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到底是谁;如何对他人和环境做出思考和反应;如何才能最好地了解自己;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实现期望的目标……为什么有人如此悲观和消沉,甚至抑郁自杀,也有人面对压力和失败却能如此乐观,坚韧不屈?什么是自尊?为什么我看待世界的方式与别人迥异?自我研究已经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中心主题。布朗夫妇在《自我》中回答了这些问题,他们对复杂思想的表述通俗易懂,全书读来轻松有趣,生动活泼。
《自我》综合了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材料新颖,研究严谨,科学理论结合研究实践,表述方式引人入胜。《自我》详细阐述了与自我有关的概念与理论,如自尊、自我调节、自我监控、自我中心的偏差、刻板印象、认知失调,甚至文化对自我概念的塑造等内容。剖析了这些概念的变化历程和社会心理学中自我研究的价值。作者对研究报告精挑细选,跨越了多个学科领域,旨在阐明自我概念和诸多有趣现象的关系。不论读者的知识背景和专业水平如何,都能从这本书获得重要的信息。
心理活动的方方面面都与人的自我意识有关,如果不能透彻地理解自我,我们就不可能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人类行为。本书的对象是心理学、社会学和其他领域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本书还可以作为社会心理学的辅助材料或者作为自我的专题课教材。而普通读者读完本书后都有助于自我发现和自我认识。
我自己到底是谁;如何对他人和环境做出思考和反应;如何才能最好地了解自己;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实现期望的目标……为什么有人如此悲观和消沉,甚至抑郁自杀,也有人面对压力和失败却能如此乐观,坚韧不屈?什么是自尊?为什么我看待世界的方式与别人迥异?自我研究已经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中心主题。布朗夫妇在《自我》中回答了这些问题,他们对复杂思想的表述通俗易懂,全书读来轻松有趣,生动活泼。 自我一直是心理学历史上最为关注的研究课题。《自我》综合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关于自我的知识,既有哲理性思辨,又有实证性研究,论述生动,启发思考。只有仔细研读《自我》,才可能更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人类行为。《自我》第二版除了对原有译文精心修订外,两位作者还特别增添了社会心理学近10年对自我最新的研究结果和理论。
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和感知,在心理学界引起充分的关注,鲜有课题能与此比拟。几百年以来,人们都在思考自我认识和感知是如何发展的,自我认知对行为有何主导作用,如何才能改变自我认知,让人们更加幸福和满足。许多心理学的学生同样对这些主题感兴趣。不幸的是,他们的好奇心并不能在传统的课程中得到满足。他们没有学到关于自我的知识,学到的反而是很多孤立的细节和零散的片段,他们只能靠自己将这些支离破碎的知识拼凑成一个整体。
本书试图填补这一空白。它的主题是心理学的自我研究,主要是人们认识和感知自己的方式。我认为这是一本独特的著作,关于自我的专著不少,但是类似的教科书却非常缺乏,这的确令人遗憾。自我的研究对很多学者都有意义。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家显然特别关注自我,但是,发展、认知、动机和临床心理学家的研究也都会涉及自我这一主题。自我也是社会学、哲学和人类学的热门主题。本书将回顾这些不同领域的研究结果,将它们整合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本书的对象是心理学、社会学和相关领域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尽量兼容并蓄,但不想使之成为自我的百科全书;通俗易懂,但不能过于简单。本书可以作为社会心理学的辅助读物或者自我的专业教材。
在过去的8年来,我一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自我这门课程,我很希望其他老师也能开发类似的课程。最后,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对研究自我的同行们有所裨益。
乔纳森·布朗(Jonathon D. Brown)
玛格丽特 布朗(Margaret A. Brown)
[美] 乔纳森·布朗(Jonathon D. Brown)
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1986年取得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他撰写和发表了大量研究自我的文章,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研究者总统奖。他当前的研究兴趣在于探索自尊对人们成功和失败所产生的影响。业余时间布朗喜欢打网球。
[美] 玛格丽特·布朗(Margaret A. Brown)
美国西雅图太平洋大学社会心理学副教授,本、硕、博均就读于华盛顿大学心理学系,2002年开始在西雅图太平洋大学任教至今。主要研究领域为亲社会行为、自我心理学、群际关系和偏见。她是乔纳森·布朗教授的夫人。
第1章 导言
第2章 自我的特点
第3章 寻求自我认识
第4章 自我的发展
第5章 从认知观点看自我
第6章 行为的自我调节
第7章 自我展示
第8章 自尊
第9章 抑郁
第10章 错觉与健康
三十年前我们着手写《自我》第一版时,人们要表现自我时还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万维网才刚刚诞生,没有人听说过脸谱(Facebook)或推特(Twitter),也不会把自拍照贴到照片分享软件Instagram(Instagram 是一款支持iOS、Windows Phone、Android 平台的移动应用,拥有极高的人气,允许用户在任何环境下抓拍下自己的生活记忆,一键分享至Instagram、Facebook、Twitter、Flickr、Tumblr、foursquare 或者新浪微博平台上。——译者注)上,不会在一些网站(如Pinterest)上展示他们的品味和偏好。今天的变化日新月异。只要借助互联网的触角,世界各地千千万万的人现在都能与天各一方的人分享自己的日常体验。随着新的站点和app 如雨后春笋般增长,人们自我表现的机会越来越多,每个月甚至每天都能公开自己的心情和体验,这种社会媒介的强大力量方兴未艾。
心理学对自我的研究也在发生类似的爆炸式的增长。专门研究自我的杂志在增多,每个月都会发表数十篇关于自我的文章和论文,其中充满令人兴奋的新发展和新见解。
这里我们要介绍近期自我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包括相关的三部分:(1)自我提升偏差;(2)自我表现的文化异同;(3)自尊与人们对成功和失败的情绪反应。因为书中详细介绍了每个主题的背景信息,所以我们可以略去研究的历史,介绍我们最新的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