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收录了2013年度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方面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具有一定理论特色的论文及评论,既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探讨,又有从社会、生态、传播等不同侧面对于文学的深入研究,有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悉心爬梳,更有对于当前文学现象、文学作品的细致解读,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2013年度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状貌,理论热点与作品分析,均体现了评论家的敏锐思考和严谨文风,全书以结合创作实践的理论自觉和言之有物的批评风格,为我们提供了一部了解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现状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献。
编后语
2013年的文学理论批评仍然呈现出不弱于往年深入的思考、敏锐的探索和强劲地介入文学文本现实的能力。和2012年相比,我们看到在理论开拓方面取得的可喜成果,在对于文学的意识形态与文学的审美功能方面,在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研究方面,在对于文学批评的人民观、社会历史观认识方面,理论家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均有不同程度地掘进,他们的思考给我们以启发。
而更给文学理论带来新的活力的是,2013年文学研究者对于自然文学、生态文学以及文学艺术、文本本身的思考,这些从不同侧面对于文学的研究,打开了我们理论批评的广
编后语
2013年的文学理论批评仍然呈现出不弱于往年深入的思考、敏锐的探索和强劲地介入文学文本现实的能力。和2012年相比,我们看到在理论开拓方面取得的可喜成果,在对于文学的意识形态与文学的审美功能方面,在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研究方面,在对于文学批评的人民观、社会历史观认识方面,理论家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均有不同程度地掘进,他们的思考给我们以启发。
而更给文学理论带来新的活力的是,2013年文学研究者对于自然文学、生态文学以及文学艺术、文本本身的思考,这些从不同侧面对于文学的研究,打开了我们理论批评的广阔视野。
文学史的研究,在2013年有所推进,无论是对于现代性的认识,还是对于某一社会文化节点中的文学发展的描绘,或者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如鲁迅等重要作家的新的读解,都使我们看到了文学理论批评家们对于历史的热情,是一种来自于知识与学术探索的热忱和求真知的愿望,支持着他们的诉说与阐释,所以,尽管他们的研究成果或许不够完善,我们也并不全然认同于他们的观点,但是我们非常尊重他们的探索,任何思想与学术,都是因为在成型过程中受到了足够的尊重,也才能够得到良性的发展。
还要感谢那些对于小说伦理、文学技艺、社会传播、新兴文学样式的探讨,无论是对对外译介、媒体传播,还是艺术自律、市场变迁的关注,它们均将文学放在一个大的文化发展的系统里面,使文学不仅只是文学,它还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国民性格、民族精神形成与建构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于当代文学作品的跟踪与诠释,一直是我们所倡导的,收入本卷的对于某一位作家、某一部作品的具体评论,并不只是就人论人,就事论事,而也是从文学的发生、发展的角度去构架全篇。这样我们读到的就不只是有关文学的只言片语,而是包含了理论家、批评家、作家、阅读者我们每个人心智在内的正在形成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