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的研究成果。全书从中国隧道工程建设及其存在的施工地质灾害实际论述出发,分别论述了导致隧道施工塌方、泥石流、涌突水、涌突泥、涌突砂、瓦斯灾害的致灾构造的类型、构成、致灾模式及其处理,例析了典型隧道施工涌突水、涌突泥、涌突砂灾害,论述了隧道施工突水突泥灾害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本书对于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防控措施决策,实现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警和灾害防控,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绪论
第1章 中国隧道工程建设
1.1 公路隧道
1.2 铁路隧道
1.3 水工隧洞
第2章 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状况
2.1 围岩变形失稳塌方绪论
第1章 中国隧道工程建设
1.1 公路隧道
1.2 铁路隧道
1.3 水工隧洞
第2章 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状况
2.1 围岩变形失稳塌方
2.2 隧道涌、突水灾害
2.3 隧道涌、突泥灾害 绪论
第1章 中国隧道工程建设
1.1 公路隧道
1.2 铁路隧道
1.3 水工隧洞
第2章 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状况
2.1 围岩变形失稳塌方绪论
第1章 中国隧道工程建设
1.1 公路隧道
1.2 铁路隧道
1.3 水工隧洞
第2章 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状况
2.1 围岩变形失稳塌方
2.2 隧道涌、突水灾害
2.3 隧道涌、突泥灾害
2.4 隧道涌砂灾害
2.5 隧道洞内泥石流
2.6 地面塌陷及地表水源流失、枯竭
2.7 煤与瓦斯突出、爆炸
2.8 岩爆
第3章 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3.1 涌水与突水、涌泥与突泥相混淆
3.2 突水、突泥灾害规律研究
3.3 致灾构造(不良地质体)研究
3.4 突水、突泥灾害机理、治理研究
3.5 突水、突泥致灾构造预报特征研究
第4章 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发生条件及其成灾理论
4.1 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发生条件
4.2 隧道开挖工作面外存在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不良地质体——致灾构造
4.3 致灾构造未预报或预报出现误差甚至失败
4.4 无致灾构造超前预处理措施或措施不当或强度不足
4.5 隧道围岩初期支护未及时施工或初期支护存在质量问题
4.6 二次衬砌未及时施工或二次衬砌存在质量问题
4.7 施工爆破震动
4.8 隧道施工开挖工作面与致灾构造间岩(土)盘厚度不足
4.9 致灾构造地下水位上升及黏土含水率增大导致隔水、隔泥岩(土)盘被突破
4.10 隧道施工地质灾害成灾理论
第5章 隧道围岩变形失稳塌方致灾构造及其致灾模式与工程处理措施
5.1 围岩变形失稳塌方致灾构造基本概念
5.2 围岩失稳塌方致灾构造基本类型
5.3 隧道围岩塌方致灾构造致灾模式
5.4 隧道施工塌方致灾构造工程处理措施
第6章 隧道施工涌、突砂致灾构造及其致灾模式与工程处理措施
6.1 涌、突砂致灾构造基本概念
6.2 涌、突砂致灾构造基本类型
6.3 涌、突砂致灾构造致灾模式
6.4 隧道施工涌、突砂致灾构造工程处理措施
第7章 隧道施工洞内泥石流致灾构造及其致灾模式与工程处理措施
7.1 隧道洞内泥石流致灾构造基本概念
7.2 洞内泥石流致灾构造基本类型
7.3 洞内泥石流致灾构造致灾模式
7.4 隧道施工洞内泥石流致灾构造工程处理措施
第8章 瓦斯突出燃烧爆炸致灾构造及其致灾模式与工程处理措施
8.1 瓦斯突出燃烧爆炸致灾构造基本概念
8.2 瓦斯突出燃烧爆炸致灾构造
8.3 瓦斯突出燃烧爆炸致灾构造致灾模式
8.4 瓦斯突出燃烧爆炸致灾构造工程处理措施
第9章 隧道施工涌、突水致灾构造
9.1 涌、突水致灾构造基本概念
9.2 涌、突水致灾构造基本类型
