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梅兰芳》以作者在央视“百家讲坛”所作名为《梅兰芳》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对梅兰芳的成长经历、成名原因、性格修养、国际影响、艺术成就和情感纠葛等一一进行阐述,视野开阔,情节跌宕,分析精当,为读者呈现出一位爱憎分明、痴迷艺术、儒雅谦和,在艺术上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大师的丰满形象。
全书精选梅兰芳不同历史时期精彩剧照及生活照一百多张,将梅兰芳精彩纷呈、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以更直观的形式展示出来,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位艺术大师及其创作的经典艺术形象。
作者出身票友世家,与梅兰芳及孟小冬的家人和朋友接触很多,掌握了大量不为外界所知的第一手资料,以独到的视角还原了真实的梅兰芳,资料独家,视角独特,披露了有关梅孟往事的真实相关背景。《非常梅兰芳》以作者在央视“百家讲坛”所作名为《梅兰芳》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对梅兰芳的成长经历、成名原因、性格修养、国际影响、艺术成就和情感纠葛等一一进行阐述,视野开阔,情节跌宕,分析精当,为读者呈现出一位爱憎分明、痴迷艺术、儒雅谦和,在艺术上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大师的丰满形象。作者将学术的严谨与电视
沉醉江南仕女心,衣襟总带梅花谱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文汇新民报业集团高级记者翁思再,以独到资料独特视角精彩解读国剧大师的艺术人生 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 梅兰芳,世界级的艺术大师、中国的文化符号。从〔祖师爷不赏饭〕到〔四大名旦〕之首,其间经历哪些坎坷?他的艺术究竟好在哪里?他同孟小冬的婚恋真相如何?在他艺术高峰期,却为何停止演出?而〔移步不换形〕又为何成为他的艺术遗嘱? 《非常梅兰芳》以作者在CCTV-10百家讲坛,所作讲座为基础整理加工而成。
第一讲 “祖师爷不赏饭”的平庸少年
第二讲 一代名伶是这样炼成的
第三讲 对人对己的“双重标准”
第四讲 “东方维纳斯”的“样”
第五讲 艺术遗嘱:“移步不换形”
附录
梅兰芳:要善于辨别精粗美恶
梅兰芳:怎样保护嗓子
叶秀山:论艺术的古典精神
——纪念艺术大师梅兰芳
翁思再:我所知道的梅孟往事
后记
“祖师爷不赏饭”的平庸少年
梅兰芳,一个响亮的名字。提起他,大家马上会联想到京剧。现在,人们已经约定俗成地以梅兰芳来代表京剧。京剧是中国的国剧。晚清以来,无论政权如何更替,社会如何变迁,当政者无不倡导国剧。这是因为中国特有的戏曲艺术,绵延千年,发展到京剧而成为集大成者。我们作为中国人,就应该了解自己的国剧,也应该了解作为国剧代表人物的梅兰芳。
大家一定想了解,梅兰芳当年到底有多大的魅力?他引起了多大的轰动,又赢得了怎样的尊重?我举一个例子。
1949年6月下旬,北京,当时叫北平,已经解放了。为了参加第一届文代会,梅兰芳从上海坐火车,回到他的发祥地北平。前来欢迎的主要是京剧界的同行,其中有尚小云、苟慧生、谭富英、萧长华、裘盛戎、袁世海等,他们早早来到火车站等候。当时的北平火车站在前门,属于闹市区。京城市民本来就爱凑热闹,这时一下子看到这么多大腕,人群就越聚越多。一打听,这些大腕是来接梅兰芳的,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更多的人从四面八方涌过来,把前门车站,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使得现在的天安门南面,前门东西大街和大栅栏一带,交通堵塞了。梅兰芳一出站台,就听得四周群众的欢呼声:“欢迎梅兰芳!欢迎梅先生!”“梅先生,您终于回来了,想死我们啦!”简直是山呼海啸。围观的人群,使得梅兰芳寸步难行。这时接站的梨园界人士中,走出两位武艺高强的人,一位是著名武生演员李少春,一位是著名武丑演员叶盛章,他们挤到前面来为梅兰芳开道。梅兰芳一边频频挥手致意,一边艰难地挤出去,走向他的汽车。据京剧界的老人说,当时前门一带老百姓自发欢迎梅兰芳的热闹场面,甚至不亚于欢迎解放军进城的盛况。这件事,后来有人汇报给毛主席了。过了几天,梅兰芳为第一届文代会演出,毛主席上台接见时,风趣地对梅兰芳说:“梅先生,你的名气比我大呀!”
