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一种营利性组织。盈利,并且持续不断地盈利,差不多是所有企业追求的目标。然而,盈利也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说它复杂,是因为不但难以做到,而且难以说清。不然,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亏损和倒闭的企业了。
麦当劳是卖汉堡的。你做的汉堡,比他做的好吃,有这种可能性吗?绝对有!但你有可能比他更赚钱吗?绝对没有!可口可乐公司第二任董事长罗伯特·伍德鲁夫说,我们的可口可乐中99.7%是糖和水。你做的糖水,比他做的好喝,有这种可能性吗?绝对有!但你有可能比他更赚钱吗?绝对没有!
因此,某家公司赚钱,绝不是单单因为它的产品质量高,或性价比高。这个道理,和鸟会飞、鱼会游的道理是一样的。鸟为什么会飞?貌似是因为它有一双翅膀。给人插上一双翅膀,能不能飞起来呢?还是飞不起来!鱼会游,貌似是因为它有鳍和鳔。没有和鱼的鳍和鳔类似的器官,人就不能游泳吗?那也不是。拥有一双翅膀,只是鸟会飞的一个表象。拥有鳍和鳔,是鱼会游的一个表象。产品好,也只是企业盈利的一个表象。
把东西造出来,需要很多物理、化学知识,很不简单。把东西卖出去并挣到钱,则需要很多经营、管理知识,同样很不简单!试图在产品上模仿和超越别人,正如同给自己绑上一对翅膀,试图要学鸟飞翔一样可笑。
海尔集团老总张瑞敏得好说:办企业与变戏法当然不一样,但二者有一个重要的共通点,就是看不见的东西决定了看得见的东西。
产品是我们看得见的东西,技术是我们感受得到的东西,但是还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决定着企业的盈利水平。
这些东西是什么呢?就是经营策略和商业模式。
当年,IBM公司CEO郭士纳被人戏称为饼干大王。按照他的观点,计算机公司的老板不用懂计算机,只要懂人性、懂商业就可以了。马云也说,我不懂互联网,我只是在思考商业模式。是的,马云本质上是一个商业天才,只不过披了互联网的马甲罢了。
不光马云、郭士纳不是技术天才,比尔·盖茨也不是。有人梳理过微软的发展史,凡是他自主开发的产品都是失败的,成功的产品都是收购或模仿别人的结果。很显然,盖茨也是一位商业天才,而不是技术天才。这一点,恐怕要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技术和经营有什么差别呢?商品和商业有什么差别呢?
技术只是一种资源,是生产的要素之一。要把产品生产出来,仅有技术是不够的,还要有资金、人才等,当然也包括管理。同样道理,产品也只是一种资源,是经营的要素之一。把产品研发、生产出来,决不等于万事大吉,它离把钱挣回来,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
要实现盈利,除了有新技术,好产品,还得研究顾客。或者说,离开顾客,本无所谓新技术、好产品。在此基础上,还得研究竞争对手,研究时空条件,打磨商业模式,采取经营对策,才有可能盈利。
它们的关系,有如炒菜和演戏。一盘菜要好吃,不仅要有好食材,而且要有菜谱和厨师。食材再好,直接拿来吃,也是不合适的。一出戏要好看,不仅要有好演员,而且要有剧本和导演。演员再好,没有好剧本、好导演,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早在1939年,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就指出:价格和产出的竞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来自新商业、新技术、新供应源和新的公司商业模式的竞争。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有句名言: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不是产品与产品的竞争,也不是服务与服务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对商业模式的竞争。
在中国,有人喜欢说这样的话,会做生意的儿子很难生,会做官的儿子随便生。老百姓也有这样一句俗语:一年学个庄稼汉,三年学个手艺人,十年难成一个生意人。这也是在说经营的特点和重要性。
因此,如果单纯从盈利的角度看,商业确实要比商品高出一个位阶。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变得日益丰富,商家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随之而来的是,盈利也越来越困难。在这种环境下,企业要生存并盈利,就必须超越产品意识,学会商业竞争。
北宋人张拟著有《棋经十三篇》,在围棋界影响非常大,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凡敌无事而自补者,有侵袭之意也。弃小而不就者,有图大之心也。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也。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凡是对手无缘无故地自行补救时,就表明他意在进犯突袭;放弃局部的棋子不救时,就表明他意在争夺大局的优势。随手投子的人,那是没有谋略的棋手。不假思索而仓促应对,这是走向失败的路。
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下棋不能随意落子,不能只顾眼前,一定得有全局思维。换言之,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任何人随随便便只会失败。
做企业,也是同样道理。不能耍小聪明,不能得过且过,更不能投机取巧。它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努力,需要有组织的努力,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产品、技术以及资本等,都是重要的经营要素,他们本身不是经营,更不是经营的目的。把所有资源整合到一个系统中,一个大的格局中,让它发挥单一资源所不能发挥的效力,这才是商业竞争的要义。
本书基本上围绕企业盈利这个话题展开,总体设计是这样的:从问题和现象入手,紧紧围绕与盈利有关的财务指标,深入分析盈利的本质和规律,广泛探讨提高企业盈利水平的策略和方法,力图揭示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内在机理。
本书第1篇,企业家要会讲故事,探讨市值问题。第2篇,读懂企业八卦图,探讨报表分析和财务评价,这个涉及到企业家的素质和基本功。第3篇,毛利率是个毛东西,探讨盈利的基础。第4篇,人人要懂市盈率,探讨盈利的未来趋势。第5篇,实业如何与资本打交道,探讨投融资问题。第6篇,万般生意三条路,探讨净资产收益率的驱动因素,以及经营策略问题。第7篇,企业到底增长多快合适,探讨可持续增长率,以及企业发展速度问题。第8篇,经营企业要学会过河拆桥,探讨盈利的保护机制问题。第9篇,世上本没有利润,则试图全方位探讨利润的本质。第10篇、第11篇,投资大师巴菲特的过人之处,学习巴菲特,做真诚的投资者,谈投资、经营,也谈人生智慧与人格修养。企业是企业家人格的外化,第12篇企业家要跟李嘉诚先生学做人,集中探讨企业家人格修养。
还有一点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本书是我过去一年多里,所写部分文章的汇集。这些文章的绝大部分,曾在鲁中管理文化书院(微信ID:shangdaoba)公众号里发布。因此,虽然这组文章有共同的中心和主题,但前后并没有一以贯之的严格的逻辑。虽然如此,但本书开篇谈想象力,谈格局,末篇谈人生观,谈做人,中间谈盈利的各个侧面和环节,也不失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恰如博瑞森的编辑朋友所评价的那样,本书形散而神不散!但愿这不止是朋友间的过誉之词!
又要出书了,非常高兴。为使读者朋友对本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特此啰嗦几句。是为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