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拯救玻璃地球》发行感言
平成元年(1989年)二月九日,上午十点五十分,手塚治虫因胃癌医治无效,在家人们的守护下,于半藏门医院逝世。
自昭和二十一年(1946 年),十七岁的手塚治虫首次登上漫画舞台,直到去世,他都坚持不懈地从事着漫画和动画的工作。他留下的漫画作品有七百多部,动画作品有六十余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漫画原稿竟有十五万幅之多。
在去年三月病倒以后,他的创作欲望和热情也相当惊人,就连在手术后的住院生活中,也不断地画着连载漫画。直到去世的十多天前,他还在进行动画片的制作工作。那简直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气魄。
手塚是一个有着相当积极人生观的人物。住院期间,他也安排了不计其数的出院后的工作计划。但这些计划终都没能实现,他在天有灵的话,一定会为此遗憾吧。
在此,这本在手塚健在时就计划进行出版的小册子,因手塚未能等到它出版便过世的缘故,我们加入了一些手塚的讲演录、电视和杂志上的采访录,并在光文社编辑部的帮助下出版了它。
从二战结束那年开始的四十三年间,为什么手塚会不断地创作,直到生命终结?驱使手塚一味地埋头创作的动力又是什么?通过这本小册子,读者也许能发现手塚毕生诉诸的理念,以及创作的秘密。
很遗憾手塚没能亲眼看到阿童木所活跃的二十一世纪的景象便去世了。但是,我们会继承手塚创造出的世界,以及在那些作品中贯彻始终的生命赞歌,以及其精神和热情,一定把他创造出的无比宝贵的伟大遗产流传至二十一世纪。
衷心感谢对手塚治虫长时间爱戴的读者和观众。今后也请务必多多关注手塚治虫的作品。
手塚制作株式会社社长 松谷孝征
平成元年四月五日
解读(后记)
(辻真先)
虽然手塚先生已经去世,但仍像昨天的事一般,又像是很久之前的事。每次因为工作前去拜访时,这位先生都是那么忙碌,所以总想着哪一天再与先生好好畅谈、请教一番,终究没能等到这个就永别了。
在我获得推理作家协会奖之后没多久,先生就对我说:辻先生啊,我想了一个感觉挺妙的推理手法,虽然就想到这一个。
真的吗?请跟我说说吧,我不会写进书里的。
不行不行,这个要保密。哈哈哈。
终还是没有透露一星半点,不过先生不是一个吹牛皮的人,所以我想他应该真的保留了一个点子。先生所创作的漫画《惊奇博士》等作品也带有强烈的推理风格,让我看得非常过瘾。
《拯救玻璃地球》这本书并非漫画,而是随笔,正因为如此,可以看出手塚漫画作品本身就很有内涵,也直接地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文中大部分内容都是直截了当地点出问题,而不是满纸迂回的空谈。我经常听先生亲口聊起这些话题,现在读起这些文章,依然觉得很有道理。
尽管如此,先生还是如他自己所写的那样,是一个彻底的文艺工作者,所以不管多么严肃的主题,都能写成通俗的文章,易读也易懂。现在的我主要靠撰写文章营生,跟动画或漫画的交集并不多,不过时不时也会莫名讲究,想装得体面,所以文章的条理会变得有些杂乱无章。
日本人似乎总喜欢用一些晦涩的形容词或表达方式来营造高级感。相比用艰涩难懂的文字来表达通俗的事情,把费解的事情写得简单明了要困难得多,这一点应该无须我多做说明了吧。
先生逝世也将近八年了,但他谈及的内容完全不落伍。那是因为先生有着旺盛的先见精神,甚至可以说,他满脑子所思考的主题在今后的时代里将会愈发重要,这一点正是我想强调的。
我这么说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在成为漫画家之前,先生便是一个科学研究者,他能够冷静地观察、分析,做出判断,并以此为基础洞察未来。
这里要提起另一件事,当年我记得应该是在大正时代有一本叫《日本及日本人》的杂志以百年后的日本会是如何为题,征询了各界名人的意见写成特辑专栏(由于战后出了翻印版本,因此我也有幸拜读)。
