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学传统》是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杰出国学大师张岱年唯yi一部国学普及代表作,也是第一次系统地面世。它以向历史借鉴智慧为出发点,以人为本,从探寻人类生活基本问题出发,解读中国国学的优良传统及核心价值。它在中国人五千年的历程中爬梳剔抉,把国学的精华复活在当代人的面前,蕴含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浸透着一代国学大师
清代今文经学是在江南古城常州“复兴”的。清代今文经学的创始人是庄存与(1719~1788),在清代中叶,以一甲第二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湖北、湖南、浙江等省主考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著有《春秋正辞》、《春秋要指》、《尚书既见》等,汇为《味经斋遗书》。庄存与治学不拘汉、宋,讲求“微言大义”。他的外孙刘逢禄发挥外家“庄氏之学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系列丛书:国学经典与人生修养》结合综合性大学公共课教学,将国学经典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相结合,对《十三经》、《诸子集成》、前四史、《文选》以及唐宋以来的部分国学经典进行选释和翻译,用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点评,使其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精神修养相互贯通,启发当代大学生的智慧,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
《国学研究(第三十四卷)》是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辑的国学研究集刊,关注近年来文学、历史、哲学、考古方面的重点、热点问题,已出版至第三十四卷。收录本卷收录论文14篇,内容涉及历史、哲学、经学、文学、辨伪、辑佚、版本等方面的研究。
经学曾经长久地塑造了中华文明。正如李源澄《经学通论》所言:“经学者,统一吾国思想之学问。未有经学以前,吾国未有统一之思想。经学得汉武帝之表彰,经学与汉武帝之大一统政治同时而起。吾国既有经学以后,经学遂为吾国人之大宪章。经学可以规定私人与天下国家之理想,圣君贤相经营天下,以经学为模范,私人生活,以经学为楷式,故评论政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