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动态评价及发展趋势》以区域创新体系和综合评价相关理论为指导,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分解为实力、效率和潜力,建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动态评价方法和动态组合评价方法,同时开发了动态组合评价计算机支持系统,对中国省域自主创新能力(实力、效率、潜力的综合能力和分项能力)进行动态组合评价和比较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相关决策部门制定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扶持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从事区域创新能力和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的专家、学者及有兴趣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广大学生;各级政府和科技管理部门的管理决策者;各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科技中介组织管理者。
第一章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第一节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创新理论之父、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 阿罗斯 熊彼特(JASchumpeter)于1912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勇敢地批判了当时主流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是静态的、均衡的观念,打破了当时传统的静态分析的方法,首次向人们昭示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熊彼特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为创新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技术创新理论发展史上,甚至在整个经济学说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尽管熊彼特在世时其理论并不为主流经济学家们所接受,但其创新理论的主要观点却为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实。熊彼特去世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区域技术创新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许多学者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将研究不断深化。研究过程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以美国为中心,在“新熊彼特学派”旗帜下,一批学者从不同角度针对熊彼特所提出的许多假说进行实证分析和解说,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新技术推广、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等;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向综合方向发展,并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技术创新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相结合,学术界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对技术创新的主体、区域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来源、区域技术创新的阻力机制和环境因素、技术创新的扩散等问题,以及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展开了深入研究,同时更注重研究成果对区域社会经济技术活动的指导作用,注重通过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而促使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尽管目前该理论尚不完全成熟,但是由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它对于推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提升区域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政界的普遍关注(曲永义,2010)。
由于区域技术创新涉及区域发展中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所以很多经济理论和流派都涉及技术创新问题。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和理论流派主要有经济成长阶段论、技术创新系统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创新环境理论、区域技术集群创新理论、三螺旋理论等。经济成长阶段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技术创新在区域产业成长各个阶段中的作用的描述,经济成长阶段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技术创新系统理论主要是对区域技术、经济、政治等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研究,其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弗里曼和美国学者纳尔逊,以及英国威尔士卡迪夫大学的库克,它包括产业创新系统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国际创新系统理论,库克教授对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较早和较全面的理论及实证研究。梯度转移理论是在技术差距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技术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转移扩散问题。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 佩鲁首次提出增长极概念,提出了非均衡增长观点的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创新能力较强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创新环境理论最先是由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的学者们在研究欧洲高新产业区的过程中,基于对当地和区域经济发展中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的洞察和理论思考提出的概念。创新环境理论认为,产业的本地化包括提升整个区域的技术和专业化水平,提供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增加辅助的贸易和专业化服务,满足众多公司的需求,为采用更加专业化的机构创造条件。相对于马歇尔强调企业家个人主义的自由发展而反对政府干预的倾向,创新环境理论则更强调产业区内创新主体企业的集体效率,强调企业创新行为的协同作用。企业聚集使大家可以共享单个企业无法实现的大规模生产和技术及组织创新的好处。20世纪70~80年代以来,一些新的经济聚集现象特别是同类产业的空间聚集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及意大利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一批飞速发展的产业集聚区,在这些地区,生产同样类型产品的企业聚集在一起,网络式合作中不断产生的创新动力,促进这些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波特、克鲁格曼、哈里森、斯卓坡、朗赤、梅季布姆等对区域技术创新集群出现的原因和地域特征进行了理论探讨(曲永义,2010)。
技术创新系统理论研究备受学术界关注,自“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NIS)这一概念提出以后(Freeman,1987;Nelson,1993),区域创新体系(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RIS)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后被提出来(Cooke,1996),区域创新体系更具实践性和操作性,受到学术界更多的关注。陈国宏等(2008)认为创新体系的研究遵循这样一条历史主线:熊彼特创新思想—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发展受到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演化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等众多理论的影响。学术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区域创新体系开展研究: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区域创新体系的过程及区域创新体系的评价。
