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坚以树德 人生在世,当以修身立德为本,领导干部尤当如此。德行是人们立身处世的通行证,面对社会纷繁复杂的人情常态和物质诱惑,从小就树立起自己德行的标杆,是人们与人交往、施行政治、克服困厄的身心基础,因此,人行于世必须以修身立德为首。《礼记·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成为自古以来文人志士行为志向的递进阶梯。而就修身言,又必以立德为首:先要立德才可定立修身之道的大方向,并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不断以大德作为修养身心的指导与目标,因此,要立什么样的德就成为人们必须首先明了的事情。 古人十分重视立德,国学经典中随处可见古人对于立德的重视,并于其中不断总结所立之德的切实内涵,而这些内涵对于当代人尤其领导干部的立德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做人要有人品,为官亦须有官德”,领导干部要把握中央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在国学经典中游弋,从中提炼出德行的深刻内涵,并掌握正确的修德方法。不论处境如何都能够以德为绳坚持修养自身,着力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将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摆正,树立起行之于世的官德修养,是领导干部们应该从国学中首先撷取并深刻体会的重中之重。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修身以立德为本,继以德行养吾浩然之气,如此才能使德行端正,自身德行端正才能真正站在人民的角度想问题,为百姓解决困难,使人民安居乐业。这是领导干部必须时时记于心的道理,只有有此觉悟,才能进而寻求修德的正确方法和途径,并以恒心坚持修养之行,如此才可具备为官之德行。 一、修身以立德为首 (一) 【原典】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①,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春秋《论语·述而》 【注释】①徙:迁移。 【译文】孔子说:“在道德上不加以修养,在学问上不注意讲习,听到合乎义理的事情不能跟上去做,有过错不能及时改正,这些都是我感到忧虑的呀。” (二) 【原典】 子曰:“骥①不称②其力,称其德也。” ——春秋《论语·宪问》 【注释】①骥:良马,千里马,喻指贤才。 ②称:称道,称赞。 【译文】孔子说:“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气力,而是要称赞它的品德。” (三) 【原典】 大学之道,在明①明德②,在亲③民,在止于至善。 ——春秋《大学》 【注释】①明:使动词,即“使彰明”,意为弘扬。 ②明德:光明正大的品德。 ③亲:通“新”,动词,意为革新。 【译文】博大学问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革新,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四) 【原典】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①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春秋《大学》 【注释】①此:乃,才。 【译文】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谨慎地修养德行。拥有德行才会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能拥有土地,有土地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给人使用。 (五) 【原典】 太上①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注释】①太上:最上等。 【译文】最上等的行为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次是树立言论;能做到这样,那么即使死了也久久不被废弃,这叫作不朽。 (六) 【原典】 风行天上,小畜①。君子以懿②文德。 ——战国《周易·象传上·小畜》 【注释】①小畜:《周易》中的卦名,乾下巽上,乾为天,巽为风,即风行天上。 ②懿:美好,此处作动词用。 【译文】“小畜卦”的卦象是乾下巽上,是风飘行天上的表象。君子观看这一卦象,应该蓄养美好的品德。 (七) 【原典】 孟子曰:“人有恒①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 【注释】①恒:常。 【译文】孟子说:“人们有句常说的话,都说‘天下国家’。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国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国学常识】 《大学》与修齐治平 《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由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抽出编次章句。