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城市群视野下的大学群发展新论》是在作者的北航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
大学群是“化整为零,集零为整”的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策略。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城市群视野下的大学群发展新论》论述了城市群与大学群发展的关系,大学群运行的原理、发展策略和环境、机遇等。大学群功能匹配化发展核心是大学群与城市群功能“三环”匹配发展,互动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促进大学与城市群社会机构间的高等教育资源高效流动,同城化发展目的在于促进跨省大学群均质发展,开放化发展目的是促使大学群以全球化、信息化状态合作与竞争发展。最终形成了“大学群发展政策的4+4框架”,这一框架有基本的系统性、概括性和组合性特点,对大学群发展有一定参考意义。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城市群视野下的大学群发展新论》选题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处于最前沿的重大问题。这个命题——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被确定为国家中长期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战略主题。
本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大课题“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研究成果之一。
本研究有较大的学术创新,获得北大、清华、北师大、北航教育学方教授的认可。
城市群是综合国力的核心引擎,城市群地域大学群是国家高等教育的主体,城市群与大学群有耦合发展特点。在非资源型经济逐步强盛时代,大学群对城市群的核心竞争力有无可替代的支撑作用,这是城市群地域大学群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价值组成部分。对我国来说,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大背景下,城市群正在广泛地孕育着一体化发展趋势,正在改变着我国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社会综合发展版图,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所以,要进一步做强城市群需要优先考虑做强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需要强有力的高等教育支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及时而明确地提出了“科教强国”的新目标——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可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工作抓手是什么呢?做强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可以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路径之一。大学群与城市群耦合集聚-溢出,辐射带动东中西部整体发展,从地缘战略上打造多极化,多轮驱动的“小极化,大均衡”的创新发展战略格局,通过城市群大学集群发展尽快缩小东中西部差距,加速我国从大国向强国整体跨越。做强城市群地域大学群还有助于部分地打破我国各省当前高等教育“割据发展”的局面,促进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整合、优势和特色化发展,这对21世纪我国城市群崛起格外重要,也是“化整为零,集零为整”的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策略。城市群地域大学群一般由核心圈层、辐射圈层和散射圈层构成。要做强大学群,使大学群与城市群共生发展,需要城市群地域大学群从自然集合体状态转变为组织共同体发展状态。一方面,同一城市群大学因为同地域、同文化和同历史等原因,与其他地域的大学相比,同一城市群的大学更具有交流便捷和地缘凝聚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城市群视野下的大学群发展新论的基础;另一方面,城市群地域大学群组织化发展需要政府、大学和城市群精英等多方努力。城市群地域大学群的发展组织有多样性,一般可分为官方、半官方、非官方和混合模式等,大学群的组织建设有助于政策制定和实施,大学群发展政策的制定实施又会反过来推动大学群的组织完善。城市群地域大学群运行主要有整体系统性、多重使命性、功能匹配渐近性、资源密集流动性、空间溢出衰减性和共同利益性等特征。任何一个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发展都肩负着国家与国际发展使命、城市群地方发展使命和大学个性化发展使命,只是这“四项使命”在不同城市群的大学群身上表现的结构和水平不同而已,当然对不同大学来说表现的结构和水平更不同。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发展需要保持“四项使命”协调有序发展。而大学群高等教育资源流动的内循环与内外循环两个系统关系对大学群“四项使命”协调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功能匹配化、互动化、同城化和开放化发展是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四个发展政策设计维度,也是大学群四维发展目标,但“四项使命协调发展”是大学群发展政策的总目标,“四维政策”组合螺旋推动大学群“四项使命”协调发展。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功能匹配化发展的核心是大学群与城市群功能“三环”匹配发展,互动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促进大学与城市群社会机构间的高等教育资源高效流动,同城化发展目的在于促进跨省大学群均质发展,开放化发展目的是促使大学群以全球化、信息化状态合作与竞争发展。最终形成了“大学群发展政策的4+4设计框架”,这一框架有基本的系统性、概括性和组合性特点,对城市群地域大学群现实管理发展有一定参考意义。
刘祖良,男,汉族,博士,1969年生,2012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师从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教授。
读博期间,在《中国高教研究》上发表论文4篇,在《中国高等教育》上发表论文1篇,在《教育理论与实践》发表论文1篇,在《北航社科学报》发表论文2篇,在《当代教育论坛》、《现代教育管理》、《学术论坛》上各发表论文1篇,其中,还有2篇文章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收录。其博士论文的全文摘要被南京大学冒荣教授推荐发表在《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第5期上。
第一章 导 言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国内外大学群研究现状
二、本研究对大学群的关注点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背景与指导思想
三、研究定位与方法
本章核心结论
第二章 城市群:综合国力的多极动力引擎
第一节 对城市群现实与未来发展的判断
一、世界城市群的普遍发展
二、21世纪我国城市群发展脚步加快
第二节 城市群是引领国家现代发展的地域中心
一、城市群对国民经济有引擎作用
二、城市群对科技文化有引擎作用
本章核心结论
第三章 大学群:综合国力的多极智力引擎
第一节 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有核心作用
一、城市群地域大学群是国家高等教育资源的规模主体
二、城市群地域大学群是国家高等教育资源的质量主体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城市群视野下的大学群发展新论
三、大学群是国家高等教育资源的流动中心
第二节 大学群与城市群的耦合集聚-溢出发展关系
