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少中国企业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走出国门,积极投身于海外并购事业。企业间的跨国并购是一种高利润并且伴随着高风险的商业行为,多数海外并购尽管得以实现,但在并购后的整合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并未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尤其在我国,企业成功跨国并购的案例屈指可数。分析成功的跨国并购案例,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加快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中国企业走出去案例集》选取信息通信、酒店服务、工程建设、汽车制造等行业的8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动因、市场战略、投资策略、人力资源管理等问题。所选取的案例均是同行业内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通过规范的案例分析方法,提炼并整合得出研究该企业的典型措施与教训。
2015年,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拟成立案例研究与教学中心,中心围绕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国际需求旺盛与国际化能力不足的矛盾,所选取的案例均是同行业内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通过规范的案例分析方法,提炼并整合得出研究该企业的典型措施与教训;适合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政府管理人员、跨国业务的企业高管,以及商学院教师与学生研读。本书采用了案例分析 扩展阅读 深度思考的结构设计,可以更好地可以帮助读者将理论与案例素材相结合,以案例企业为原点进行深度思考,并从企业的实践中借鉴经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更好地结合。
序一
管理学是融科学和艺术为一体的学科,既需要理论研究,也需要经验研究,就商科而言,就是兼顾具体商业情境和决策个体因素进行案例研究。案例研究作为一种经验研究方法,为人类认识商业领域复杂现象做了重要贡献,广受商学院的重视:哈佛大学商学院以案例教学模式,成功激活了商学院课堂,让学生在领悟商业理论的同时,也理解决策的意境;毅伟商学院紧接其后,开放式地推出大量商业案例,赢得了其国内大学的广泛认可。案例研究也是一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分析判断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各大商学院都不同程度地推进案例教学:斯坦福大学案例教学占40%、课堂讲授只占30%、实地项目和模拟训练达到30%;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案例教学、实地项目和课堂讲授各占1/3;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课堂案例教学达到30%。
我国的管理学起步较晚,学科体系伴随着改革开放得到了迅速发展。当前中国处于全球化、智能化和知识化的复杂转型背景中,而中国自身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根基,由此形成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造就了独特的中国商业情境和商业奇迹。要真正理解中国商业情境和商业奇迹背后的机理,除了相关学术知识基础,还必须深刻认识具体商业情境下的商业实践,这样才能把商学院的课程讲活讲深了。
近十多年来,我国商学院越来越重视案例研究,多所大学还成立了案例研究中心。1999年,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成立案例中心,创办期刊《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每年举办百优管理案例评选,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案例研究中心之一。同年,清华大学也成立了案例中心,以工商管理案例研究、案例开发、案例库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推动案例教学创新为使命,形成了专题研究和清华案例论坛特色产品,并聘请了哈佛商学院原副院长担任中心联执主任。2001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成立,融合国际化标准和中国情境,形成开放的案例库。2003年,长江商学院侧重行业领域成立了案例研究中心。2009年,南京大学商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案例中心作为后起之秀,依托于其强大的学术能力,以教学为主要目标同时促进商学院科研和服务社会的职能,案例的来源带有鲜明的区域特色。由此可见,案例研究已成为商学院研究和教学的重要方法与核心内容。
上海大学是211重点建设的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案例研究在学校社会科学领域也得到广泛重视,其中商科尤为明显,其通过不断吸引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对接国际化的平台,采用国际规范的案例研究法,并致力于将中国企业案例推向世界,使教育科研形成了鲜明的国际化特色。目前,学校商科的案例教学和研究的国际合作不断向纵深展开,研究重点设定为:揭示企业在国际化的特定中国情景中的发展规律,再现企业实际运行的真实细节,抽象和归纳其由此形成的管理经验并总结出若干基本模型,分析和预测其未来,对当下企业管理实践形成指导作用。在引进外国企业案例的同时,更加重视中国企业案例的开发和输出,为中国企业发展扩大其国际影响力,提供智力平台支持。
2014年我国经济走出去规模首超引进来规模,使我国从资本净引进国转身成为资本净输出国,2014年也成为我国对外改革开放具有标志意义的转折之年。这本《中国企业走出去案例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有很多企业为响应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做出了积极贡献,一些企业甚至为此做出了牺牲。这本案例集的作者们有幸通过各种途径感受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坎坷和艰辛,《中国企业走出去案例集》记录和传播了奋战在一线的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故事,作者们希望通过这个成果的交流,与读者分享这些企业走出去的实践经验和教训。
以案例分析方式让世界认识和了解中国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方法,我国广大的研究者应该对此有所作为。期待《中国企业走出去案例集》的作者团队,能够围绕国家和区域的经济社会深化转型中提出的重要问题,运用贴切的方法论,掌握第一手调研资料,不断提高系统研究的质量,形成系列案例集,在更高水平上服务于企业管理的现实需要,也服务于商科的教育教学。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李友梅
龚思怡,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院长兼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工学学士、硕士,教育学博士,研究员。1994年9月进入悉尼工商学院工作,担任计算机课程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此后历任教务主任、院长助理、教学副院长、常务副院长、执行院长等职务,带领悉尼工商学院成为国内*秀的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之一。她是上海市中外合作办学评审专家,也是国际教育、跨境合作、教育认证等方面的研究专家,曾主持并参与多项教育部和上海市的课题研究,出版《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澳大利亚研究新进展》等专著。
绪 论全球并购浪潮中的中国军团走出去
第一章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案例分析中兴并购阿尔卡特的谈判过程分析
第二章 在国际规则中从学步到奔跑: 锦江集团国际化的三驾马车
第三章 万达集团海外投资的案例分析
第四章 全球价值链融入与技术跨越:吉利与上汽国际化战略比较
第五章 上工申贝的海外联姻以技术并购撬开国际市场
第六章 复星国际的海外并购扩张之路基于地中海俱乐部的案例分析
第七章 资本运作助力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以上海鹏欣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第八章 隧道股份的国际化突围之路
第九章 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源建设问题研究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