其核心在于阐述大学之道,包括“经”一章,“传”十章,其中经章中即首先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三条纲领,接着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即“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赵孟书法《大学》 八个方面有着精密的内在联系,而“修身”是最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途径,即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修身”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即品性修养好才能管理好家族,管理好家族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天下才能太平。 因此,“修身”作为最根本的为人之要,向下联系了自身修养的方法,向上联系了人生在世的种种志向与目标,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成为自古文人志士实现自身志向的目标指导。由此可见,《大学》寄托了古人内圣外王的理想。 【国学故事】 李世民的为君之道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玄武门之变后继承大唐皇位,是唐朝杰出的军事家。他率部平定了各路叛乱,最终统一天下。他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德治天下,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他治理政事注重以民为本,树立自身德行,充分实践了孟子所提倡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治政思想。 据《贞观政要》所载,贞观五年(631年),主管大臣上书说:“皇太子即将举行加冠礼,在二月里举行才吉祥,请陛下增加兵卫仪仗的规模,使礼节齐备。”太宗说:“如今百姓春耕刚开始,这样做怕要妨碍农事。”于是下令将礼仪改在十月。太子少保萧瑀上奏说:“按照阴阳家的推算,在二月里举行最好。”太宗说:“阴阳讲究禁忌,那不是我所实行的。如果一举一动都必须依照阴阳吉凶,不顾天理道义,这样还想求得福佑吉祥,怎么可能呢?如果所做的都遵照正道,自然会万事吉祥。并且,吉凶取决于人,怎能听信阴阳禁忌呢?农时很要紧,不能耽误片刻。”于是,他坚决下令更改了举行太子冠礼的日期。为官为君,都必须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树立起以民为贵的德行操守,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 【现实启悟】 官德在于造福于民 自古以来,我国哲人便十分强调修养道德。道德,始终是立身处世的根本,“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这不仅是对两千多年前孔子等先贤以德治国、以德兴业、以德立人等传统政治伦理理念的现实回应,也是针对当今中国社会具有现实关切和文化战略意义的深远洞见。“德者,本也。”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 领导干部更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十分重视自身道德的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就十分重视领导干部的立德修德问题。他说,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作为立足于人民的党,始终站在人民的角度为百姓做事是领导干部必须做到的,因此,领导干部必须首先以为人民服务来立德立志,随时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做到以民为贵并付诸实践。 作为领导干部只有一个宗旨,那就是造福于民。这是共产党的“官”与旧社会的官的本质区别。一个党员干部,只有做到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实意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脚踏实地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人民群众才会拥护他、信任他;一个政党,只有坚持“以民为本”,发扬民主,真正顺民意、得民心、为民谋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善养吾浩然之气 (一) 【原典】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①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②。 ——(春秋)老子《道德经》 【注释】①正:通“政”,此处用作动词“为政”。 ②尤:过失,怨咎。 【译文】(最善的人)居住环境良好之地,思虑深邃宁静,交接善良之人,说话恪守信用,为政精于治理,处事发挥所长,行动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和担忧。 (二) 【原典】 我心治,官①乃治;我心安,官乃安。治之者心也,安之者心也。 ——(春秋)管仲《管子·内业》 【注释】①官:五官。 【译文】我的心能平定,五官就会平定;我的心能安静,五官就会安静。平定要由心,安静也要由心。 (三) 【原典】 治身,太上①养神,其次养形。 ——(春秋)文子《文子·下德》 【注释】①太上:最上,最重要的。 【译文】修养自身,最重要的是修养精神,其次是修养形体。 (四) 【原典】 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卑让,德之基也。 ——(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元年》 【译文】忠诚,是保证道德纯正的方式;诚信,是道德巩固的保障;谦卑忍让,是弘扬道德的基础。 (五) 【原典】 故曰:圣人休休焉①则平②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战国)庄周《庄子·外篇·刻意》 【注释】①休休焉:据清代俞樾说,应作“圣人休焉,休则平易矣”。休,息心,即停止思虑。 ②平:平顺,不偏不倚。 【译文】所以说:圣贤之人停止思虑俗事,那么他的处境就平安顺适了。处境平顺,那么他就清净淡泊了。处境平顺,清静淡泊,那么忧虑祸患就不能侵入内心,邪气就不能侵扰。因此,圣人的德行就完备,精神就不亏损了。 (六) 【原典】 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①,恭敬而温文。 ——《礼记·文王世子》 【注释】①怿(yì):喜悦。 【译文】举凡夏商周三代的国君在教育太子时,一定要用礼乐。乐,可以修养人的内心,陶冶精神;礼,可以修饰人的外形,美化外表。礼乐在心中互相交错,表现于外形,所以他的成长就能达到喜悦的效果,严肃有礼貌而又温文尔雅。 (七) 【原典】 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①,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 ——(明)王阳明《传习录·门人陆澄录》 【注释】①体当:体会。 【译文】凡是不能够明了,行不通的,需要回归本心去想一想,就能通达明白了。所以“四书”“五经”不过就是说的这个心体,这个心体就是所谓的“道”。心体之理明白了,那么所谓道也就明白了,没有其他什么诀窍。这是为学最关键的地方。 (八) 【原典】 盖尽心、知性、知天者,不必说存心、养性、事天,不必说夭①寿不贰、修身以俟②,而存心、养性与修身以俟之功已在其中矣。 ——(明)王阳明《传习录·答聂文蔚》 【注释】①夭:短命。 ②俟:等待。 【译文】大概那些竭尽心力、明了本性、明白天道的人,不必说存有心思、修养心性、侍奉天道,也不必说不管寿命长短都没有两样,只要修养身心来等待天命,然而存有心思、修养心性以及修养身心来等待的功绩就已经在其中了。 【国学常识】 修德与养气 《孟子》成书于战国中后期,是记述孟子思想的著作,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紧承孔子学说,继承了其“仁”的思想并发展成为“仁政”。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即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都是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名言警句。 《孟子》一书重在仁政,提出了各种施行仁政的方法,而推行仁政首先要个人修养身心品德,做到不为王权霸业和功名利禄所诱惑,保持自己的意志,不糟蹋自己的意气,才能顺应仁政,不倒行逆施,因此孟子提出了“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浩然之气”是至大至刚之气,要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损害它,那它就会充满于天地之间。这种气,要配上最佳行为方式和正常的道路,是集聚道义之行所产生的,而万不是违背道义可以窃取的。孟子非常重视“义”字对于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人内心浩然之气的形象外化,因此,修养德行必须善养心中的浩然之气。 【国学故事】 捕蝉老人的悟道 修身养德不是表面功夫,是深入内心、关乎品德的内在修养,因此,修德要有正确的途径。《庄子·达生》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到楚国去的途中在一片乔木林中休息,蝉声盈耳。孔子坐在林间,看见一位驼背老人走来,手里拿着竹竿,竿头涂着黏胶,正要粘蝉。孔子看到驼背老人在树下看准了树梢的鸣蝉,举起竹竿来粘捕,就像随手拾物那样容易。 孔子像宋马远 孔子问他:“你手艺真巧,有什么方法吗?”老人说:“年年五六月间,蝉季到了,我每天练习用竹竿顶小球。如果可以做到摞着两只小球不掉,那么我出门去粘蝉,会有失手,但不多;如果摞了三只小球不掉,把握就更大了,捕十只蝉就只会丢掉一只;如果能做到摞五只小球仍然不掉,那么捕蝉就会像随手拾物那样容易。我站在树下不动,身体好像木桩,伸着举竿的胳膊就好像老树枯枝。天地虽大,万物虽多,统统与我无缘,而只知道蝉翼。我不左顾右盼,也不东猜西想,不会用世间万物来交换我的蝉翼,这样怎么能捕不到蝉呢!” 驼背老人继续粘蝉去了。孔子回头对弟子说:“用心思专一不分散,才会凝聚成神。喏,说的就是驼背老人吧!” 【现实启悟】 修德当静心养气 立德修身要先养气,即要注重修养自己的精神,柔和自己的意气,要先保持内心的宁静,才能做到正直坦荡,不被外物所诱惑。尤其当今社会到处充斥着光怪陆离的物质权力诱惑,要能修身立德,必须磨炼自己静心沉稳,戒除浮躁之气。心浮气躁,做事就会患得患失,学习就会心猿意马,作风就会急功近利,一旦沾染上浮躁之气,就会产生种种不理智的情绪,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风气。 因此,人要提高德行修养,尤其是领导干部,内心一定要长存正直浩然之气,心存而勿忘,以正直之姿使其自然生长聚集。习近平同志非常注重干部的培养,他在《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一文中指出,力戒浮躁,最根本的是要坚守做人的操守和从政的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正确看待进退留转,淡泊处世,静心思考,磨炼意志,砥砺志趣,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能够负重,方能担当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