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在贸易战期间,中国消费者和其他市场参与者的心理预期是复杂而敏感的。这反应在他们的情绪上,决定着他们的个体行为,也影响着整个社会投资或消费的增减。本书主要研究中美贸易摩擦对投资者情绪(行为)以及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以及中国政府是否能够通过主流媒体释放的信息稳定投资者对实
战争、瘟疫、叛乱、宗教和王朝冲突改变了国家之间的权力分配,以及它们的结构,而古代欧洲的许多社会、知识和政治基础也奠定了Régime。人民群众遭受了战争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但有限和专制的政府和各种社会团体都加强了自己的力量。在这本书中,作者讨论了权力的转移和对西北欧海洋航线的指挥,哈布斯堡政权在西班牙和德国的失败,以及他们
柏格音运动是中世纪晚期发起于西欧多地的一次以女性为主体的修道运动。对于这一运动,国内外学者多有研究,但关于这一运动的性质,各位学者则有不同的定义:女性运动、异端运动、神秘主义运动、与城市兴起同步的宗教改革运动等。通过总结归纳各种说法,不难看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各位学者都有意无意将柏格音运动置于二元对立的框架内来进行研
本书稿是对《前进报》和《工人之路报》两份报纸的资料整理与分类。第一,《前进报》(Вперед)是1925年12月18日至1926年5月28日,在苏联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纸。主办者为旅俄华侨协会筹备委员会,读者也为19世纪末始移居俄国的华侨或赴俄华工。本部分书稿的主要内容:主编者撰写“导论”:1、介绍该刊出版经过及其影响。
本书精选200件以上的世界各国文化遗产,它们如珍珠般散落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历史遗迹之中。书中那些珍贵的图片和精彩的故事,让这些瑰宝重又生动起来,向我们展露它们的美与技艺,以及或许已被历史掩盖的真正蕴意。
本书作者从罗马的起源以及建城传说开始,一路写到汉尼拔跨越阿尔卑斯山和凯撒在三月十五日遇刺,为我们呈现了罗马共和国引人入胜的历史画卷。其中,他审视了共和国独一无二的政治结构,描述了它的文学和物质来源,刻画了罗马共和国的文化和社会。他还思考了罗马人的价值观和信仰,以此来解释共和国跌宕起伏的兴衰史。最后,作者还反思了罗马共和
本书内容包括:两次大战的间隙、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西线战事:1940年、巴巴罗萨计划:德国入侵苏联、日本扩大侵华战争、转折点:1942年秋至1944年春、各国后方以及技术、医疗领域的发展、盟军获胜,1944-1945。
本书根据史诗、古典文学和近代考古成果调查了两个主要问题:特洛伊战争确实发生过吗?如果发生过,它发生在哪里?书中最终证明,特洛伊附近的一场或多场战争可能确实在青铜时代晚期以某种形式发生过,从而形成了故事的核心,流传至今。
本书内容包括:古巴比伦尼亚时期(约公元前1880一公元前1595)、《汉谟拉比法令》视角下巴比伦尼亚社会状况一览、古巴比伦尼亚城市、加喜特王朝(约公元前1570-公元前1155)、文字、书吏以及文学、漫长的幕间休息(公元前12世纪一公元前7世纪)等。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父亲身份是不确定的”这一观念似乎是自然的永恒规律。未知的父亲为莎士比亚和维多利亚时期的小说家提供了情节,也是继承和抚养儿童的争议的核心问题。然而,20世纪20年代的新科学发展彻底解决了父亲身份这一谜团。但这也存在较大风险:父亲身份一直是一种公开关系,更是一种私密关系。它所传递的不仅是遗产与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