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是主要的页岩气产气层,为一套陆表海碳酸盐台地沉积、泻湖沉积和陆表海浅水三角洲沉积。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在全区发育良好,厚度整体变化较大,一般介于100m~200m之间,在盆地周边有露头分布,暗色泥页岩主要发育在本溪组铁铝岩至下石盒子组底部,按照标志层重新划分了四个层段。沁水盆地上古生界四个层段暗色泥页岩富含有机质,露头样泥页岩TOC值总体分布于0.26%~12.87%之间,钻孔样总体分布于0.18%~23.12%之间,绝大多数泥页岩TOC含量均在1.5%以上。TOC最大值位于沁源——襄垣附近。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四个层段泥页岩主要含有黏土矿物、石英、长石、方解石、黄铁矿和重晶石等矿物,泥页岩总孔容都分布在0.005mL/g~0.01mL/g,平均值为0.009mL/g。泥页岩最大吸附量介于0.440m3/t~4.734m3/t之间,平均为1.46m3/t。初步建立了海陆过渡相页岩气的评价体系。研究区石炭二叠系四段暗色泥岩页岩气潜在资源总量为6.15×1012m3。划分出了海陆过渡相页岩气有利区评选标准,优选出了研究区页岩气有利勘查区。整个沁水盆地上古生界泥页岩所含页岩气有利区资源量为2.33×1012m3。研究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适合于煤层气、页岩气的共探共采。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国内外研究现状1
第二节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1
第三节主要工作量和成果12
第二章页岩气地质背景18
第一节地质概况18
第二节地层特征21
第三节水文地质条件23
第四节岩浆活动史及岩浆岩分布26
第五节陷落柱29
第六节构造特征及其演化30
第七节构造对煤炭赋存的控制作用40
第三章页岩层系地质调研及目的层页岩层段划分45
第一节页岩层系调研45
第二节目的层页岩层系分组51
第四章页岩源岩-储层特征54
第一节岩相古地理及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展布54
第二节目的层页岩埋深特征80
第三节页岩岩石学特征81
第四节有机质类型83
第五节有机质丰度86
第六节有机质成熟度90
第七节页岩矿物成分特征101
第八节页岩孔裂隙发育特征106
第九节页岩储层物性特征140
第十节封盖及稳定性143
第五章页岩含气性特征148
第一节页岩吸附气含量特征148
第二节页岩游离气含量特征155
第三节页岩总含气量特征158
第六章构造-埋藏史、有机质演化史、生气史分析160
第一节页岩储层构造-埋藏史及有机质演化史160
第二节页岩气保存史163
第七章海陆交互相页岩气评价体系165
第一节生烃条件165
第二节储层条件167
第三节保存条件171
第八章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173
第一节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与参数取值173
第二节沁水盆地页岩气潜在资源量计算174
第九章页岩气有利区优选及资源量计算178
第一节页岩气有利区优选178
第二节页岩气有利区资源量计算184
第三节页岩气核心区优选185
第十章页岩气-煤层气共探共采190
第一节煤层气、页岩气基本地质概况190
第二节煤层气与页岩气成藏机理191
第三节煤层气-页岩气共探共采体系划分197
第四节煤层气-页岩气共探共采方式198
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201
第一节主要结论201
第二节建议203
参考文献204
彩图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