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课题“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治理模式及其实施研究”的成果,作者在已有研究成功的基础上,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更为投入,更为系统的研究。从会计信息产生过程入手,根据产生原因的不同,介绍了会计信息失真的“三分法”。
吴联生,男,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现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系副主任、副教授;目前主要研究会计规则与会计行为、审计安排与审计市场以及财务行为与资本市场等;1996年以来,已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等国内权威期刊以及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第一章 会计信息价值与会计信息失真结构
一、合作投资与会计信息需求
二、会计信息的价值:经验证据
三、会计信息失真“三分法”的提出
四、小结
第二章 会计域秩序与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
一、会计规则和会计域秩序的关系:博弈制度论视角
二、会计域秩序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动态过程
三、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的客观存在:知识的相对性与理性的有限性
四、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的证据及我国现状分析
五、提高会计规则质量:美国经验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六、我国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的治理方案
七、小结
第三章 信息不对称与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
一、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客观存在的理论分析
二、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证据及我国现状分析
三、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责任安排
四、有效会计监管实施的策略
五、政府审计质量的保持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