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部分 规律探讨与战略意义
第一章 城市国际化的基本内涵与规律探讨/003
第一节 城市国际化的内涵、类型与功能/003
第二节 城市国际化的规律探讨与趋势分析/012
第三节 工业时代与后工业化阶段的国际化城市/019
第二章 国际化港口城市的典型案例分析与借鉴/024
第一节 韩国仁川、日本横滨:重点借鉴与首都的分工合作/024
第二节 荷兰鹿特丹、阿姆斯特丹:重点借鉴港口城市的发展之路/028
第三节 香港、新加坡:重点借鉴自由贸易港的政策环境/033
第四节 浦东新区、深圳:重点借鉴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040
第三章 提升滨海新区国际化水平的宏观背景与战略意义/046
第一节 全球视角:城市国际化浪潮席卷全球/046
第二节 国家视角:我国已进入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全新探索阶段/047
第三节 区域视角:京津冀全力建设世界城市和更具全球影响力的城市群/048
第四节 新区视角:提升国际化水平有利于国家战略和新区目标的实现/049
目录
第一部分 规律探讨与战略意义
第一章 城市国际化的基本内涵与规律探讨/003
第一节 城市国际化的内涵、类型与功能/003
第二节 城市国际化的规律探讨与趋势分析/012
第三节 工业时代与后工业化阶段的国际化城市/019
第二章 国际化港口城市的典型案例分析与借鉴/024
第一节 韩国仁川、日本横滨:重点借鉴与首都的分工合作/024
第二节 荷兰鹿特丹、阿姆斯特丹:重点借鉴港口城市的发展之路/028
第三节 香港、新加坡:重点借鉴自由贸易港的政策环境/033
第四节 浦东新区、深圳:重点借鉴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040
第三章 提升滨海新区国际化水平的宏观背景与战略意义/046
第一节 全球视角:城市国际化浪潮席卷全球/046
第二节 国家视角:我国已进入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全新探索阶段/047
第三节 区域视角:京津冀全力建设世界城市和更具全球影响力的城市群/048
第四节 新区视角:提升国际化水平有利于国家战略和新区目标的实现/049
第二部分 评价标准与实证分析
第四章 滨海新区国际化的评价标准与实证分析/057
第一节 评价指标:影响较大的几种评价模式/057
第二节 体系构建:两种指标体系纵横结合/062
第三节 实证分析:阶段判断与水平衡量/066
第四节 差距问题:硬实力与软环境/084
第五章 提升滨海新区国际化水平的目标、思路与突破口/088
第一节 目标定位/088
第二节 发展思路/095
第三节 突破口选择/100
第三部分 路径探讨与战略重点
第六章 从科技创新入手打造国际性研发基地和高端产业聚集区/105
第一节 国际性研发基地和高端产业聚集区是国际化城市的重要功能和支撑/105
第二节 滨海新区的国际性研发基地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已初见成效/108
第三节 建设国际性研发基地和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基本思路与路径/111
第七章 从提升服务功能入手构建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120
第一节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是建设国际化港口城市的核心战略/120
第二节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基础、优势与挑战/124
第三节 从完善服务功能入手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128
第八章 从体制环境入手打造国际人才高地和高端要素聚集地/138
第一节 建设国际化城市需要提升国际高端要素聚集能力/138
第二节 聚集国际高端要素需要营造适宜的制度政策文化环境/140
第三节 从完善体制环境入手打造国际人才高地和高端要素聚集地/142
第九章 从国际接轨入手向国际自由经济区迈进/150
第一节 由自由贸易区到国际自由经济区——将城市国际化推向深入/150
第二节 滨海新区自由贸易区的各项能力和水平测度/154
第三节 借鉴国际管理模式分阶段建设国际自由经济区/162
第十章 从低碳发展入手建设国际性生态宜居新城/168
第一节 低碳发展的时代背景/168
第二节 天津滨海新区绿色宜居城市的低碳目标/173
第三节 滨海新区低碳发展的主要思路及策略/177
第四节 建设低碳绿色宜居新城的重点区域及政策建议/184
附录一 滨海新区遥感影像图、于家堡遥感影像图/194
附录二 借鉴国际大都市的成功经验,建设节约型低碳新城/195
参考文献/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