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我国传统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刻,学习和借鉴成功者的经验十分重要。为此,本书有针对性地选择了41 个国内外数字出版领域的成功个案进行剖析,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其成功经验,以启发业界数字化转型思路,推动数字出版实践创新。全书分为5 篇:第一篇分析了14 个大众出版领域内容提供商的数字出版实践;第二篇分析5 个教育出版领域内容提供商的数字出版实践;第三篇分析了11 个专业出版领域内容提供商的数字出版实践;第四篇分析6个集成商/技术商的数字出版实践;第五篇分析了5 个渠道商的数字出版实践。
第一篇 内容提供商——大众出版
兰登书屋数字化发展研究3
1 由探索走向成熟的电子书经营5
2 开发出版有声书10
3 有效整合资源,实现跨媒体出版13
《华尔街日报》“无所不在”的数字化战略17
1 《华尔街日报》简介18
2 “无所不在”的数字化策略20
3 报网一体与社交互动25
4 小结26
《国家地理》与《中国国家地理》期刊网站运营模式比较—— 第一篇 内容提供商——大众出版
兰登书屋数字化发展研究3
1 由探索走向成熟的电子书经营5
2 开发出版有声书10
3 有效整合资源,实现跨媒体出版13
《华尔街日报》“无所不在”的数字化战略17
1 《华尔街日报》简介18
2 “无所不在”的数字化策略20
3 报网一体与社交互动25
4 小结26
《国家地理》与《中国国家地理》期刊网站运营模式比较——
传统期刊出版商新媒体发展探析27
1 内容组织27
2 服务功能30
3 盈利模式34
4 启示37
美国Slate网络杂志经营之道39
1 Slate杂志简介39
2 Slate杂志的视觉传达设计42
3 Slate杂志的内容特点45
4 强调特色资源及海外推广47
5 结束语49
DK出版公司数字化战略51
1 率先进入光盘市场51
2 构建强大的网络平台53
盛大文学的数字化经营之道61
1 盛大文学概述61
2 盛大文学经营模式62
3 盛大文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65
4 小结66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数字化历程69
1 数字出版背景分析70
2 电子出版:北语社数字出版的开端72
3 建设全球最大的对外汉语教学资源平台73
4 数字出版队伍建设79
中国出版集团数字化战略研究81
1 中国出版集团数字出版思路82
2 中国出版集团数字出版领域82
3 中国出版集团的经营策略90
搜狐与新浪发展模式比较95
1 背景概述95
2 两大网站发展模式对比95
3 小结103
网易游戏频道分析105
1 我国游戏产业现状105
2 网易游戏业务模式109
3 网易游戏发展展望113
党报的全媒体道路——人民网个案研究115
1 不断拓宽的业务范围116
2 全面市场化战略119
3 小结121
时尚杂志《瑞丽》的数字化战略123
1 背景概述123
2 电子媒体125
3 数据库产品开发129
4 线上线下互动130
5 小结132
酷听网数字化战略分析135
1 酷听网发展现状135
2 酷听网经营战略139
3 经验与启示143
4 小结145
华扬数字集团数字化战略147
1 背景概述147
2 数字营销布局148
3 小结153
第二篇 内容提供商——教育出版
培生集团的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157
1 集中资源发展数字化业务158
2 产品与服务转型160
3 渠道数字化165
麦格劳希尔出版集团数字化发展研究167
1 麦格劳希尔公司概述167
2 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数字化战略168
3 小结173
圣智学习出版公司:从教材到教学解决方案175
1 公司概况176
2 数字化教学解决方案180
3 MindTap——圣智学习未来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核心平台183
4 小结184
可汗学院在线教育研究185
1 可汗学院简介185
2 可汗学院的教育革新187
3 可汗学院的未来发展190
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字出版策略197
1 人民教育出版社概述198
2 人教社数字化策略194
3 小结204
第三篇 内容提供商——专业出版
自然出版集团学术期刊出版模式209
1 NPG期刊出版策略210
2 NPG期刊质量控制机制212
3 NPG版权管理216
4 NPG收入来源217
爱思唯尔网络科技期刊出版研究219
1 励德爱思唯尔集团概况219
2 爱思唯尔学术出版公司220
3 爱思唯尔网络科技期刊内容模式222
4 爱思唯尔网络科技期刊发行模式226
5 爱思唯尔网络科技期刊收入模式228
牛津大学出版社期刊部数字化报告231
1 牛津大学出版社概况231
2 牛津大学出版社电子期刊233
3 电子期刊部的内容、发行模式和收入模式分析235
约翰-威利国际出版公司数字化战略分析241
1 约翰-威利国际出版公司概况241
2 约翰-威利出版情况242
3 约翰-威利期刊运行模式245
Brill数字出版个案分析255
1 公司定位255
2 出版内容和产品类别256
3 数字出版推动国际化258
4 小结259
生物医学中心出版模式261
1 BMC简介261
2 BMC质量控制措施261
3 BMC权利管理方式262
4 BMC的可持续经营策略263
PLoS经营模式分析267
1 PLoS产生的背景和历史267
2 PLoS的业务情况269
3 PLoS的商业模式275
4 PLoS的社会影响279
基于维基的学术出版机制探析——以开放存取百科全书Scholarpedia
为例283
1 背景概述283
2 基于wiki的学术出版机制284
3 启示290
知识产权出版社数字化发展战略293
1 背景概述293
2 知识产权出版社数字化战略294
3 小结299
电子工业出版社数字化之路分析301
1 建立网络运营平台,实现资源整合302
2 优势资源深度开发307
3 进行结构调整,适应新媒介环境310
中科院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313
1 背景概述313
2 内容组织314
3 数字出版服务317
4 小结与启示319
第四篇 集成商——技术商
Questia的“专注”前行323
1 明确定位,脱颖而出324
2 坚守市场,步步为营325
3 保护版权,自有一套329
OverDrive数字战略分析331
1 OverDrive发展概况331
2 OverDrive产业链分析332
3 OverDrive优势分析333
4 OverDrive启示336
方正:技术到内容——由下至上的渗透339
1 重点突破339
