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庄子》《坛经》《史记》《文心雕龙》《红楼梦》《历史》《斐多》《审美教育书简》《论法的精神》《国富论》和《正义论》,它们是公认的思想经典,已经或者正在塑造人类的思维方式。阅读这些经典,学生能体悟到仁性、天性和悟性,理解人的使命、博雅与爱恨,并在历史、生命和审美中,追求自由、理性和正义。本书是武汉大学“自然科学经
为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举办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七届学术大会,聚焦学术前沿、展示最新成果、促进理论创新、服务经济社会。本届学术大会的研讨主题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
这是一本个人文集。本书收录110余篇由对日宣传期刊《人民中国》前总编辑王众一所写文章。从1989年入职人民中国杂志社,到2023年告别总编辑岗位,30余年来王众一致力于跨文化传播、中日交流、中日友好往来事业。书中收录文章,既有王众一首篇独自采写的报道,与著名人士的采访对谈,也有他对国际传播、中日关系、翻译实践、大众文化
本书为文化理论研究学术论文集,全书收录了跨学科的国际前沿理论,包括哲学、文学、文化、社会学、人类学、媒介研究、全球化研究等领域,以及对当代文学、文化现象和文本进行深度分析和评论的论文,主要特点为介绍最新理论研究成果,辑录系统和有深度的长篇论文。本辑主要收录的论文总体上无内容导向问题,哲理性、系统性与思想性较强,理论水平
《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18》遴选了近年来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最新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翻译、文学与文化、语言与语言教学、区域与国别研究这几个部分,涉及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及相关研究。论文集体现了学院传统优势的学科方向,展示了学院在此领域取得的成绩。论文集以视域扩展为突出特点,融合跨学科的视野和研究方法,探索外语学科
本书是“张彭春文集”中之一种,全集共4种6卷:文化教育卷(2卷)、戏剧卷、人权卷、日记卷(2卷)。本书为了便于对张彭春参与联合国人权文件制定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收集并翻译了张彭春在1946—1950年期间参加的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第三委员会会议、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会议、人权委员会会议、人权宣言起草委员会会议等
本书为《蔡元培全集》的第十二卷,收录蔡元培先生19011921年期间的译著8种,包括《哲学总论》《哲学要领》《教授法原理》《妖怪学讲义录(总论)》《伦理学原理》《德意志大学之特色》《撒克逊小学(国民学校)制度》《柏格森玄学导言(节译)》。蔡元培在译学领域成就不凡,翻译工作贯穿他的学术生涯。蔡元培曾译介多部具有重要影响的
本书为《蔡元培全集》第六卷,收录蔡元培先生编写的讲义9种,其中包括从未刊布过的家藏讲义手稿5种:《国文学讲义属草》《伦理学讲义》《伦理概要》《心理学》《比较民族学》。本书是了解蔡元培教育经历和教育思想的重要参考文献,展现了他从留德准备期间到回国投身教育事业后的思想发展历程。讲义稿这一形式生动地体现了蔡元培先生的教育理念
《宏德学刊》以研究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常设的栏目包括:儒释道综合研究;中华语言文字研究;珍稀文献整理与研究;传统智慧与现代管理研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价值观与道德建设研究;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综述、重要学术对话、书评等。
《遇见》一书收集了作者在北京一年的工作和生活心得体会等文章30篇。主要讲述了作者在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挂职期间的工作经历,反映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工作成果以及独自在京的生活体验。书中记述了作者参观国家博物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北大红楼等博物馆,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李大钊烈士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