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四篇十二章, 第一篇《深层特征看透人》主要从个体的智商、情商、性格、工作价值观四个方面看人, 第二篇《热点素质看准人》看创造力、责任心、领导力、销售潜质四个热点素质, 第三篇《这些年流行的那些看人方法》为大家对比分析身体语言、星座学和测评的看人方法和科学性, 结语《组织如何看人》揭秘人才的生态圈。
看人,是个俗事儿,我们每个人都要做这件事。看家人、看朋友、看同事,看老板、看上司、看同级,看男、看女,看大人、看孩子。
看人是个专业的事儿,老板、主管、人力资源,都要做这件事。
个人需要看人,组织也需要看人。那么,如何看人?如何专业地看人?
星座、血型、心理测评……我们常用的看人方法,可行吗?
在本书中,一群专业从事人才测评的人,教你用心理学的视角,更加理性地看人、识人。语言通俗易懂,拿来就用。
第一篇 深层特征看透人
第一章 智商是硬伤/002
普通人,智商100/002
智商越高赚钱越多吗?/004
智商高的人情商低吗?/007
智商基本上是天生的/010
谈论智商时,政治因素也在起作用/014
智商与员工选择/015
智商不是一切/020
如何测量智商?/025
智商告诉我们的秘密/031
第二章 情商是软伤/032
EQ:情绪管理能力/034
高情商不是面无表情或者深藏不露/038
熟知社交约定不代表高情商/041
成也情商,败也情商/042
高情商运用不当可能会演变为情感操控 /043
情商而非智商决定你人生的上限/044
让情商为人生加点精彩/047
第三章 性格:命运的密码/048
性格与洋葱/048
360度观察:解码性格/051
什么是“性格好”?/055
应该被普及的经典性格/059
谁来评价性格最准确? /064
性格咒语:本性难移?/067
保持“怪异”/073
第四章 工作价值观/075
工作价值观是信仰/076
Ta的工作价值观是什么?/078
为什么各自的工作价值观如此独一无二?/081
工作价值观会变化吗?/083
求而不得的魔怔,怎么释然不匹配的纠结?/087
认识自己也是认识他人/092
第二篇 热点素质看准人
第五章 创造力揭秘/094
创造力是创造而非问题解决/095
普通人也可以有高创造性表现/097
环境也会影响创造力/104
三种评估方式发现有创造力的人/107
高创造力是双刃剑/109
创造力并非我们所想/110
第六章 责任心是一票否决吗?/111
最不被认同的“短板”/112
责任心与内外向一样,都只是性格/113
责任心在那些年背过的黑锅/115
责任心真的越强越好吗?/121
责任心&创新,鱼与熊掌不可得兼/124
还想培养责任心吗?/126
利用蔡格尼效应解决责任心问题/127
第七章 领导力从哪里来?/129
遗传的力量/129
“人生之河”成就领导力?/135
实验结束争论?/137
领导力的真谛/138
领导力包治百病?/140
由外而内,透过行为看领导力/142
领导力从哪里来?/152
第八章 每个人都具备销售潜质吗?/153
好销售是天生的吗?/154
有欲望,才有可能成功/157
对人敏感,意味着俘获人心/159
坚韧者,最终得到机会/162
职业态度是真正的“燃油剂”/165
极致性格造就伟大销售/166
TOP销售是天生的,也是可以辨别的/169
第三篇 这些年流行的那些看人方法
第九章 无法“伪装”的身体语言/172
“天生”的诚实/173
看懂Ta的心里话/176
人际互动中的信号灯/178
天亮请睁眼——面试中的直觉/182
匹诺曹的鼻子/184
被过度解读的身体/185
人人都有第三只眼/187
第十章 用星座看人,不如学星座看人/190
“我不信别人,我只信星座”/191
星座真的神准吗?/193
星座密码——为什么星座会成为看人神器/194
信星座的背后/195
学星座,做看人大师/196
超级啰唆/202
人为什么会相信星座?/205
第十一章 心理测评,不靠猜心靠寻迹/210
实用主义的心理测评/212
寻迹看人,测评之道/214
心理测评看人的三板斧/217
测评也需好翻译/222
