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参照教育部《高职高专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机械类专业)》,以“实用为主、能力够用”为编写原则。本教材具有多项特色:①综合传统教学模式和项目教学法的优点,在保持完整学科体系的前提下,实现了“学习紧扣任务,任务关联项目”的学习模式。与配套习题集同时使用,操作性更强。②结合了主编的教学研究成果,针对课程中的认知难点,较为全面地采用了正误对比图例。③生产感性强。教材中较多地采用了零件的实物照片,电子教材中有编者拍摄的典型零件真实加工的视频,可启蒙学生对机械生产的认识,有助于零件图、装配图等内容的教学。④组合体一章中定义了三个新术语:已知结构、中间结构、连接结构。组合体形体组成分析透彻,画图思路清晰,先后顺序准确。⑤相对系统化地介绍世界主要制造国的机械制图相关标准,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中外技术交流的需要。本教材实用性、系统性、操作性很强,可作为高职高专机械类、近机械类各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普通高等教育学校及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选用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前言
引言机械产品、零件及其表达需求
0.1产品的组成及表达需求
0.1.1机器的组成及零件的类别
0.1.2机器的表达需求
0.2本课程的地位、学习任务及能力目标
0.3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学习要求
任务一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
技能
1.1技术制图国家标准中的基本规定
1.1.1图纸幅面和格式
1.1.2比例
1.1.3字体
1.1.4图线
1.1.5尺寸的注法
1.2绘图工具及其应用
1.2.1图板
1.2.2丁字尺与三角板
1.2.3铅笔
1.2.4圆规与分规
1.3平面几何作图
1.3.1等分线段及圆周
1.3.2斜度与锥度
1.3.3圆弧连接
1.3.4平面图形分析与绘制
任务二表达基本几何元素
2.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2.1.1投影法及其分类
2.1.2正投影法的投影特性
2.2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2.3点、线、面的投影
2.3.1点的投影
2.3.2直线的投影及其投影规律
2.3.3平面的投影
2.3.4平面内的点与直线
任务三表达基本体
3.1立体及其表面上的点
3.1.1平面立体及其表面上的点
3.1.2回转体及其表面上的点
3.2平面截切立体
3.2.1平面截切平面立体
3.2.2平面截切回转体
3.3表达相贯体
3.3.1相贯线的作图方法
3.3.2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3.3.3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3.3.4复合相贯线
任务四表达组合体
4.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与表面连接关系
4.1.1组合形式
4.1.2表面连接关系
4.2表达组合体的方法和步骤
4.2.1组合体结构分析及其分类
4.2.2确定组合体表达方案
4.2.3画组合体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4.3表达组合体的大小
4.3.1组合体尺寸的类型
4.3.2标注组合体尺寸应注意的事项
4.3.3组合体尺寸的标注
4.4识读组合体图样
任务五表达组合体的立体图
5.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5.2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5.3斜二轴测图
5.4轴测图的选择
任务六复杂零件的形体表达
6.1表达机件外部结构
6.1.1基本视图的定义及画法
6.1.2向视图
6.1.3表达机件局部结构
6.1.4表达机件上的倾斜结构
6.2表达机件内部结构
6.2.1剖视图的基本概念
6.2.2剖视图的种类及画法
6.2.3剖视图其他规定画法
6.3表达机件断面形状
6.3.1断面图的基本概念
6.3.2断面图的种类及画法
6.4表达机件上的细微结构、简化画法
6.4.1表达机件上的细微结构
6.4.2简化画法
6.5综合应用示例
任务七表达连接、传动等类零件
7.1表达连接类零件
7.1.1螺纹
7.1.2表达螺纹紧固件
7.1.3销连接画法
7.2表达传动类零件
7.2.1表达齿轮
7.2.2表达键
7.3表达滚动轴承
7.4表达弹簧
任务八表达一般零件
8.1零件图的作用及内容
8.2确定零件的表达方案
8.2.1视图选择的原则
8.2.2典型零件的表达分析
8.3标注零件尺寸
8.4表达零件的工艺结构
8.5表达零件技术要求
8.5.1表面结构
8.5.2尺寸公差与配合
8.5.3几何公差
8.6识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8.7零件测绘
8.7.1画零件草图的方法和步骤
8.7.2常用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任务九表达机械设备
9.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9.2部件的表达方法
9.2.1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9.2.2装配图的特殊画法
9.2.3确定部件的表达方案
9.3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表达装配技术
要求
9.3.1装配图中应标注的尺寸种类
9.3.2表达装配技术要求
9.4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和标题栏
9.4.1图样中零件序号的编写
9.4.2零件明细栏和标题栏
9.5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9.6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9.7识读装配图
9.7.1读装配图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9.7.2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9.7.3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任务十表达焊接件*
10.1概述
10.2焊缝的表示法
10.2.1焊缝的图示法
10.2.2焊缝符号表示法
10.2.3焊缝的尺寸符号及标注原则
任务十一了解国外制图标准*
11.1国外机械制图基础
11.2国外标准中图样画法的基本规定
11.3美国制图标准中的尺寸与公差
标注
附录
附录A螺纹与螺纹紧固件
附录B螺纹紧固件
附录C键
附录D销
附录E滚动轴承
附录F标准结构
附录G标准公差值
参考文献
莺飞草长三月天。因为忙碌,未迎莺赏绿,但终于在教育部所要求的数月时间里完成了新编《机械制图》教材和配套习题集的编写、相关生产视频的拍摄等工作。感谢湖南长庆机电科教有限公司、武汉市精华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本书的编写思路还得到了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肯定和鼓励,在此表示感谢!
