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德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1867—1894年分为三卷出版。 《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中心,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作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使唯物史观得到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思想指导
《马克思/恩格斯1851年9月至1852年7月的摘录和笔记》一书以德文原文出版,作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原书名称为《MARX/ENGELS:ExzerpteundNotizen,September1851bisJuli1852》,原书是于1991年出版,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第四部分的第十卷。《马克思
本书在2013年《我观毛泽东》增订本的基础上,新增作者十年来的30多篇学术性文章、约50万字,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一,因此定名为《我观毛泽东》(新增订版),分为三卷。本书对上一版的大纲结构作了调整,分为八编,第一编是导论、第二编是对毛泽东历史评价性研究、第三编是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思想研究、第四编是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本书在修订《我观毛泽东》2013年版的基础上,新增60多万字。分为上、中、下三卷,共八编:第一编是总纲性质的导论,第二编是对毛泽东总的定位性研究,第三编是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思想研究,第四编是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思想研究,第五编是毛泽东整体综合性研究,第六编是毛泽东党的建设思想研究
本书以若干个栏目为支撑,探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与政策、“两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多领域文化问题、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世界文化思潮、思政课教学与建设等研究内容。通过推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与政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领域文化问题、国外马克思主
本书稿选编了邓小平在1904—1927年间的故事27个,旨在通过讲述一个个故事,鲜活地反映老一辈革命家们的家风家教、生活趣闻、学习经历、革命斗争,以推动对老一辈革命家优良传统作风的学习和宣传,推动对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学习和宣传,教育和激励广大青少年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好好学习、健康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分析马克思主义反对派提出“资本剥削劳动不是非正义的”并冠以马克思之名,这种颠覆性的观点倒逼着人们回到马克思,开启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研究。作为政治哲学的终极指向,马克思的正义思想从规范性维度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应然状态,但这种规范性的价值判断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以社会实然状态作为现实基础,人类社会是不断探索正义、实现正义的发
一国首先胜利论是列宁主义的精髓,是列宁用以指导俄国一国社会主义革命和推动世界革命胜利的重要思想理论,它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帝国主义时期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发展规律。本书立足于列宁主义原著,聚焦俄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发展实践,以动态的视角,全面系统地考察社会主义一国首先胜利论的演进历程,清晰勾勒出这一理论的发展脉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优势、队伍优势及课程优势,服务学校发展大局,为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探索"概论"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探索习近平新时代中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的生动载体和课程化机制。贯彻"应用型"发展定位
本书以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重要生长点——民主思想为研究对象,从思想史角度追溯民主思想的起源,系统研究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理论来源,分析其民主思想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建构逻辑,探究马克思民主思想体系的内容和重要特征。同时从人类民主思想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国家民主理论发展史三个不同维度,分析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