一读之下,让我惊讶的是当中有很多人对于未来的预测甚至能称之为妄想。就算当时那个时代充斥着国粹思想,我也没想到早在大陆侵略战争或太平洋战争开始之前,就有人认为大日本帝国的领土可以扩展到罗马。这种想法实在让人感到害怕。而认定这种幻想的大多数人,现在竟成了东大级别的教育家,这件事让我不寒而栗。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科学研究者所说的话才是比较稳妥的。若非如此,像寺田寅彦、小酒井不木等这些既是科学家也是文学家的人,他们的文章也不可能至今仍然百读不厌。
从预言家这一点来看,手塚先生的表现就更加突出了。阿童木初次在漫画杂志上登场,是在昭和二十年代中期,是怎样知识渊博的人,才能想到197年会诞生可置于手上的电子计算机?在那个时代,大部分日本人都在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手塚漫画却已经预测到遥远的未来。
漫画这个媒介,大部分读者都是年轻人,想当然耳,他们是属于未来的一代人。而且漫画业界竞争激烈,漫画家必须经常探索创作更好更有趣更新颖的作品,否则就不可能有未来了。即便赢得了名声,漫画家也无法靠那些利息吃一辈子,这与成年人社会那些一招吃遍天下的名人不同,以年轻人为市场的生意会严苛许多。因为自己有名气,想以去年的热门话题来创作漫画之类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那些话题在今时今日是无趣的,那就相当于落伍了。
手塚先生承受着这些惊人的消耗,还能长期稳坐一线漫画家的位置,可以想象他身体里的储备该有多么丰富。
或许正因为先生既是科学家又是漫画家,所以对于未来的种种触觉比科学家兼文学家的人要更加敏锐吧。
手塚漫画肯定是存在科幻指向的,因此他早期的作品也时不时让人产生一些误解。曾经有人搜刮大量手塚漫画并进行焚烧,还有人批判以月球背面作为漫画的舞台是不科学的,一想到这些事,至今还是让我觉得滑稽可笑,但在当时那个环境就笑不出来了。
我也曾参与了《铁臂阿童木》的剧本创作,不过先撰写的动画剧本是《8 man》,该作品的原作者是平井和正先生。在其主导下,我与丰田有恒先生、筒井康隆先生、半村良先生、眉村卓先生等人一起撰写了不少科幻漫画的剧本,但是当时的成年人似乎都认为科幻作品很奇怪,或许他们都觉得这些作品不过是一时的热潮吧。漫画自不必说,动画更是一样的待遇。这么说来,手塚先生算是耗费了毕生精力在挑战科幻、漫画、动画这个三重辛苦的世界。
为了构建这些作品的世界,对于未来的感性是必不可少的。从结果来看,成为一名预言家或许也是理所当然的。那些以肤浅的目光去欣赏阿童木的人,偶尔会误以为这个作品是纯粹的科学赞歌,不过手塚漫画老早就针对科学技术提出了一些根本性问题。在先生早期的名作《大都会》中,花丸博士在开场和结局都说过这么一句独白:
总有一天,人类会不会为了实现过度发达的科学反倒让自己走向毁灭呢?
当时还是高中生的我为这句话激动不已,做梦也没想到这部杰作是出自一个只比我年长三岁的人之手。
自从以漫画家的身份站上起跑台,手塚先生便一直保持着犹如科学家一般冷静而透彻的眼光,也难怪会对高科技时代那些嘈杂的空谈口号避而远之。
先生将这些想法化作不同的主题,或是探索医学的发达和生命的神秘,或是讲述战争与和平,或是追求开发与大自然保护,后结出一个个作品果实。
如果各位看过漫画《怪医黑杰克》、虫Pro工作室的个作品《某个街角的故事》和长篇动画《森林传说》这些作品,这位作者想表达的种种思想,肯定会给大家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拯救玻璃地球》这本书中所提及的问题,并非过去或现在所关注和讨论的内容,而是贯穿于手塚治虫十五万页漫画原稿的灼热岩浆,我由衷希望各位能从中细细领悟其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