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为原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副会长、西藏自治区佛学院院长、藏传佛家界“爱国爱教”代表性人物卓米·强巴洛珠大师(1917年-2002年)所著。书中精选了四篇经典文章,其中前两篇分别叙述了藏传佛教五部大论在藏区各大寺院的教学传承,西藏拉萨上、下密宗院的形成及由来;第三篇对藏传佛教格鲁派师徒三尊之一克珠杰
本书的作者是孙永艳,女,1972年12月生,河北沧州人,东南大学伦理学博士研究生,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佛教伦理(硕士导师为赖永海教授,博士导师为董群教授)。主持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等多个项目,曾于《宗教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本书为作者关于太虚法师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研究,是在其博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课题(2018VJX037)阶段成果之一。本译著所依据的《佛教逻辑学》(佛教论理学)是宇井先生唯一一部以因明为研究题材的学术专著,先是作为《佛教思想大系》第五卷出版于1933年,后被收录于宇井伯寿著作选集一,是近代日本学界在因明研究方面的标志性著作之一。《佛教逻辑学》
本书是一本介绍禅修智慧和胜妙的著作,主要介绍了正念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去觉知自己的身体状态,人人都可以观照内身,直入正念,安住其中,发现人生的奇迹。
终南自古为道教仙境,楼观老子说经台是道教最早的宫观。先秦以来,终南就是道教最为重要的修道中心,唐代始置的终南县为陕西历史上惟一的道教文化特区。明万历中盩厔进士王三聘所成第一部终南山道教志《终南仙境志》,清末盩厔刘崑玉续编一卷,构成了终南道教的重要史料,惜长久以来并未引起学界的关注。本书基于这两部道教山志及终南相关道教古
本书分为六个栏目:萧兵先生纪念专栏、中国古代神话研究、跨学科神话研究、外国神话研究、巴蜀神话研究、青年论坛。主要内容包括:主持人语;神话学的边缘学科意义——萧兵先生的“新考释学”与四重证据法;神话学与文学人类学:萧兵先生访谈等。
本书为国家图书馆馆藏,为清同治十一年刻本。全书分三卷,卷一以传记体记录西汉桂阳郡苏耽、东汉桂阳郡成武丁、唐代郴人范伯慈、廖法正、刘瞻、刘助、王锡九等等9人的生平事迹。卷二叙述唐代郴县人周全真、朱道广二人的生平事迹。卷三记叙唐代郴州人柳毅传书救龙女的故事,还记录了唐代郴州人黄师浩在唐懿宗时屡立战功,英勇殉国之事。后经明代
《杰瓦郭仓巴传》本选题记述了杰瓦郭仓巴的传奇的一生,对当时的社会历史及生活环境的了解提供较为丰富的资料,尤其是杰瓦郭仓巴在冈仁波齐和克什米尔等地学经四年这一内容,对研究当时佛教理论在该区域的传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选题为系列丛书,分为10卷,收录了孜列·那措让卓的《正念明镜》等著作,内容涵盖哲学、文学和医学等诸多领域。本册为第十卷。
本选题为系列丛书,分为10卷,收录了孜列·那措让卓的《正念明镜》等著作,内容涵盖哲学、文学和医学等诸多领域。本册为第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