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来电: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从毛主席、党中央在西柏坡发出的数百封电报这一特殊视角,来透视全国解放前夜的一系列重大事件、重大战役、重要人物与西柏坡的渊源,重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伟大历程,展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电报谈兵、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信念、智慧、意志和风采。作者历时两年,行程两万多公里,采访了数百位历史见证人、亲历者和专家学者,到中央档案馆查阅了大量资料,复制、复印了一批那段历史时期的电报文稿,其中有许多珍贵的电报原文及图片为第一次以图书出版的形式与读者见面。书稿以珍贵的电报为主线,辅以一定的历史图片,再现了“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的事件和人物。
以电报为视角再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实为《西柏坡来电: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最大特色与亮点。
《西柏坡来电: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是一部生动的三年解放战争史,是一部鸿篇巨制。万凯、赵新月、安振国、刘伟、黄韧宗等从毛主席、党中央在西柏坡发出的数百封电报这个特殊的视角,来透视全国解放前夜的一系列重大事件、重大战役、重要人物与西柏坡的渊源,重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伟大历程,展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电报谈兵、决胜千里的信念、智慧、意志和风采。
[引言]
电报谈兵:风云际会小山村
[决战前夜]
01 土地改革:地动山摇喜翻身
02 统一财经:青砖灰楼记春秋
03 围点打援:神兵闪击清风店
04 石破天惊:攻坚战术开新颜
05 斗胆直陈:粟裕陈情缓渡江
06 豫东之战:中原战局谋新篇
07 智取孤城:刀劈三关克襄樊
08 九月会议:组织决战总动员
09 谋取济南:攻城打援点爱将
10 泉城亮剑:国共决战试锋芒
[辽沈战役]
01 关门打狗:战锦方为大问题
02 塔山之谜:利剑抵挡百万兵
03 兵临城下:长春城头飘义旗
04 黑山阻击:血战力挫廖耀湘
05 十面埋伏:天罗地网缚蛟龙
06 落日孤城:兵取沈阳如探囊
07 解放营口:乘胜追击补失招
[淮海战役]
01 淮海论兵:排兵布阵谋决战
02 碾庄血战:华野全歼黄百韬
03 孤军深入:黄维被阻浍河岸
04 乘势围歼:黄维覆灭双堆集
05 决胜淮海:中原鏖战虎啸天
[平津战役]
01 平绥绝路:王牌覆灭新保安
02 围攻张垣:长蛇阵上打龙尾
03 攻克津门:主力会师金汤桥
04 北平和谈:皇城根下谋共识
05 古都新生:倾城欢呼迎解放
[政体奠基]
01 开基创制:政体奠基新中国
02 "五一口号":登高一呼齐响应
03 众星拱北:群贤齐聚解放区
04 情动浦江:宋庆龄命驾北上
[日出东方]
01 空城新计:一纸电文退敌兵
02 特殊卫队:寂静战场显神威
03 师生对决:兵戎相见太原城
04 进京赶考:以史为鉴警钟鸣
05 天堑摊牌:宜将剩勇追穷寇
06 天翻地覆:百万雄师过大江
[参考文献]
电报谈兵:风云际会小山村
太行东麓汇群英,运筹帷幄费思中。
电报谈兵扫寰宇,雄韬伟略万世功。
坐落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相对称布局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不仅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历史博物馆,也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更是一座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区陈列的一千多件珍贵文物中,一台只有鞋盒般大小的便携式发报机特别引人注目。
这台发报机被装在一个木匣里,发报机的仪表盘为白色,外面的玻璃罩已有裂痕,频率调节旋钮也已锈迹斑斑。正是这台看似普通的发报机曾经在解放战争时期,一直伴随着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机关。它见证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的沟沟壑壑,见证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硝烟战火,更见证过新中国成立前西柏坡无数个不眠之夜的阑珊灯火,为此,这台发报机被人们赞誉为“功勋发报机”。它被收藏以前最后工作和战斗的地方,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