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知青文学:地缘文学的另一副面孔》以北大荒知青文学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整体把握其创作特征。试图把握隐含在北大荒知青文学情感体验和审美指向中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对人性的深刻观照:对人的尊严与精神的书写;知青可贵的自省;对人性迷失的反思。
《北大荒知青文学:地缘文学的另一副面孔》总结出“硬汉”等先进知青、“黑五类”子弟等另类知青、“土皇帝”等管理者三类人物形象,透视形象所承载的政治的、历史的、文化的丰富意涵。北大荒知青文学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风俗描写深蕴着人文内涵;自然描写具有人化、诗性和灵性的审美特质。北大荒知青文学独特的文化资源来自地缘文化的强势塑造,特殊的历史语境所建构的“公共空间”与意识形态氛同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形成了作家创作的生态系统。
车红梅,女,黑龙江牡丹江人,1971年3月生。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在南开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北大荒文学研究。出版专著1部,先后在《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争鸣》、《求索》、《小说评论》、《学习与探索》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大荒文学研究》,主持完成或独立完成各级项目共4项。
序
绪论
一 北大荒及北大荒知青文学
二 北大荒知青作家的生成
三 北大荒文学演进中的北大荒知青文学
第一章 北大荒知青文学的书写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北大荒知青文学的出现
一 时代产物:北大荒知青的先进事迹报道
二 图解政治:北大荒知青小说的基本轨迹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北大荒知青文学的兴盛
一 神奇土地:北大荒知青小说的繁荣
二 知青情结: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的兴起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大荒知青文学的成熟
一 暗夜舞蹈:北大荒知青小说个人化言说
二 纪实品格:北大荒知青历史的书记员
第二章 人性透视:北大荒知青文学的主题研究
第一节 人性之光——人的尊严与精神的书写
一 坚守尊严:北大荒知青精神的闪光
二 人性视阈:超越国界的战争书写
第二节 人性之恶——知青可贵的自省
一 “残忍”种种:人性恶的剖解
二 回望来时路:知青人性恶探源
第三节 人性之迷——极“左”思潮的反思
一 再教育者——“贫下中农”的人性迷失
二 被教育者——知青人性的迷失
第三章 北大荒知青文学的形象群
第一节 先进知青的典型形象
一 “硬汉”形象
二 “铁姑娘”形象
第二节 另类知青形象
一 “黑五类”子弟
二 “冒牌”知青
三 害群之马
第三节 “土皇帝”的形象
一 傅正连:奴役知青的封建家长
二 王大愣:以管代教的知青管教
三 王肃:玩弄权术的老狐狸
第四章 北大荒知青文学的艺术风格
第一节 粗犷豪放与似喜实悲的风格
一 粗犷豪放的文化精神
二 似喜实悲的主体情怀
……
第五章 知青文学视阈下的北大荒知青文学——兼论南北知青的差异
结语
附录一 北大荒知青作家介绍
附录二 北大荒知青文学创作年谱
附录三 北大荒知青文学研究目录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北大荒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知青中的“铁姑娘”们走过了青春。她们执著甚至是狂热地追求理想,虔诚地改造自己,但人性的扭曲带来的隐痛让她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尽管“铁姑娘”知青形象打下了那特殊年月的烙印,但它成了那个时代的标记之一,浓缩了一代女知青上山下乡、屯垦戍边的人生历程,铸造了令人梦牵魂萦的战天斗地的豪情。不可否认,无论“铁姑娘”形象在多大程度上显示出社会对于“男女平等”想象性的现实诉求,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女知青对于自我主体的镜像确认,女性真实的生命体验和个性化的生命本相被遮蔽了。而北大荒知青文学在一定意义上还原了被遮蔽的生命本相,凸显了处在特定境遇中的“铁姑娘”所面临的颇为独特的成长的困惑,从而使这类形象获得了超越那个时代的价值,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文学范本。
“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北大荒知青作家在写“铁姑娘”献身边疆的同时,也走进人性深处,写出人物的复杂性、矛盾性,对其性格的另一些侧面——一时的迷惘、苦闷、茫然等做了如实的展示,再现了“铁姑娘”知青一代人的情感历程和扭曲的非理性。事实上,“铁姑娘”这一知青先进典型形象的塑造并不能掩盖北大荒知青们来到北大荒后,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由于家庭出身及前知青时代的各种生活环境造成的心理期待与迷惘。尽管他们身心疲惫,却要忍受繁重的体力劳动;尽管他们因为出身问题备受歧视,但仍不甘于现状而渴望脱胎换骨。正如高尔基所说“人是杂色的,没有纯粹黑色的,也没有纯粹白色的,在人的身上渗透着好的和坏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