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平,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兼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黄河流域水利碑刻,以历代黄河流域9省区遗存水利碑刻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碑刻文献基础上,广泛搜集现存碑刻资料,并分别从碑刻搜集、拓片、录文、校订、注释等方面进行辑释甄别,编辑成书。 “山西卷”水利碑刻1200余方,其中包括河臣碑(如大禹、汤王、西
本书为记述20世纪50年代扬州地区治理淮河相关情况的著作。是书主体部分包括“淮殇”“宏图”“初战”“迁扬”“会战”“见证”“旗帜”“经验”“报道”“丰碑”等板块,主要通过档案资料、图片等详细记载还原了1952-1956年江苏治淮总指挥部在扬州期间的治淮成就。全书用档案说话,凭史实叙述,展现了那一时期在扬州发生的对全省治
本书从先秦时期的神话传说开始,系统梳理了我国历代黄河治理的经典事迹,从多方面阐述了历代王朝黄河治理的事迹、成就,客观地、辩证地介绍了黄河的治理历史。最后,综合分析了我国古代黄河治理技术、方略的演变过程,提出今后黄河治理的主要建议,从而帮助读者更为深刻地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治理黄河工作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探索的技术方法。对
余扶危,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文物考古、碑铭文献。黄河流域水利碑刻,以历代黄河流域9省区遗存水利碑刻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碑刻文献基础上,广泛搜集现存碑刻资料,并分别从碑刻搜集、拓片、录文、校订、注释等方面进行辑释甄别,编辑成书。“河南卷”水利碑刻计有700余方,“山西卷”水利碑刻1200余方,其中包括河臣
本书旨在以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河南黄河干支流水利枢纽工程、堤防工程、险工、控导护滩工程、滚河防护工程、分滞洪工程、引黄涵闸工程以及沁河防洪工程等八个层面工程进行解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展示在“宽河固堤”“蓄水拦沙”“除害兴利”“上拦下排”“调水调沙”等一系列治河方路指导下,河南黄河防洪工程建设取得的丰
本书全面系统总结了2021年黄河秋汛洪水防御工作过程,包括黄河洪水与防洪工程体系、2021年秋汛洪水与防御概况、防汛会商部署、水文监测预报预警、水工程调度、巡查防守与险情抢护、技术支撑、新闻宣传、认识与展望等9章。本书旨在总结洪水防御工作体制、机制、措施等方面的经验,为今后洪水防御工作提供管理、技术借鉴,并向社会公众普
作为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党组成员。作者对于黄河有着很深的情感,无时无刻不在关注黄河,无时无刻不在思考黄河。本书就是作者对黄河无限思考的结晶,文章分两大部分,即走进黄河源和走进西线。是作者考察黄河干流、水利工程、黄土高原及支流而撰写的关于黄河治理开发思考、治黄人物的文章。本书是一本优秀的出版读物,可供从事黄河工
《战洪图——2021年河南黄河防御秋汛洪水纪实》以纪实的形式,全面、客观地记录了2021年河南黄河防御秋汛洪水的全过程。收入书中的各类文章,既有工作部署、大事实录,又有媒体记者和基层通讯员撰写、拍摄的新闻消息、通讯、短视频,还有感谢信、倡议书、表彰文件等,真实、生动、感人,再现了河南黄河干部职工与时间赛跑、与洪水搏击、
本书为作者60余年对黄河演变和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对当前黄河治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本书收集作者18篇研究重要成果,共分5章,即河流的形成、演变、治理和输沙,研究河流的途径和方法,河道整治经验总结及水资源优化利用,新时代河流治理的基本研究课题,以及黄河的治理。特别诸如按下垫面变化修正水沙资料等思路概念、理
本书作为长江中游多目标协同大型人工水道关键技术丛书之一,主要研究长江中游防洪、水资源利用、航运、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外部约束条件,分析长江中游开发与保护的需求特征,揭示长江中游开发与保护效用影响因素耦合效应及机理,构建多目标协同航运优化决策模型。本研究基于优化目标下的航运、生态环境保护、防洪、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水利工程体系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