好多好多的脚放在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地往身体上贴去,从头一直贴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贴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蜈蚣心满意足地看着满身是脚的自己,心中暗暗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地飞出去了!”但是,等它开始要跑步时,才发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这些脚劈哩啪啦地各走各的,它非得全神贯注,才能使一大堆脚不致互相绊跌而顺利地前行。
\\t 蜈蚣痛苦起来,但它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后悔当初不该奢求过多,给自己造成极大的负担。
\\t 生活的道理也是相同的,如果不奢求华屋美厦,不垂涎山珍海味,不追名逐利,内心充实富有,过一种简朴素净的生活,就能感受到生活的快乐。这样的生活也才是本色的生活。
\\t “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有“布衣将军”之称的冯玉祥生活就很简单。1934年春,蒋介石派孙科来拜访冯玉祥,冯玉祥以家常饭招待,吃的是馒头、小米粥,只有四样小菜。孙科吃得很香,说:“我在南京吃的是海参鱼翅,却没有冯先生的饭菜香甜。真怪!”怪吗?不怪。因为在懂得生活的人看来,简单才是生活的真味。
\\t 睿智的古贤早就指出:“世味浓,不求忙而忙自至。”所谓“世味”,就是尘世生活中为许多人所追求的舒适的物质享受、为人欣羡的社会地位、显赫的名声等。如果能抛弃这样的纷扰,摆脱外界的奴役,官大官小不系于心,有名无名也不在意,钱多钱少更无所谓,穷富得失淡然处之,自己主宰自己,就能永葆心灵的恬静和快乐,超然于物外。
\\t 当然,超然于物外不是要求做到“无欲”,而是要看淡各种名利之欲。因为看淡之后,人可生旷达心胸,有了旷达心胸之后,对人生眼界就宽广了。庄子说得好:“我愿意活在沼泽里摇头摆尾,自由自在;而不愿成为君子心池中的一个宠物。”苏东坡说,“我之所以能每时每刻都很快乐,关键在于不受物欲的主宰,而能游于物外”。
\\t 伟大的科学家法拉第,不仅为人类发现了电磁感应,还完成了由磁向电的转化,发现了电解定律和磁致旋光效应。为此,世界各国共授予他94个名誉头衔,但他并没有飘飘然,为外物所役,而是坚持着自己的平民作风,简单而快乐的生活着,并只求从自己的工作中获取快乐。
\\t 1857年,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班特利勋爵辞职,皇家学会学术委员会一致认为,如果能请德高望重的法拉第教授出来继任会长,那是再理想不过的了。学术委员会派法拉第的好友丁铎尔和几名代表劝说法拉第接受这个职位,因为这是一个英国科学家所能享受的最高荣誉。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