2 一举惊醒梦中人341
3 内容+技术——由点及面的扩张342
中国知网的数字化战略345
1 中国知网服务模式345
2 中国知网特点分析349
3 小结350
ZCOM电子杂志发行平台成功探秘351
1 内容来源352
2 内容制作354
3 平台建设356
4 终端合作359
5 面临的问题360
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发展研究365
1 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特点366
2 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发展建议373
第五篇 渠道商
英格拉姆:数字时代的华丽转身379
1 信息化战略379
2 前瞻性的按需印刷380
3 最后的总攻381
4 坚守的力量384
巴诺集团:百年老店数字发行四步走387
1 内容关388
2 技术关390
3 宣传推广关391
4 市场关392
亚马逊:行走在从A到Z的路上397
1 数字出版蓝图的构建398
2 Kindle策略402
3 出版商是否“被Amazon”406
开放与封闭:App Store数字经销模式409
1 概况409
2 硬件与软件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410
3 代理销售制412
4 小结414
当当网的“数字馆”战略417
1 纵向打通电子书产业链417
2 横向跨媒体运营,建设线上娱乐生态圈421
3 将开放的理念做大做强424
4 结束语426
主要参考文献429
序言
数字出版方兴未艾。作为新闻出版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出版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新闻出版业转型发展的助推器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基于互联网、移动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卫星直投等传播渠道,并以PC 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视、iPad等阅读终端为接收载体的全新数字出版读物,已成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毕升的活字印刷到王选的激光照排系统问世,技术元素始终是出版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源动力。进入21 世纪,信息通信技术(ICT)的飞速发展成为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使得以思想传播、知识普及、文化传承、科学交流和信息发布为主要功能的出版业可以持续、广泛地提升其影响力,同时大大地缩短了信息交流的时滞,拓展了人类交流的空间。计算机芯片技术、XML 及相关标记语言技术、元数据技术、语义技术、语音识别和合成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数字排版及印刷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权利管理技术等一大批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但提升了传统出版产业的技术应用水平,同时极大地扩展了新闻出版的产业边界。
如同传统出版业促进了信息、文化交流和科技发展一样,数字出版的多业态发展也为20 世纪末期开始的信息爆炸转变为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知识文化服务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197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ICSU)便提出了UNISIST 科学交流模型,将出版业所代表的正式交流渠道置于现代科学交流体系的中心位置。进入21世纪,理论界又预见到,网络出版等数字出版新业态的出现正在模糊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的界限,更可能导致非正式交流渠道地位的提升。
随着以读者(网络用户)为中心的信息交流模式,比如博客、微博、微信和即时通信工具等新型数字出版形态的不断涌现,理论构想正在逐渐变为现实。
通过不断应用新技术,数字出版具备了与传统出版不同的产品形式和组织特征。由于数字出版载体的不断丰富、信息的组织形式多样化以及由于网络带来的不受时空限制的传播空间的迅速扩展,使得数字出版正在成为出版业的方向和未来。包括手机彩铃、手机游戏、网络游戏、网络期刊、电子书、数字报纸、在线音乐、网络动漫、互联网广告等在内的数字出版新业态不断涌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在2006年,我国广义的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仅为260 亿元,而到了2012 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收入已高达1935.49 亿元,其中,位居前三位的互联网广告、网络游戏、手机出版,总产出达1800 亿元。而与传统出版紧密相关的其他数字出版业务收入也达到130 亿元,增长速度惊人,发展势头强劲。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建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战略部署,明确要求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并积极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将推动数字出版确定为国家战略,为数字出版产业的大发展开创了广阔的前景。作为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领军者之一,电子工业出版社依托近年来实施的一批数字出版项目及多年从事ICT 领域出版所积累的专家和学术资源,策划出版了这套“数字出版理论、技术和实践”系列图书。该系列图书集中关注和研究了数字出版的基础理论、技术条件、实践应用和政策环境,认真总结了我国近年发展数字出版产业的成功经验,对数字出版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为我国加快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该系列图书的编辑出版适逢其时,顺应了产业的发展,满足了行业的需求。
