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尝试在阴阳五行学说的视野中,重新梳理董学体系,以董仲舒《春秋》学的核心主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作为安置董学核心要素的基本逻辑框架,力图展现出董仲舒在大一统政治环境中为了实现长治久安的圣王之道所作的种种努力。
本书收选国内外研究董仲舒的知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儒学研究、董仲舒哲学思想研究、董仲舒春秋公羊学、董仲舒经学思想研究、阴阳五行学、哲学与宗教学、董仲舒政治思想等多方面,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最新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和出版价值。
本书为《董仲舒研究文库》第十四辑,收选国内外研究董仲舒的知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儒学研究、董仲舒哲学思想研究、董仲舒春秋公羊学、董仲舒经学思想研究、阴阳五行学、哲学与宗教学、董仲舒政治思想等多方面,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最新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和出版价值。
《论衡》是东汉思想家王充的唯一传世之作。《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在当代被看做是一部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科学主义、战斗精神的伟大著作。本选题整理影印了历代《论衡》文献的主要版本,共54册,为进一步研究王充及其著作《论衡》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性文献资料。该选题为影印图书,所用底本均已去的出版版权。
内容介绍 颜铨颖先生自2002年起受业于毓老师。2004年起,毓老师开设急就(救)班,改变昔日逐章逐句的讲法,以其一融贯诸经,每周上课两到三次,每次虽有一主经,但始终优游于诸经。《繁露》便是在此期间讲授的主经之一。颜铨颖先生退伍后,每日到毓老师家中上班。暮鼓晨钟,黄卷青灯,师徒二人一同整理几十年来留存的报刊、物件与
《董学新论(2021)》是衡水学院董子学院编纂的一部关于董仲舒研究的学术论文集,展示2021年董学研究动态、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在董仲舒研究的诸多问题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达到了对董仲舒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历史贡献、现实意义的更加准确的崭新认识,为今后董仲舒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成果。本书的出版对于组建和培养
《淮南子》是西汉前期淮南王刘安组织宾客撰写的。这本书对先秦道家之“道”在继承中深化,对先秦的道的特征描述更为详细、宽泛,用“道”兼统百家,把“道”与治国智慧的融合更贴近于社会实践诸方面。本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对刘安及宾客群体,《淮南子》一书的结构,对该书的治国之道,养生之道,以及技术之道(农学、天文学、化学等方面
《法言》是西汉扬雄具有代表 性的哲学著作之一,其主旨在于 捍卫和发扬儒家学说。但与此同 时,他也在一定程度上依据唯物 主义观点,对当时流行于世的天 人感应、鬼神图识等宗教迷信思 想进行了批判。全书共13卷,以 语录体的形式,对哲学、政治、 经济、伦理、文学、艺术、科学、 军事乃至历史上的人物、事件、 学派、文献等,都有
《新书》五十八篇,亡佚《问孝》《礼容语上》两篇,今存五十六篇,分十卷。卷一至卷四(《过秦上》至《铸钱》)为事势类,皆为文帝陈政事。卷五至卷八(《傅职》至《道德说》)为连语类。卷九(《大政上》至《修政语下》)四篇不标目(《玉海》标杂事)。卷十(《礼容语上》至《立后义》)为杂事类。连语杂事两类或为太傅时所用的教材和笔记,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