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李衍柱先生从近70年的日记中精选的文学作品集,既有诗歌、散文,还有文章摘录、读观后感,也是李衍柱先生一生学术轨迹的反映,故名《学术人生的轨迹》。全书分为6个篇章,代表了作者6个治学阶段,是其学术思想走向成熟的重要见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学术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也是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特别是,作者文笔较好,各
本书是作者铃子的第二本诗集。本诗集分3辑:待我山花插满头、我与春天私奔、还恨春风不多情,共收录230多首诗作。打开这本诗集,一股清新脱俗纯净自然之风扑面而来。在如今这熙熙攘攘的世间,人们迷茫,寻觅,希望寻找一束生命的光亮。而铃子的诗饱含对真善美的苦苦追录,对大自然对人生的刻骨铭心的热爱,继而用她如冰如火,如光如剑,如泣
谈起中国诗歌,人们总会想起唐诗宋词,却时常忽略新诗。 自“五四”以来,新诗已有百年历史,它不是古代诗歌的注脚,而是中国诗歌的一个新的独立阶段。从胡适尝试白话作诗开始,这场诗歌的革命便如长江入海奔涌不息。从徐志摩的康桥柔波,到戴望舒的忧郁雨巷,从穆旦叩问生命的智性玄思,到艾青以嘶哑的喉咙歌唱土地,现代新诗所容纳的个人情
有三只小鸡:皮皮,波波和肯肯,他们总是喜欢发明新游戏,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很快乐。有一天,皮皮不想像波波和肯肯一样吃西瓜,于是他选择离开小伙伴去找别的吃的,比如一条美味的大蚯蚓。但是他找到的这只蚯蚓好倔强啊,怎么揪都揪不出来!皮皮好气啊,他绞尽脑汁,用尽浑身解数。最终,他有没有实现自己的计划呢?
中国古代的笔记小说,其审美取向与现代意义的小说差异甚大,反倒近于随笔类散文,风格平易,技巧和藻饰的痕迹趋于消泯。从六朝的《搜神记》《世说新语》,到两宋的《东坡志林》《夷坚志》,再到清代的《阅微草堂笔记》等,高峰迭起,佳作如林。本书对笔记小说的发展历程加以系统梳理,既有擘肌分理的理论探讨,也有功力扎实的文献考辨,文本解读
晏几道传世词集为《小山词》,本书即对《小山词》作校勘、笺注、疏解、集评,附录传记、题跋资料等,并别具特色地萃集了《小山词》的和作,为读者和学界整理一个较为完善的集大成的现代读本。
本书汇集了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和国内其他高校、研究院所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部分成果,设“专题研究”“综合研究”“学术史研究”“学人述评”等版块,收录专题论文20余篇。部分版块有名家特约稿,相关研究论述具有权威性和重要学术价值。“综合研究”栏目中的“文本与图像研究”“医疗文学研究”等处于学术前沿,具有鲜明的创
费利佩·蒙特罗是墨西哥一位27岁的年轻史学家,通晓法文,某日偶然翻报纸,通过一则广告谋得一个月薪4000比索的肥差,工作内容即帮助一位将军的遗孀,109岁的康苏埃洛·略伦特夫人整理将军用法文写成的回忆录。在老太太不见天日、与世隔绝的住宅里,他爱上了老太太的侄女,年轻美丽的奥拉。之后发生的一系列怪事使整个故事笼罩在一层神
该书选取了1920年—2020年期间法国及其他法语国家和地区的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历史和社会背景为主题进行分类。每章开篇是导读,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该时期作品特点。随后是作品经典片段选读、作者介绍、主要作品介绍、思考题。本书所涵盖的作家和作品丰富且多样,有法国的知名作家,有若干位鲜为人知的作家,也有与我们生活
本书是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带来世界性盛誉的作品。在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途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已经开始构思《罪与罚》的创作,但是直到多年后经历了诸多变故,被至绝境时才开始动笔。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大学生在绝境下他将自己视为某种可以超越法律约束、为所欲为的超人。因此他为了抢夺钱财而杀了人。杀人之后,他的良心忍受着痛苦的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