为什么梅兰芳有这么大的名气?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他,拥护他?梅兰芳是怎么造就的?我们应该怎样欣赏和理解梅兰芳的艺术?要想了解这些,我们有必要从他的家世和从艺之路讲起。
一、被师傅炒鱿鱼
梅兰芳1894年生于北京,籍贯是江苏泰州。据确切的文献记载,梅兰芳的曾祖父梅鸿浩于道光年间曾做过安徽怀宁县的知县,祖父梅芳,艺名梅巧玲,号慧仙,是京剧史上一位具有开创意义的名旦。梅巧玲的艺名是怎么来的呢?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过许多描绘皮黄艺术的诗句,其中有一句竹枝词很流行,叫做“天子亲呼胖巧玲”。据说,梅芳身材很胖,却不失灵巧,皇帝爱看他的戏,称赞他“胖、巧、灵”,叫得顺口了,就成了一个艺名“胖巧玲”。“胖巧玲”姓梅,后来大家就称他为梅巧玲。梅巧玲和当时京剧界其他十二位名伶,并称“同光十三绝”。
或许大家会以为,梅兰芳有梅巧玲的遗传,本人后来又是如此风靡,那么他小时候或许是个“天才少年”吧?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以演员的标准来看,梅兰芳小时候不算漂亮,也不够灵敏。甚至最初学戏时,被师傅炒了鱿鱼,差点学不下去。
这件事被梅兰芳明确记录在他的著作《舞台生活四十年》里。书中说,小时候的梅兰芳学戏条件不好,可用八个字来概括:“言不出众,貌不惊人。”
梅兰芳也没有天生佳嗓。他小时候,嗓子没出来,听上去声音不亮,也不宽,条件很一般。
旦角演员的理想脸型,不能见棱见角,轮廓线条要柔和,最好是瓜子脸,或者是鹅蛋形的。可是这两条梅兰芳都挨不上,小时候他基本上是一张圆脸,或者是介乎圆脸和国字脸之间。
至于五官,作为演员来讲,眼睛是最重要的。因为五官中眼睛的表现力最强,是可以传神的。我们有时候听观众评价演员,说谁的表情好,谁的脸上不会做戏,其实这里的区别,往往就在于一双眼睛。可是梅兰芳小时候,恰恰就是眼睛不行。他是单眼皮,眼皮下垂,还是近视眼,眼珠转动不灵活,有时还会迎风流泪,这就更谈不上眼睛有没有神啦。要是放在今天,梅兰芳去考戏校的话,第一关体检他就会因为近视眼而通不过。很可惜,像“梅兰芳考不取戏校”这一类的事情,如今还在现实生活中反复出现,以至于我们往往要“礼失而求诸野”。
然而,近视眼还不是梅兰芳最致命的缺点。最糟糕的是梅兰芳行事反应迟钝,比一般人慢半拍。而且他不擅言辞,笨嘴拙舌。演员吃的是“开口饭”,师傅总希望徒弟伶牙俐齿,反应灵敏,可梅兰芳不行。对梅兰芳这种性情,怎么描绘呢?有一个词叫做“木讷”,北京话里比较接近这个意思的,大概叫做“蔫儿”。
言不出众,貌不惊人,还不够灵敏,这样的孩子,学戏是比较难的。
梅兰芳八岁时,他的伯父梅雨田请一位姓朱的师傅到家里来教戏。这位朱师傅是著名小生演员朱素云的哥哥,家学渊源。他来到梅家后,看梅兰芳这副样子,这条嗓子,觉得有点失望,可他还是努力教了一段时间。学戏时,梅兰芳领会得比较慢。师傅教的是基础戏,一句一句地,教了好几遍,梅兰芳还是唱不下来。这些都是老腔老调,外面很流行,照理你出身梨园世家,熏也该熏会了呀,可是梅兰芳不行,既没有“熏”得会唱,也没能一下子学会。朱师傅着急呀,骂呀,甚至抄起戒尺打小屁股,都没什么用。时间一长,朱师傅就没有耐心了。他瞅着梅兰芳说:“裙姊呀,祖师爷不赏饭啊!”