毋庸讳言,“数字出版理论、技术和实践”系列图书的编写,在材料选取,国内外研究成果综合分析等方面肯定会存在不足,出版者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的组织工作亦可更加完美。但瑕不掩瑜,“数字出版理论、技
术和实践”系列图书的出版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数字出版理论研究,为各界进一步关注和探索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期望新闻出版全行业以“数字出版理论、技术和实践”系列图书的出版为契机,更多地关注数字出版理论研究,加强数字出版技术推广,投身数字出版应用实践。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共同推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迈上新台阶。
前言
随着全球信息传播技术革命和数字化浪潮的迅速推进,以数字出版为代表的新兴业态凭借其海量的信息内容、精确的市场定位和快速的市场反应,不断蚕食着传统新闻出版产业。根据英国出版商协会公布的数字,2012年上半年,英国出版业所有产品的总销售量较2011年同比下降2%,其中纸质书销售量同比下降5%。图书工业研究小组和美国出版协会管理的BookStats发布的美国出版业年度报告显示,美国纸质书的营收从2010年的121亿美元下降至2011年的111亿美元。与传统纸质书销售下滑相比,数字出版却呈现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根据《2012—201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的统计,我国数字出版产业2012年度收入为1935.49亿元,比2011年1377.88亿元的整体收入增长了40.47%,较2006年的213亿元增长了9倍。美国出版商协会公布的数据也表明,2012年度美国电子书收入已经占美国本土出版总收入的20%。
产业发展与消费需求相辅相成,消费需求与消费习惯密切相关。由数字传播技术引导的数字阅读习惯的不断增长,在促进数字文化消费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引领着数字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中,有31.2%的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2011年的27.6%增加了3.6个百分点。手机阅读人群平均每天进行手机阅读的时长超过40分钟,平均每年花费在手机阅读上的费用为23.31元,较2011年增长了2.56元。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新闻出版产业的变革与成长必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相契合。因此,随着数字出版市场消费需求的日益旺盛,消费者规模的日益扩大,加快我国传统新闻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刻不容缓。
“春江水暖鸭先知”,当众多传统新闻出版企业纠结于“做不做、怎么做”这一难题时,励德爱思唯尔、威科集团、兰登书屋、清华同方、万方数据、麦格劳希尔、《华尔街日报》、《人民日报》、Ingenta、OverDrive、英格拉姆等国内外数字出版实践先行者早已大步踏入数字出版浪潮之中,并取得累累硕果。励德爱思唯尔2012年度销售收入为61.16亿英镑,其中大约70%来自于数字出版。威科集团2013年度上半年销售收入为17.42亿欧元,其中54%来自于数字出版及其相关服务。兰登书屋2012年上半年在美国的数字出版占总收入的比例上涨至27%。2012年度,同方知网和万方数据分别获得了6.5亿元和3.1亿元的销售收入,分别比2008年增长了80.55%和181.81%。在数字化的当下,先行者已经为我们创造和推出了诸多活力四射的数字出版成功范本和模式。
我国正处在新闻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不仅将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而且也将遭遇诸多难题和困惑。数字出版技术创新与应用、出版资源整合策略选择、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创新、数字出版流程再造等诸多难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去一一破解。“我之所以看很远,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借鉴和学习数字出版先行者的成功经验,对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实现弯道超车”的启发作用,是我们依靠自己的艰难探索所难以达到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有针对性地精选了41个国内外数字出版领域的成功个案进行剖析,较为深入地分析其成功经验,以启发我国业界数字化转型思路,进而推动我国的数字出版实践创新。
本书分为5篇,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数字出版先行者的成功经验。第一篇分析了兰登书屋、盛大文学等14个大众出版领域内容提供商的数字出版实践,由徐丽芳、丛挺、刘艳、朱嘉蕊、唐翔、骆双丽、湛青、张晓郁、徐玲、余思慧、蒋璐、徐淑欣、王欣等人完成;第二篇分析了培生集团、人民教育出版社等5个教育出版领域内容提供商的数字出版实践,由刘锦宏、李思洁、骆双丽、徐淑欣、蒋雪瑶、蒋璐等人完成;第三篇分析了自然出版集团、电子工业出版社等11个专业出版领域内容提供商的数字出版实践,由刘锦宏、徐丽芳、许洁、丛挺、郑珍宇、聂银、温宝、卢芸、刘银娣、朱嘉蕊、闫翔等人完成;第四篇分析了中国知网等6个集成商/技术商的数字出版实践,由刘锦宏、谭蔚、邹莉、刘艳、卢芸、丁美芳、章骞、张榕洁、段承橙等人完成;第五篇分析了英格拉姆、当当网等5个渠道商的数字出版实践,由徐丽芳、丛挺、张榕洁、温宝、邹莉、蒋雪瑶、邵萍等人完成。刘锦宏、徐丽芳负责全书提纲撰写、组稿、统稿、审稿等工作,湛青负责稿件汇总等工作。在图书出版过程中,得到了电子工业出版社敖然社长、李弘主任、张峻主任以及赵娜编辑等人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我要对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水平有限,书稿难免存在缺陷和不足,欢迎批评指正。
编 者
201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