一、大学群与城市群集聚-溢出效益耦合倍增
二、从大学群与城市群多极耦合集聚-溢出到整体强国
第三节 大学群与城市群耦合集聚-溢出发展的表现形式
一、大学群与城市群共生发展
二、大学群与主体功能区共生发展
第四节 我国大学群与城市群的耦合集聚-溢出发展
一、我国城市群地域大学群的宏观区域分布
二、我国17个大学群与城市群多极化耦合集聚-溢出格局
本章核心结论
第四章 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发展的基本途径
第一节 城市群地域大学群从自然集合体向组织共同体的转变
一、我国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发展形成的历史原因
二、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发展组织形成的推动力
第二节 大学群发展组织的基本模式类型
一、政府垂直管理模式
二、政府联合管理模式
三、非政府联盟模式
四、多元混合组织模式
第三节 我国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发展组织的建设
一、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和组织作用
二、密切配合我国城市群快速发展大势
三、保持多样化的大学群组织生态
本章核心结论
第五章 大学群发展政策目标与政策框架
第一节 城市群地域大学群运行特征与政策方向
一、整体系统性与大学群有组织地共同发展
二、多重使命性与大学群四项使命协调发展
三、功能匹配渐近性与大学群的城市群地方化发展
四、资源密集流动性与大学群加强社会互动发展
五、空间溢出衰减性与城市群区域开发
第二节 国外大学群发展经验及政策
一、大学群与城市群积极关联发展
二、发达国家积极推动大学群与城市群合作
第三节 国内大学群发展经验及政策问题
一、我国大学群与城市群相适应发展关系越来越强
二、我国城市群地域大学群的未来发展趋势及相关的政策问题
第四节 大学群发展政策设计的“4+4框架”
一、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发展政策的总目标:四项使命协调发展
二、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发展政策的总框架:四维政策组合螺旋
三、四项使命协调发展与四维政策组合螺旋的衔接
第五节 大学群发展政策的组合作用
一、大学群政策工具的组合方式
二、大学群政策组合的比较优势
本章核心结论
第六章 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功能匹配化发展
第一节 大学群与城市群功能的“三环”匹配
一、大学群与城市群的功能
二、大学群与城市群功能的“三环”匹配
三、 “三环”功能匹配的层次关系
第二节 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功能匹配化发展的调控
一、大学群功能匹配化发展的内部调控
二、大学群功能匹配化发展的外部调控
第三节 对我国大学群功能匹配化发展的政策展望
一、我国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功能匹配化发展的处境
二、我国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功能匹配化发展的对策
本章核心结论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城市群视野下的大学群发展新论
第七章 城市群地域大学群互动化发展
第一节 城市群地域大学群互动化发展对我国的紧迫意义
一、强化竞争,提升城市群中小企业生命力
二、推动创新,驱动我国内需与外销“双轮”并进
三、提高生产力,扭转我国人口抚养比增大的不利局面
四、高等教育地方化,推动城市群全面发展
第二节 提高大学群与城市群互动速率
一、城市群地域大学群互动化发展的对象
二、城市群地域大学群互动化发展方式
三、城市群地域大学群互动化发展的推动力
四、城市群地域大学群互动化发展的主要阻力
第三节 城市群地域大学群互动化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增益性
二、需求性
三、近邻性
四、累积性
第四节 对我国城市群地域大学群互动化发展的政策展望
一、对部分项目基金增加校企合作的强制性规定
二、修改相关法律来激励企业主动与大学合作
三、鼓励和调动民间资本积极进行创投融资
本章核心结论
第八章 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同城化发展
第一节 同城化发展是大学集群崛起的重要路径
一、世界区域发展带动大学群同城化发展
二、全球化竞争与合作推动大学群同城化发展
三、 “合工时代”要求城市群大学同城化集群发展
四、同城化发展有利于打破我国高等教育“块块分割”的格局
第二节 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同城化发展目标:均质发展
一、城市群地域大学群自然集合体的均质与非均质性
二、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同城化均质发展方式
第三节 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同城化发展动力与调解因素
一、大学群同城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同城化发展的主要阻力
三、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同城化发展的调节因素
四、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同城化发展的调节原则
第四节 对我国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同城化发展的政策展望
一、建立“大学群联盟发展指导机构”试点
二、设立“一站式”大学群创新服务中心的试点
三、建立城市群与大学群发展状况统计机制
本章核心结论
第九章 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开放化发展
第一节 大学群开放发展的核心特点:多元合作与竞争
一、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开放化发展的基本目标
二、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开放化发展的高级目标
第二节 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内外开放发展的辩证关系
一、内开放发展与外开放化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大学群内外开放化发展效益在不同大学身上的不同表现
三、内外开放发展关系对我国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发展的意义
第三节 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内外开放发展的管理战略
一、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开放化发展的硬件环境建设
二、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开放化发展的软件环境建设
第四节 研究型与应用型大学的开放化发展职能
一、研究型与应用型大学互补发展
二、提高研究型大学与应用型大学开放化发展效率
第五节 对我国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开放化发展的政策展望
一、对领军大学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调整
二、大学群设立“专业发展状况咨询专家委员会”
三、内陆边疆大学群实施“引领国际区域发展”战略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城市群视野下的大学群发展新论
本章核心结论
第十章 大学群发展评价的初步设计
第一节 大学群四项使命协调发展状况评价
一、操作指标
二、四项使命发展的单项分析与评价
三、四项使命角色定位状况的分析评价
四、四项使命综合发展状况的分析评价
第二节 大学群“四维政策”发展状况评价
一、大学群功能匹配化发展水平分析评价
二、大学群互动化发展水平分析评价
三、大学群同城化发展水平分析评价
四、大学群开放化发展水平分析评价
本章核心结论
第十一章 结论与展望
一、全书核心思想
二、对我国城市群地域大学群发展政策的建议
三、本研究的创新点
四、对本研究的下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