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把握学科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引领学科发展方向,发挥全国学会促进学科创新、引领产学融合方面的独特作用,2022年,中国科协组织中国数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电子学会等20个全国学会,分别就数学、高端科学仪器与集成电路先进装备、化学、水环境、制冷及低温工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航空科学技术、航天科学技术
《燕赵优秀传统科技文化典籍萃编》一书是整理祖国科技文献遗产的一项重要工作和最新成果,也可以算作“格致全书”之一部。本项目计划首先出版第一辑先秦卷,后续出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元卷、明清卷等。本卷为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收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献,涉及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家崔寔、董仲舒、张丘建、张华等人的相
在《英国皇家学会的笔记与早期现代科学》一书中,作者关注了科技史中一项重要的资料来源——科学革命中一些主要人物的笔记。笔记对英国皇家学会的几个关键成员来说都很重要,他们利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技术,从文本中进行摘录,并在个人笔记本或普通书籍中收纳谚语、格言、语录和其他重要材料。本书作者认为,通过反思、记忆,以及笔记和其
《从一到无穷大》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科普经典之一,它是影响了数代中国科普工作者的科普书。本书一改科学呆板艰深的形象,作者带你在科学的海洋里欢乐畅游:先从让罗马人尴尬的大数聊起,再到让人惊呼就在身边的相对论,上到宇宙大爆炸、恒星与黑洞、原子核如何变原子弹,下到同花顺出现的概率,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就,几乎都囊括在本书中。
技术融合改变世界 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Web3.0、元宇宙等新兴技术名词层出不 穷。当读者还未理解GX(绿色转型)一词的准确含义时,日本政府就已 率先任命绿色转型担当大臣专门负责低碳推进工作。 人们通常很难跟上这些不断变化的新技术,有时刚刚理解的科技新词 很快就过时了。 但无须焦虑,因为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大多
本书带孩子们深入了解大量不同的自然主题,从大气层的命名到学习花卉的各个部分,并尝试有趣的课外活动,例如你在家就可以制造一朵迷你云和养一只蝌蚪。当你探索你周围的自然世界时,你会通过提出问题,结合合理想象,通过书中的课外活动来验证你的想法,然后在日记中记录下你的发现,像真正的科学家那样探索自然界。本书将带领小朋友探索天空、
这是一本给青少年讲述中国当代科技发展进程、彰显大国力量的科普读物。本书所有内容均来自具有影响力的各大平台和网站,并且由社科院专家经过全文审查、严格把控。语言符合青少年的阅读风格,体例结构符合逻辑,旨在让青少年了解我国的科技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热情,宣扬爱国精神。 全书用19个主题从航空航天、智能科技、中国基建
在我们身边,只要细心观察大自然,你会发现有很多东西可以都做成自然笔记,树木花草、昆虫飞鸟等等,原来那些曾过眼即忘的自然生物,都那样鲜活和有力量,所以,不如拿起纸和笔,一起来做自然笔记吧!自然笔记是一种表达,是好奇心与求知欲的表达;自然笔记也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治愈情绪,抚慰焦虑,让人找回宁静。书中不仅收录大量作者创作
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科技事业稳步推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一次次攻坚克难,一次次勇攀高峰,重大突破与科技成果交相辉映,共同汇聚成中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磅礴之力。 本书聚焦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全景呈现在强国建设征程上,在“四个面向”引领下,我国科技创新在广度、深度、速
本书基于作者在伦敦科学博物馆进行的长期民族志学考察,围绕该馆20世纪80年代一项食品科普展览的科学文化背景、策划、制作、修改、开幕,以及对展览的观众访谈,讲述不同专业部门之间的运转与工作机制等展览“幕后”的故事,呈现科学博物馆在响应“公众理解科学”“公众参与科学”的工作中所经历的曲折过程,并以民族志学方式进行分析。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