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是一部辉煌的历史,对中国发展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这一影响现在仍在继续和延伸。郭全是在辽河油田怀抱里长大的,他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油田创业者,辽河油田是他信念成长的摇篮。他参加并目睹了辽河油田从小到大,从零起步直至当上中国“油老三”的整个进程,他将这一进程融人他的报告文学,用真情真心去感悟二十五万辽河人的奋进人生,寄托了特定的石油情感和文化建构,深情地展示了中国石油激情岁月特有的石油景观,从而折射出整个大时代的变迁,从某种意义上说,《追赶太阳;中国石油发展的脚步》是一部石油的时代传记。在这部书中,读者可以感悟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轨迹,感受到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进程,领略“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石油大军的迷人风采。
大庆的奉献
油龙腾飞
奉献之歌
辽河入海流
浑河明珠
走近金马
进军塔里木
共和国年轻的土地
辽河速写
当代铁人
追赶太阳的人
创新进行曲
这残酷的现实说明了稠油开采技术没有掌握,丰富的石油资源由于受工艺条件的限制,而被判了“死刑”。
路在何方?辽河在思索,北京在思索。康世恩在一次会议上同当时的石油化学工业部副部长李国才探讨,能否用他研制的特制的锅炉攻克稠油?李国才欣然应允。
在岁月与成功的挑战中,苦苦思索的辽河人在1978年又冒险发起最后一次冲锋,试图冲出低谷。
元旦刚过,石油化学工业部副部长李国才、局总地质师王涛、副总工程师王树芝、局生产办副主任杨维庆等人,再次扛着行李住进油井旁的帐篷里,用特制锅炉又称“李国才锅炉”,开始热采试验。
他们根据温度每上升10℃,原油黏度可降低50%的一般规律,用小型简易直流锅炉在高三区的4口油井进行蒸汽吞吐采油试验。
现在看来,那仅仅是个“土家伙”,炉子上既没有自动化仪表,也没有自动控制系统,锅炉蒸发量小,注入速度慢,累计注入量少,井筒无隔热装置,热量损失大而未获成效,全凭手工操作。一连试了三口井均不奏效,累得筋疲力尽的老总们心里纳闷:按道理,温度升高1O℃,原油黏度就能降低一个数量级,可怎么炉壁都烧红了,油就是不出来……
探索实验仍在继续,在进行第四口井试验时,老总们改用两台直流锅炉串联注汽。曙光就从这里升起了,当炉温烧到300℃了,炉体红得似乎到极限,开始不停地颤动一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突然,奇迹出现了,油井的采油树活了,受热膨胀的油管把井口抬高1米多……油井出油了,注汽980吨,获自喷58天。虽然1个多月后刚刚探头的油龙又缩回去了,但这次探索性实验却是高升“死油”的第一次复苏,是辽河油田稠油开采工艺技术起飞的基石。
这次试验,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几位伴着油井过年的老总们冒死得出一个结论:采用蒸汽吞吐的方法开采稠油是一条光明之路。必须下大力气解决一整套热力采油工艺技术和工具装备才能真正打开稠油开采的新天地,没有一套先进的设备和合理的工艺技术,非但不能正常注气,而且极为危险。1600米井深,需要350CC、160个大气压的蒸气才能行得通,目前这种炉子不行,必须引进设备!
此时,适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前夜,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开放的一些构想,已在神州悄然流传。党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使辽河油田的领导干部们茅塞顿开。辽河的视野开阔了,外国的先进稠油开采工艺技术的攻关工作进入了引进与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开发稠油需要钻井完井工艺、地面建设和开发注热的热采要求等配套技术工艺。经请示石油工业部后,派出由副局长杨维庆、副总工程师施少荃、李保青带队的考察团出国考察,这些对以后的稠油热采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1979年末,“辽河人”漂洋过海到委内瑞拉去考察。他们一下子就被那里的先进设备和工艺技术所吸引……不同的是那里的开采深度仅仅几百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