9.3 未胶结富水压性断层强烈破碎带
9.4 未胶结富水顺层错动(节理密集发育岩体)破碎带
9.5 未胶结富水张性断层
9.6 充水岩溶
9.7 含水层及地下向斜储水构造
9.8 充水废弃矿巷
第10章 隧道施工涌、突泥致灾构造
10.1 涌、突泥致灾构造基本概念
10.2 涌、突泥致灾构造基本类型
10.3 泥水混合充填岩溶底部黏土
10.4 与地表相通的黏土充填岩溶
10.5 压性断层主干断层带糜棱岩或断层泥
10.6 黏土充填深大岩溶沟槽
10.7 未胶结富水压性断层强烈挤压破碎带
10.8 底部黏土夹破碎岩块充填岩溶
第11章 涌、突水和涌、突泥致灾构造构成及其识别特征
11.1 突水致灾构造构成
11.2 突泥致灾构造构成
11.3 涌、突水和涌、突泥致灾构造识别
第12章 隔水、隔泥岩(土)盘类型及其破坏影响因素
12.1 隔水、隔泥岩(土)盘类型
12.2 隔水、隔泥岩(土)盘破坏影响基本因素
12.3 隔水、隔泥岩(土)盘最小安全厚度
第13章 隧道施工突水、突泥模式
13.1 隧道施工突水、突泥模式研究的意义
13.2 隧道施工突水、突泥基本模式
13.3 即时突水、突泥
13.4 滞后突水、突泥
13.5 间歇(阵发)突水、突泥、
13.6 岩(土)盘断裂破坏突水、突泥
13.7 岩(土)盘剪裂破坏突水、突泥
13.8 岩(土)盘爆裂破坏突水、突泥
13.9 渗涌破坏突水、突泥
第14章 不同突水致灾构造突水灾害特性
14.1 未胶结的富水压性断层强烈挤压破碎带突水
14.2 未胶结的富水顺层错动(节理密集发育岩体)破碎带突水
14.3 未胶结的富水张性断层带含水体突水
14.4 充水岩溶突水
14.5 地下向斜储水构造突水
第15章 不同突泥致灾构造突泥灾害特性
15.1 底部充填黏土的泥水混合充填岩溶突泥
15.2 与地表相通的饱和黏土充填岩溶突泥
15.3 由糜棱岩或断层泥构成的大型压性断层主干断层带突泥
15.4 深大充填黏土岩溶沟槽突泥
第16章 涌、突水和涌、突泥致灾构造构成及其治理工程适宜性
16.1 涌、突水和涌、突泥致灾构造构成及其治理工程适宜性研究的意义
16.2 未胶结的富水压性断层强烈破碎带
16.3 未胶结的富水张性断层带
16.4 未胶结的富水顺层错动(节理密集发育岩体)破碎带
16.5 充水岩溶
16.6 地下向斜储水构造
16.7 水混合充填岩溶底部充填黏土
16.8 与地表相通的岩溶充填黏土
16.9 封闭充水岩溶底部破碎岩块间空隙充填饱水或过饱水黏土
16.10 充水废弃砂巷
第17章 涌、突水和涌、突泥致灾构造工程处理措施
17.1 突水、突泥致灾构造类型划分
17.2 裂隙空隙完全水充填破碎岩石块体涌、突水致灾构造工程处理措施
17.3 裂隙空隙泥水混合充填破碎岩块涌、突水和涌、
突泥致灾构造工程处理措施
17.4 高孔隙率含水岩层涌、突水致灾构造工程处理措施
17.5 纯水体涌、突水致灾构造工程处理措施
17.6 黏土充填岩溶涌、突泥致灾构造工程处理措施
17.7 裂隙空隙充填黏土破碎岩石块体突泥致灾构造工程处理措施
17.8 压性断层主干断层带断层泥突泥工程处理措施
17.9 泥水泥合充填岩溶突泥致灾构造工程处理措施
17.10 施工开挖方法
第18章 隧道施工掌子面后方塌方、突水、突泥灾害防控
18.1 隧道施工掌子面后方塌方突水、突泥灾害产生原因
18.2 隧道开挖通过后隧道周边突水、突泥等致灾构造及隔水、隔泥岩(土)盘厚度探测
18.3 隧道施工开挖揭露围岩级别确定
18.4 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参数调整
18.5 隧道围岩初期支护变形监控量测及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及时施工
18.6 隧道初期支护、二次衬砌质量检测及质量问题处理
第19章 典型涌、突水和涌、突泥灾害
19.1 典型涌、突水灾害
19.2 典型突水、突砂
19.3 典型涌、突泥灾害
19.4 底部充填黏土的泥、水混合充填岩溶突水、突泥
第20章 隧道施工突水、突泥灾害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20.1 我国生态环境状态
20.2 隧道施工突水、突泥灾害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20.3 隧道涌、突水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20.4 隧道上方地表塌陷及其诱发的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