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程》的目标旨在培养医学生的科学态度、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主创新精神。设计编写原则主要体现在实用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先进性。《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程》的编写结合各参编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实际,依据新的培养目标,将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人体寄生虫学实验和医学免疫学实验的传统实验内容重新进行优化整合,并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内容。在总论部分,将形态学实验室常规仪器设备和实验动物操作技术做系统全面介绍;在创新性实验部分,增加了科研的基础知识,并提供部分科研参考选题;增添了免疫学综合实验,微生物学病案分析,寄生虫病动物模型复制和流行情况调查等,内容丰富而又实用;对学科间有交叉重复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组合优选,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适读人群 :中高职卫生类各专业学生
目录
第一篇 医学免疫学
实验一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与胸腺(1)
实验二 非特异性免疫(4)
实验三 凝集反应(7)
实验四 沉淀实验(12)
实验五 免疫标记技术(19)
实验六 豚鼠过敏反应(25)
实验七 细胞免疫测定(27)
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八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保养(33)
实验九 细菌的形态结构及运动的观察(36)
实验十 细菌标本制作及革兰染色法(40)
实验十一 细菌培养基的制备(44)
实验十二 细菌的培养方法(48)
实验十三 细菌代谢产物的检测(53)
实验十四 微生物的分布(57)
实验十五 物理消毒灭菌法(59)
实验十六 皮肤微生物的分布及消毒实验(65)
实验十七 药物敏感实验(纸片法)(67)
实验十八 噬菌体溶菌试验(70)
实验十九 细菌致病性(72)
实验二十 球菌(77)
实验二十一 肠道杆菌(83)
实验二十二 其他细菌(90)
实验二十三 快速抗酸染色法(95)
实验二十四 病毒(98)
实验二十五 其他微生物(101)
第三篇 人体寄生虫学
实验二十六 线虫(103)
实验二十七 吸虫(112)
实验二十八 绦虫(118)
实验二十九 粪便内虫卵检查(123)
实验三十 医学原虫检查(126)
实验三十一 医学节肢动物(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