梅兰芳当时还没有起艺名,他姓梅名澜,字畹华,小名裙姊。因此师傅叫他裙姊。中国戏曲起源干唐朝,唐玄宗李隆基在梨园里办戏班,自己会打鼓,后代戏班里的人都自称梨园子弟,尊奉唐玄宗,也就是唐明皇李隆基为祖师爷。所谓“祖师爷赏饭”,就是说你有天赋,唱戏有前途。反之,祖师爷不赏饭,就是说你没有当角儿的条件。朱师傅说了“祖师爷不赏饭”这句话后,就向梅雨田辞了工,从此再也不肯来教梅兰芳了。
那个时代,徒弟拜师,是要立下契约的,满师后若干年,三年,五年,甚至七年,演出收入全部归师傅。师傅教出角儿来,将来自己收入就高,如果孩子教不出来,长大后只能在舞台上跑龙套,那么师傅的几年工夫就白费了。因此,师傅们对于天赋好的学生,是要去发现,去争抢的。就像今天炒股票一样,要善于发掘潜力股,投资成长股,对于垃圾股呢,当然要敬而远之啦。况且梅兰芳是梅巧玲的后代,如果教不出来,师傅的牌子就会被砸掉啊。因此朱师傅辞工,情有可原。
这就是梅兰芳第一次学戏的遭遇,失败了。
二、梨园宿命
或许有人会问,天无绝人之路,梅兰芳为什么非要当演员?他家里一定很有钱喽,既然不能学戏,那还不能去上学吗?就算不能读书做官,难道不可以去做生意吗?
梅家确实曾经有过钱。梅鸿浩当过县太爷怎会没钱?他后来到泰州开木雕铺,至少也是个小业主。可是在十九世纪中叶,那里闹过“长毛”,是官军同太平军作战的战场,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另外,泰州属于“里下河”地区,那个时期多次发生水灾,逼得老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难。就这样,人祸加上天灾,梅家衰败了,在逃难过程中还被迫卖掉了孩子。梅兰芳小时候看见家里祭奠祖先时,梅家祖先牌位旁边有一个姓江的小牌位,这个姓江的家庭就是当初买下梅巧玲的。梅巧玲的母亲带着三个孩子逃难到江南,日子过不下去了,就把梅巧玲卖了。梅巧玲这个姓江的养父是苏州人,起先没有儿子,对他很好,后来续了弦,有了亲生儿子,从此梅巧玲的处境就不妙了,养母对他很刻薄,养父就把他卖到戏班当学徒了。
这里插叙一下梅兰芳的籍贯问题。我这里说梅兰芳的曾祖父名叫梅鸿浩,同一般梅兰芳传记上的说法不同。我采信的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的说法。他在名著《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商务印书馆1941年出版)中的“梅氏家系”一节里说:“梅鸿浩,兰芳.曾祖父,外行(曾任怀宁县知县)。曹氏,鸿浩妻,扬州宦家女。”