刘友金(2001)、阿希姆(Asheim和Isaksen,2002)、黄鲁成(2002)和柳卸林(2003)等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进行定义,综合上述学者的定义,可以认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主要创新单元;第二,强调地方根植性和地方特色;第三,创新不仅来自各要素内部,更取决于不同要素之间通过频繁互动、密切联系形成一个社会创新系统,实现协同创新,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组织系统;第四,强调制度因素及政府在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区域创新体系结构研究是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Autio(1998)从功能性角度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分析,认为功能性区域创新系统内都存在两个关键的子系统:一是知识运用和开发子系统,客户和供应商围绕生产企业组成纵向网络,合作者和竞争者则构成生产企业的横向网络,知识在这个以生产企业为中心的纵横交错的网络系统中得到运用和融合;二是知识产生和扩散子系统,知识主要在公共组织,如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中产生,通过技术转移机构、劳动中介机构及支持创新的其他区域机构得到扩散和传播。这两个子系统之间通过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本等要素流动来相互作用。当然,区域创新系统并不是封闭的,它与国家创新系统政策和机构,以及国际政策和机构等外部环境也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潘德均(2001)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创新技术扩散系统三个主体系统,以及创新人才培育系统、政策与管理系统、社会支撑服务系统三个支撑体系。
刘斌(2003)则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由行为主体、行为主体之间的运行机制、创新环境组成。企业、大学、研究院所、政府是创新体系的四个执行主体;四者之间有双向联系,知识库、创新政策是外部环境。
Stefan Kuhimann(2004)在对欧洲部分地区和德国的区域创新政策进行评价时,根据制度学和演化论等理论也提出了一个区域创新系统的模型。在模型中,区域创新系统由区域政治系统、区域教育和研究系统、区域产业系统及区域创新环境(包括区域制度环境、区域基础设施和需求)构成,这四个部分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创新系统的不断演进和发展。
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条件,区域创新体系结构研究是区域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基础。“创新能力”“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在学术界、政界和企业界备受关注。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创新能力则是科学技术竞争的核心。2004年年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召开成员国科技部长会议,讨论21世纪科技创新政策所面临的重要挑战。2004年3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科技部长会议在新西兰召开,会议主题为“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APEC地区可持续发展”。许多国家或地区也针对增强创新能力的需求,或召开会议,或发表报告和文件,或出台政策措施与法规。美国、日本、欧洲、韩国各国(地区)应对挑战,先后提出面向21世纪强化自主创新的科技发展理念,并制定了科技发展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立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这意味着中央高层近年来一再强调的“自主创新”将由理念层面上升至运筹层面,并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进行部署实施。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也都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也都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列入“十二五”规划。
原国务委员陈至立在 2005 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讲话中指出自主创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加强原始创新,在科学技术领域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重大的技术发明;二是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要在广泛吸收全球科学成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其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在较高起点上实现科技与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自主创新不能封闭起来进行,而应开展广泛的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完善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机制,充分利用人类共同的科技成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既缩短了创新时间,又相对降低了创新风险。从区域层面来讲,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或国内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先进技术(购买国内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借鉴进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陈至立,2005)。
自主创新能力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对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衡量,一直是学术界、政界和企业界所关注的问题。技术创新过程的性质特点,决定着我们无法直接衡量自主创新能力。但是,可以采用一些替代性指标来反映技术创新活动。目前存在许多不同的测度指标,在技术创新研究中,许多经济学家喜欢使用 R&D、专利等指标。R&D 指标侧重于从投入方面测度技术创新,通常包括 R&D 经费总量、R&D 经费强度、R&D 人员数量;专利指标关注的是技术创新的产出。
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是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竞争力研究机构。世界经济论坛每年出版的《世界竞争力年鉴》,通过三个层次的评价指标(第一层次8个指标,第二层次47个指标,第三层次290个指标),对定量指标通过排名来处理,对定性指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处理;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每年出版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对世界主要国家的竞争力进行排序,其中科技国际竞争力评价涉及26个指标。世界经济论坛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很庞大,采集数据工作量很大、较难。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3a)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认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主要由以下五个要素构成: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9)对评价指标体系做了小调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全面,同时考虑了实力、效率和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