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运用马列·科社、党史党建、历史学等相关知识,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的“三大制度”“两大机制”分别与文化强国建设相结合,以文化制度的“刚性”约束实现对文化自身“软”力量的补充,制定出一整套分工合理、体系完备的实施方案。
近百年来,人类社会的
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
一次进步,无不伴随着文化
制度的历史性变革。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
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
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
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的
文化使命。”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
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中国
之制”,是在国家制度创新
和文化治理之中形成的“中
国之智”,更是提高文化治
理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强国的“中国之治”。其内在
地以“三大制度”为价值坐标
、以“两大体制机制”为实践
内容,由此形成一个相互影
响、相互促进的协同机制,
共同作用于实现文化强国目
标的实践过程。坚持和完善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推
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
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
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健全人
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坚持
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
制,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
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
制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
国际环境波谲云诡、世界文
明交流激荡、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力推进,
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
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
以什么样的思路推动文化繁
荣发展,是我国文化建设必
须解决的重要时代课题。为
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将文化强国建设置于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
略布局中,不仅从增强制度
优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
出发,强调要“坚持和完善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
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形
成了以建设文化强国为总体
性目标,以主流意识形态巩
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
育、全民族道德素质提升、
社会主义文艺繁荣以及文化
事业、文化产业协同推进构
建文化强国战略体系,并不
断把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设
计转化为具体实践策略,指
向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
性作用的文化制度框架,为
文化政策制定、文化机制改
革和实现文化强国擘画路线
图、定位坐标系。这是我们
党第一次把繁荣和发展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路径系
统化为一项制度明确提出来
,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长远
发展、关系我国文化前进方
向和发展道路的重大制度创
新,也是推进提高文化治理
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
国的必然选择。
以此衡之,新时代社会
主义文化制度并不局限于文
化机制、文化政策等微观层
面,而是从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语境出发,以历史和现实相
贯通、国家和国内相关联、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
角,进一步探寻文化制度与
文化强国的有机耦合。文化
制度与文化强国辩证统一于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首先
,文化强国是文化制度发展
的目标导向,引领着文化制
度的发展方向、决定着文化
制度的发展要求。其次,文
化制度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制
度保障,为增强文化治理效
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
明”提供了强大动力。最后
,文化制度与文化强国是实
现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应
有之义和重要保证。坚持和
完善文化制度体系有助于运
用好制度优势,以文化力量
构建起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的精神支撑,并
使之立足实践、融入实践、
指导实践,对完善文化治理
体系与提高文化治理能力、
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
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
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
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
文化新辉煌”。文脉关乎国
脉,文运关乎国运。文化强
国是中华民族走向“强起来”
的必由之路。就目前文化强
国的研究现状来看,文化强
国建设作为一个宏观而庞大
的工程,既有的研究成果多
集中于文化强国内涵、目标
要求、建设背景等宏观理论
方面,缺少对于贯彻落实文
化强国建设的实施路径研究
。本书试图打破常规,以“
文化强国与文化制度”为新
的研究视角,在这一整体视
角下以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层
面的“三大制度”“两大机制”
助推文化强国进程,避免了
学界以往的抽象论证,使文
化强国建设的研究结论更加
科学深入、扎实可信。具体
而言,从文化强国之灵魂、
文化强国之方向、文化强国
之基石、文化强国之宣介、
文化强国之动力5个方面构
建起了严密的“中国逻辑”,
深刻地把握和回答了在社会
主义文化制度的解释框架下
文化强国何以实现的重大理
论与现实问题。首先,深刻
理解与认识文化强国进程中
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显著优
势和强大生命力。关注人民
群众迫切的精神文化需要,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
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文化建设制度,为文化强国
建设指好路、把好舵;关注
文化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
环节,做好人民文化权益保
障制度、舆论引导工作机制
,、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
的相关工作,为建成文化强
国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切实提升制度执行能力,
更好地把我国文化制度优势
转化为文化治
张波,1978年生,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匡亚明领军教授。吉林省第七批拔尖创新人才。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教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人民日报》等刊物发表文章6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撰写研究报告获中央主要领导同志重要批示。多项成果获吉林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出版学术专著3部。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
第一章 文化制度与文化强国
第一节 文化治理与文化制度
一、文化治理
二、文化制度
三、文化治理与文化制度的双向互动
第二节 国家与文化强国
一、国家的起源及发展
二、文化强国的概念界定
三、文化强国的演进逻辑
第三节 文化制度与文化强国的逻辑关系
一、文化强国是文化制度发展的目标导向
二、文化制度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制度保障
三、文化制度与文化强国是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第二章 文化强国之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第一节 文化强国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显著优势
一、理论诠释科学力量
二、思想凸显人民地位
三、实践凝聚磅礴伟力
四、时代彰显发展本性
第二节 文化强国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战略意蕴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必然
二、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强国建设的历史选择
三、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强国建设的现实诉求
第三节 文化强国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路径优化
一、发挥最大优势
二、增强价值自觉
三、稳固物质基础
四、筑牢思想阵地
五、构建话语体系
第三章 文化强国之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
第一节 文化强国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显著优势
一、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逻辑
二、遵循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规律
三、顺应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文化强国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蕴
一、提供明确的价值目标
二、确立科学的价值规范
三、筑牢根本的价值支撑
第三节 文化强国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路径优化
一、教育引导的深入与强化
二、实践养成的落实与推进
三、社会氛围的优化与提振
四、保障机制的健全与完善
第四章 文化强国之基石——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
第一节 文化强国进程中文化权益保障制度的显著优势
一、主体优势
二、治理优势
三、发展优势
第二节 文化强国进程中文化权益保障制度的战略意蕴
一、明确实践方向
二、彰显聚合回应
三、确保公正分配
四、实现内聚创生
第三节 文化强国进程中文化权益保障制度的路径优化
一、坚持党的领导
二、夯实经济基础
三、推动文化繁荣
四、完善法治体系
第五章 文化强国之宣介——坚持完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
第一节 文化强国进程中完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的显著优势
一、政治优势
二、理论优势
三、实践优势
第二节 文化强国进程中完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的战略意蕴
一、坚定并增强文化自信的有力保障
二、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三、构建大外宣传播格局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 文化强国进程中完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的路径优化
一、系统化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二、全流程完善舆论引导工作
三、规范化网络空间综合治理
第六章 文化强国之动力——“双效统一”的文化生产体制
第一节 文化强国进程中“双效统一”的文化生产体制的显著优势
一、价值理念的先进性
二、理论基础的科学性
三、政策方针的时代性
第二节 文化强国进程中“双效统一”的文化生产体制的战略意蕴
一、为建成文化强国续航动力源泉
二、为建成文化强国更新价值指引
三、为建成文化强国优化市场环境
第三节 文化强国进程中“双效统一”的文化生产体制的路径优化
一、完善顶层设计
二、培育多元主体
三、扩展跨界融合
四、增强国际话语权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