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概论(第四版)》不是对以前版本的简单修改补充,而是在重新调整理论框架和知识结构基础上的充实完善。其中,有回炉重写,也有新增章节。“认识篇”增加了理论范畴界定与语言本体和艺术特性论述,“实践篇”补充了创作方法和制作工艺细节,“研究篇”增加了知识结构模型。另外,增加了附录:教学目标与任务、考试内容、成绩观测点、评审指标以及推荐影片。该版本旨在系统讲述动画知识的学理和功能,科学传授教学经验。“认识篇”包括动画的历史概貌、艺术特性、语言本体、生产机制;“实践篇”包括动画创作基础、制作工艺、专业技能、素质培养,从学习效果出发,合理组织内容、设计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研究篇”探索理论范畴、研究方法,为大学本科生毕业创作与论文写作提供参考,同时也给那些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同学提供研究方法。最后两章主要针对学科发展和就业需要,概括论述学科特点和职业术语。
《动画概论(第四版)》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知识输出规律设计章节,针对大学本科教学培养目标划分内容,兼顾跨专业研究生备考、职业培训以及业余兴趣的需要,系统解释动画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
作为专业启蒙教材,《动画概论(第四版)》的目标旨意是系统呈现动画专业的完整蓝图,深度观察其内在机制,重点阐述其核心理论。认识篇沿着历史坐标审视动画形态的变迁逻辑;实践篇围绕动画本体解释其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重要理论;研究篇立足行业巅峰关注理论前沿,分析品鉴经典,指引认识途径,示范实践方法。该教材需要教师充分解读动画好坏之所在,示范艺术造化之经纬,启迪想象的疆域和研究思路,培养学生“久久为功”的学习态度和学以致用的专业精神,立志将自己的梦想和本领融入“传递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大事业格局当中。
动画作为独创的艺术门类,已经历过一百多年的综合性实践和七十多年的理论探索。但是,它作为新兴学科还非常年轻,迫切需要跟进研究。新技术的涌现促进了动画事业的繁荣,在我国,动画教育盛况空前,动画创作如火如荼,并且在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各种名目的非物质文化产业论坛上频繁展现风采。尤其是进入21世纪,动画作为新兴艺术专业和交叉学科格外吸引青少年学子,动画专业教育事业因此而得到更加普遍的重视。
最早设立动画专业的大学是美国加州艺术学院(California College of the Arts,1970年),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e college of Art)和加拿大谢里丹学院(Sheridan College)的动画专业在1971年后才渐渐独立。北京电影学院自1978年开始培养动画专业本科生(在1996年之前每隔四年招生一次),日本的东京艺术学院、韩国的中央艺术大学等则是到了21世纪才正式设置动画专业(之前的职业培训已经很有规模)。21世纪初始,随着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的成立,动画专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国许多大学里出现。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将自己的学习兴趣转移到动画领域,他们不满足于只做观众,立志做个学者和创作者,他们有希望成为我国动画事业的生力军。
动画产业全球化几乎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同步,20世纪的最后十年,名目繁多的动画资讯突然涌入国门。各种各样的动画片、专业教科书和动画衍生物品处处可见。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首次推出《动画概论》,带动了一系列国产动画教材的面世,不少书籍对动画技术层面的论述多于对艺术品质的探讨,普遍缺少理论层面的系统研究。尽管动画尚属新兴学科,很多中学生还是将学习动画专业当作升学的理想志向。希望更全面、更系统和更实用的《动画概论(第四版)》可以对这些热爱动画的学生有所帮助。
《动画概论(第四版)》不是对以前版本的简单修改补充,而是在重新调整理论框架和知识结构基础上的充实完善。其中,有回炉重写,也有新增章节。“认识篇”增加了理论范畴界定与语言本体和艺术特性论述,“实践篇”补充了创作方法和制作工艺细节,“研究篇”增加了知识结构模型。另外,增加了附录:教学目标与任务、考试内容、成绩观测点、评审指标以及推荐影片。该版本旨在系统讲述动画知识的学理和功能,科学传授教学经验。“认识篇”包括动画的历史概貌、艺术特性、语言本体、生产机制;“实践篇”包括动画创作基础、制作工艺、专业技能、素质培养,从学习效果出发,合理组织内容、设计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研究篇”探索理论范畴、研究方法,为大学本科生毕业创作与论文写作提供参考,同时也给那些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同学提供研究方法。最后两章主要针对学科发展和就业需要,概括论述学科特点和职业术语。本教材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知识输出规律设计章节,针对大学本科教学培养目标划分内容,兼顾跨专业研究生备考、职业培训以及业余兴趣的需要,系统解释动画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
前言
绪论
认识篇
导言
第一章 历史概貌
第一节 梦想与发明
1824-1895
第二节 探索与发现
1895-1930
第三节 挑战与突破
1930-1942
第四节 创新与发展
1942-1980
第五节 新技术时代
1980至今
第二章 艺术特性
第一节 基本特征
第二节 审美属性
第三节 技术属性
第四节 功能属性
第三章 本体语言
第一节 质素与结构
第二节 词法
第三节 句法
第四节 修辞
第四章 生产机制
第一节 前期
第二节 中期
第三节 后期
第四节 尾声工作
实践篇
导言
第五章 创作基础
第一节 什么是动画创作
第二节 如何创作
第三节 为何创作
第六章 制作工艺
第一节 平面绘制
第二节 立体塑造
第三节 计算机制作
第七章 专业技能
第一节 基本技术
第二节 表现技术
第三节 运动规律
第四节 专业修养
第五节 创作练习
第八章 素质培养
第一节 观察、想象、创造
第二节 品鉴经典
第三节 训练方法
第四节 材料积累
……
研究篇
附录1 目标任务
附录2 推荐影片
附录3 参考文献
附录4 术语对照
附录5 动画节简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