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法治之道》,是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理室初创50周年暨正式成立30周年的学术文集,收录了曾经或正在法理学研究室工作的学者公开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之类国内一流学术刊物上的18篇学术论文和1篇书评。这些论文主要涉及法理学研究中权利、民主、法治和法学四个论题,体现了法理学研究室学者长期以来对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载体。如何解读这一制度,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本书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一位人大实际工作者的心理历程;一名人大制度研究者的思想感悟;一介普通公民对政治文明建设的点滴思考本书对于有兴趣的读者了解人大制度的发展状况以及人大工作的实际运作,相信会有一定帮
2001年,本项目负责人在完成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北京市城乡基层民主建设及选举制度研究的研究工作后,就“北京基层民三政治建没研究”问题申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2001年6月获准立项(项目编号:01BJBKD018)。2001年至2003年,除教学工作外,主要精力集中在两件工作上:一
《改革开放探索(套装上下册)》是李铁映同志在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特别是担任两人国家体改委主任期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它是在改革第一线工作的同志对改革开放三十年历程的思考,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研究。《改革开放探索》全书约85万字,分上下册。全书共收录
《汉英身份和单位通名词典》为汉英身份和单位通名词典,其内容共包括:附录l职务中“总”和“副”字的译法,附录2“公司”的英文译法,附录3中国职称的英译名称,附录4中国行政机构,附录5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附录6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等。
本书是作者对三十年改革开放过程中社会转型的多角度考察的成果,分为:中国变革史三论;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与问题;中国变革的文化视角;国际,两岸与民族主义四部分。
本书阐述了人民政协产生、存在、发展的历史及其必然性,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任务、作用和主要职能,人民政协的理论基础、工作原则和经常性工作,人民政协的组织体系、会议制度和自身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等内容。
本书内容包括导论、安徽省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体制与机制、安徽省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境内外类似服务机构的比较考察等。
《民间记忆(1978-2008)》没有写成简单的编年史或大事记,只选取了留存在记忆深处,着实拨动过人心的那些民间往事。自1978年迄今的30年,是中国天翻地覆的30年。改革开放,是这30年最鲜明的特征。要全面反映这30年的历史,颇不容易。编者着眼于这30年的民间记忆,自1978年到2008年,循着年代的脉络,一年一个章
本书分别从人大制度基本理论、立法理论与实践、人大监督研究、人大自身建设研究四个方面对人大制度的基本理论、制度发展与制度完善进行了深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