属于安庆地区的怀宁县,是京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它的治所石牌镇有一种“石牌腔”,又名“吹腔”,后来演变为京剧声腔的重要组成部分:二黄。怀宁和附近地区出过许多京剧名人,如程长庚、杨月楼、杨小楼以及叶氏家族(叶春善、叶盛章、叶盛兰、叶世长等)、杨氏家族(杨朵仙、杨小朵、杨宝忠、杨宝森)等。梅兰芳的祖先做过怀宁的父母官,可见这个家族同京剧的渊源了。我曾经见过梅兰芳在1913到1915年间,初到上海演出时的宣传出版物,上面写梅兰芳是“安徽人”。此后披露梅兰芳籍贯信息的出版物是《舞台生活四十年》,那已经是建国以后了。梅兰芳引用祖母的回忆说:“你曾祖在泰州城里,开了一个小铺子,仿佛是卖木头雕的各种人物和佛像的。”
1956年,梅兰芳曾经委托泰州有关部门为自己“寻根”。当地找到一支有木雕经历的梅氏族谱,可是上面记载的梅巧玲父亲,并不是梅鸿浩。那么为什么梅家认定自己是泰州人呢?我认为一种非常可能的情况是:梅鸿浩从安徽的官场上退下来后,来到夫人曹氏的原籍泰州(当时属扬州府)安家,并做起生意来了。梅巧玲籍贯泰州无疑,然而究其祖籍,或许应该是潘光旦所说的安徽官籍所在。当然,梅鸿浩当年也可能是从泰州游宦安徽,那么为什么1956年泰州找出来的梅氏家谱,同梅鸿浩的名字、经历都对不起来呢?我在泰州演讲时,曾经希望当地的学者深入调查,以期破解这个“梅兰芳祖籍”之谜。
那年头家族衰败后,卖儿卖女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梅巧玲被卖到戏班后,初学昆曲,后来他辗转北上天津,再转到名演员罗巧福办的堂子:“醇和堂”,学的应该是皮黄。梅巧玲很争气,戏学得非常好,很受观众喜欢。因此他从师傅的堂子里学戏期满后,很快自立门户,创办“景和堂”。
景和堂和醇和堂一样,当时被称作“堂子”,也叫“私寓”。堂子里的弟子们既要学戏和演出,还要兼做陪酒的营生。在清代,这是许多少年男演员的一种副业。当时不许女子登台演出,唱戏的都是男人,就使得男旦这一行得到发展。皇帝下过命令,皇亲国戚和四品以上的官员不许逛妓院,于是找男旦(或其他行当的少年男伶)陪酒,就成为一种消遣甚至发泄的渠道。这类堂子里的男旦学徒,往往只有十几岁,被称为“相公”,也叫“像姑”,像姑娘,却是男儿身。那些来看戏的阔少爷们,就像今天的“粉丝”一样,觉得某位少年演员舞台上有魅力,就想“捧角儿”,就要近距离接触,于是择日张宴,以表心仪。这种社交活动被“堂子”纳为营业项目,成为一种有价的交易。徒弟和师傅都是有合同的,办宴席和陪酒的收入,当然全归堂主。梅巧玲的景和堂办得很成功,弟子以“云”字辈排列,其中有余叔岩的父亲余紫云,陈秀华的父亲陈啸云,朱霞芬的父亲朱霭云,以及刘倩云、孙馥云、王佩云、周绮云等等,可以说是云蒸霞蔚,有丰富的男旦资源。加上梅巧玲经营有方,与人为善,景和堂搞得有声有色。乾隆年间“徽班进京”之后,北京形成了有名的“四大徽班”,其中有四喜班。后来四喜班由梅巧玲来掌门。梅家到了梅巧玲再度中兴,确实也是一度很有钱。
可惜好景不长,梅巧玲才四十岁就死了。梅兰芳的父亲叫梅竹芬,也是唱旦角的,他承袭了梅巧玲的景和堂,可是梅竹芬的寿命比梅巧玲还要短,二十六岁就死了。当时梅兰芳只有四岁,过继给了伯父梅雨田。梅雨田是有名的琴师,他是辅佐谭鑫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