测评就是大数据/228
结语 组织如何看人/234
第十二章 气味相投最重要/235
每个企业都有独一无二的口味/240
人才的生态圈/247
“满汉全席”的人才标准/250
寡妇制造者/252
后记 致我们/259
参考文献/262
《看人:让百年人才测评技术走向大众》:
第一章 智商是硬伤
在一次关于人才评鉴的培训当中,我这样形容智商:
“智商是硬伤。”
当然这只是想打个有趣的比方。没想到这个说法大受欢迎,不久就成为所有受训学员谈论智商这个概念时的标准语言:“你知道智商是什么吗?智商是硬伤!”或是“我觉得你的智商是硬伤”。虽然这个说法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相当不严谨,不过我认为“硬伤”这个概念的受欢迎程度还是反映了一个事实:人们认为智商真的很重要。
我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相比于智商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大多数人对智商这一概念的了解相当有限。比如,你知道智商为什么叫“商”吗?
因为它真的是两数相除得到的“商”——至少在开始的时候是这样的。
普通人,智商100
1912年,心理学家威廉·斯特恩(Willian Stern)写了一《看人:让百年人才测评技术走向大众》,提出了一种测量智力的方法:假如一个10岁的孩子,能做出通常13岁孩子才能做出来的测试题,那么这个孩子的智力水平可以用他的智力年龄和实际年龄的商来表示,也就是13/10=1.3。为了使用方便,再把这个数字乘上100以便去掉小数点儿,就变成了智商130。所以,在最早的时候,智商180的意思大概是说“这个孩子小学2年级(10岁)就会做高中1年级(18岁)的题了”。所以,智商180的孩子确实是个天才。
但是,这种测量方法的问题在于,它只能用在孩子身上。所以,现代的智商测量使用标准差法。具体来说就是,设定所有人的智商是一个以100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的正态分布。如果你没学过统计学,或不记得“正态分布”是什么也没关系。基本上这个计算方法的意思是,智商100是完完全全的普通智商,正好在平均线上,大约70%的人智商在85~115这个区间内。而智商130比平均值高出2个标准差,差不多就是“你的智商打败了97%的其他人类”的意思了。你看,智商130已经相当高了哦。假如你所在的公司有100人,那么理论上只有不到3个人的智商可以达到130以上。所以,如果你在微博上看到一大堆同事或同学秀“我的智商133”“我的智商140”之类的,那么他们用的测验一定不准。当然,如果你在贝尔实验室工作或者在MIT(麻省理工学院)上大学则另当别论啦。
虽然现在的智商不是一个“商”了,不过“智商”这个词听起来酷酷的有没有?它有一种特别数学化、特别精确的感觉,所以大家也就接着管它叫智商。同时也产生了“情商”“逆商”“财商”等一些与“商”没什么关系的跟风新词。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生出“我的智商真让人着急”或“你的智商真让人着急”的感慨。我们周围总有一些人就像《黑客帝国》中的崔尼迪(Trinity)一样,尼奥(Neo)问她“你会开飞机吗?”答:“还不会(电影中出现“下载中”的进度条)……现在会了。”对他们来说,学习新的东西就好像打开一《看人:让百年人才测评技术走向大众》,从脑袋里抽出一根电线插上,然后点击“下载”这么简单。比如寝室中的那些“学霸”,一个学期不上课,考试前一天把书翻一遍就能考满分。也有另一些人简直是完全相反:一项非常简单的工作,无论你如何细心教导、循循善诱、苦口婆心、威逼利诱,仍然宁死不屈、勇往直前地说出“不会”两个字。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就是“智商是硬伤”的明显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