本教材参照教育部《高职高专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机械类专业)》,以“实用为主、能力够用”为原则编写。编写前主编全面分析了近10年高职高专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与不足,并结合自己的教学改革成果,设计了本教材的编写思路。本教材具有如下特色:
1 综合传统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的优点,并扬长避短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是理论体系完整,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分离;项目教学法的优点是面向工作过程,学用结合紧密,但以点带面,学科体系易支离。本教材的编写综合了这两种教学法的优点,在保持完整学科体系的前提下,以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表达作为工作项目展开教学,以其中的各项具体表达需求作为学习任务。减速器中的主要零件及连接画法,一部分在教材中作为实例出现,另一部分在配套《机械制图习题集》中作为训练题出现,学习的过程即为减速器项目被不断表达的过程,实现了“学习紧扣任务,任务关联项目”的学习模式。教材与习题集配套使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操作性很强。在实际使用中,教师可根据学校条件、生源特点,在本教材的基础上灵活地采用项目教学法或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2 将有效的认知思维全面引入教材比较是确定对象间异同的一种逻辑思维。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清晰地理解事物的本质。而正误对比,由于反差大,对比鲜明,更可产生顿悟的效果,是一种卓有成效的认知思维。本教材结合主编“基于正误对比模式全面提高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研究成果,针对“机械制图”课程中的认知难点,较为全面地采用了正误对比图例,可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3 零件生产实景、零件实物照引入教材,增强感性认识教材较多地采用了零件、标准件的实物照片;此外编者拍摄了典型零件真实加工的视频并放入电子教材中,能把生产实景引入教学。这些都有助于在教学中增强感性认识,启蒙学生对机械生产的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零件图、装配图等内容的学习任务。
4 定义新术语,细节创新本教材在组合体一章中定义了三个新术语:已知结构、中间结构、连接结构。这些术语与绘制平面图形中的已知线段、中间线段、连接线段对应。做到组合体形体组成分析透彻,画图思路清晰,先后顺序准确。
5 相对系统地介绍了国外机械制图相关标准本教材中设有“了解国外制图标准”的学习任务,相对系统地介绍了世界主要制造国家的制图标准,可帮助学生快速识读国外机械图样,适应技术交流国际化的需要。
本教材是一本系统性、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机械类、近机械类各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普通高等学校及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选用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教材由湖北工业大学余晓琴构思和策划。余晓琴、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杨晓红任主编,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李奉香,湖北工业大学游颖、魏兵,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雪红任副主编。引言、任务4 1、4 2、任务五、任务8 1、8 2、8 3、8 7由余晓琴编写;任务一由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雪红、何中胜编写;任务二、任务7 4、任务9 1、9 3、9 4由杨晓红编写;任务三由湖北工业大学吴晓明、杨怀玉、李克勤编写;任务4 3、4 4由湖北工业大学邬述晖编写;任务六由李奉香、公安海警学院卫静、赵慧娟编写;任务7 1、7 2、7 3由湖北工业大学李奕、马志艳、余晓琴编写;任务8 4、8 5、8 6由武汉理工大学付凤岚、王宇宁编写;任务9 2、9 5、9 6由湖北工业大学魏兵编写;9 7由余晓琴、李奉香编写;任务十由王雪红、余晓琴编写;任务十一、附录由游颖、余晓琴编写。典型零件生产视频的拍摄由余晓琴、杨晓红完成;正误对比图例由余晓琴、邬述晖、杨怀玉、吴晓明完成;立体造型由湖北工业大学10级包装工程1班谢忆文同学完成。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也由于规划教材从立项到完成交稿的时间很紧,作为新编《机械制图》教材,绘图工作又耗时过多,因此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编者在此真诚地欢迎同行和专家们不吝指正,预谢为敬!联系邮箱:whyuxiaoqin@163.com。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