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根据教学需要重新修订了教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选编》(以下简称《选编》),据此,原有教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选编导读》(以下简称《导读》)也需进行相应的修订。在形式上,《导读》同《选编》保持一致,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所列篇目进行总体编排;就单篇文章来看,大体上按照写作背景、主要内容、问题阐释、
本书由五部分构成,主要围绕诚信文化与社会信用体系共建互济何以必要、何种原则、如何建设的问题,以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诚信建设体系,从理论分析、模式借鉴到融通构建,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第一部分廓清与厘定“诚信文化”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诚信文化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差异性与同一性,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博大精深,其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体系完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入系统地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妇女及妇女解放问题,特别是处于自由竞争阶段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妇女及妇女解放问题,并力图探索出一条世界妇女解放运动的道路及其规律性。本书摘编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有关妇女
建党时期马克思主义文献丛编收录了我党创建时期(1918-1923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图书。这些图书的底本均收藏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图书馆中,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反应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情况,体现建党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重视,也将为研究者提供更加清晰的资料路径。因此,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掌握这一本领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 本书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中精选了12篇,这12篇著作是党校系统课堂上常讲的
《新中国成立前马克思主义传播文献汇编(套装全58册)》辑录1949年前马克思主义传播文献100余种,全面还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场景。以原始出版形态,保留丰富的历史信息。重点选择版本价值较高的初版本进行整理,如初版本暂缺,则用再版本代替,并在目录中详细列明,以供考证。为避免重复,以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宣传、阐释的著述为主,
本书选载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经典文献,分写作背景(概述)、主要观点(内容)、历史及现实意义、参考文献(延伸阅读)及研究与思考等五个部分进行解读,力求覆盖全面、重点突出,尽可能完整展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及其发展脉络。同时借鉴最新研究成果,把握学术前沿,有助于学生研究能力的提高。在内容、模块、版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党的理论工作,重视全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来抓。2004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下发,并决定实施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