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不仅是对自然界变化规律的哲学反思,更是对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的深刻阐释。深入学习这部著作,对于我们在当代背景下更深刻地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第一部著作,是他们对由青年黑格尔派主办的德文月刊《文学总汇报》上所反映出的思想倾向和理论观点的一部回应性、论战性的著作。“神圣家族”是对鲍威尔兄弟及其鸠集在《文学总汇报》周围的追随者们的一种诙谐的称呼。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书中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唯心主义,同时也捍卫了自己的新的唯物主义的和共产
剩余价值理论被认为是马克思的“最伟大的”两个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经济理论的基石和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根据,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他所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考察和研究逐步建立起来的。马克思在书中围绕剩余价值理论
本书是研究马列主义思想的重要文献之一。书中收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以及后来他们为一些著作写的序言和导言。主要包括《共产党宣言》、《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论住宅问题》、《哥达纲领批判》、《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导言,等等。这些著作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本书着重从理论研究方面阐述恩格斯对马克思《资本论》的贡献,以使我们能够从中深刻理解和把握《资本论》的思想精华,以及创作和发展。本书为英文影印版。
本书是德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未完成的经济学哲学著作。手稿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直到1932年才首次全部发表。该书是哲学与经济学的第一次结晶,开创了哲学指导下的经济学研究道路以及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哲学发展道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正是以这种结合为基础的。同时,该书也是马克思一生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的起始点,被阿尔都塞誉为《资
本次出版为英文影印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五卷。第三部分(书信)来源于《全集》第三十卷和《全集》第三十一卷。“附录”中的第一、三篇来源于《全集》第十六卷;第二篇《美国公使对国际工人联合会的信的复信》。
本书是马克思在1854年8—11月发表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的一组文章,共8篇,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在将这部宪法同西班牙的古代封建法、法国1791年资产阶级法作了对比后,马克思得出结论:一方面,1812年宪法是西班牙古典法的翻版,但这是按法国革命的精神理解的、适合于现代社会需要的古典法;另一方面,西班牙1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作的哲学著作,该书首次出版于1932年。在该书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布鲁诺·鲍威尔和马克斯·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该书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
《资本论》是马克思以毕生精力研究创作的划时代著作,内容博大精深,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规律,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固理论基础。当今学习和研究《资本论》仍有重要意义。《资本论》全书三卷共两千多页,为帮助初学的读者理解全书的逻辑结构和内容要点,林兆木同志在长期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编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