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水平诊断(2022)》和《中国城市低碳建设水平诊断(2023)》的主要参考资料,是计算城市低碳建设水平指数的计分依据,可帮助读者理解城市低碳建设水平指数产生的机理和计算方法。本书包含城市低碳建设水平计分基础、城市低碳建设水平计分方法、能源结构维度低碳建设水平计分标准、经济发展维度低碳建设水平计分标准等内容。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1990-1991 博士后(英国雷丁大学,建设管理系)
1986-1990 博士(英国雷丁大学,建设管理系)(国家教委统招出国研究生)
1985-1986 北京外语学院、北京语言学院 出国研究生外语培训班
1983-1984 国家教委委派教师进修班(哈尔滨工业大学 管理工程系)(优秀学员)
1978-1982 本科(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机电系)(优秀毕业生)(历年校三好生)1982-1983,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机电系,助教
1984- 1985,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机电系,讲师
1991-1992,香港大学,建筑测量学系,助理讲师
1992-1993,香港理工学院,建设与测量产学系,讲师
1993 -1995,香港理工大学,建设与房地产学系,大学讲师
1995-1998,香港理工大学,建设与房地产学系,助理教授
1998-2002,香港理工大学,建设与房地产学系,副教授 (学术委员会主席)
2002-2012,香港理工大学,建设与房地产学系,教授 (副系主任,兼系学术委员会主席)
2012.06-2022.04重庆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副院长(12-17)、重庆大学可持续建设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校级重点科研平台)
2022.05至今浙大城市学院国土空间规划学院,钱塘特聘教授、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首席专家在国内相关学术期刊发表中文论文50余篇(CSSCI/CSCD。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国建设部科技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项目、澳大利亚国家研究基金委项目、香港政府研究资助局项目等50多项?Founding Chief Edit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主编 (创刊主编),《建设管理国际学报》(英文)(2001-), ESCI; 爱思唯尔(Elsevier)引用评分(CiteScore) Q1
?Founding President, The Chinese Research Institute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创会主席,中华建设管理研究会) (1996-)
?澳大利亚国家研究委员会(ARC)外部评审专家 (2014-2017)
?香港特区政府研究基金委员会(RGC)外部评审专家 (2014-)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可持续土地整理项目” 国际项目专家,(2001)
?教育部 长江学者计划在线评审专家(2007-)
?中央组织部 青年千人计划在线评审专家(2011-2020),
?中央组织部 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在线评审专家(2012,2013)
?香港大学名誉教授 (2013-)
?香港理工大学客席教授 (2012-2016)
?澳大利亚 迪肯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荣誉
目录
第一章 城市低碳建设水平计分基础 1
第一节 城市低碳建设水平体现的维度 1
一、社会经济活动与城市系统中碳循环的关系 1
二、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系统中碳循环的关系 2
三、科学技术对城市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 2
四、八个维度要素的内涵 3
第二节 城市低碳建设水平形成的过程 5
一、管理过程视角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 5
二、城市低碳建设水平的形成机理 5
第二章 城市低碳建设水平计分方法 9
第一节 城市低碳建设水平值计算模型 9
一、基于总体尺度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值计算模型 9
二、基于维度尺度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值计算模型 9
三、基于环节尺度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值计算模型 10
四、基于指标尺度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值计算模型 10
五、基于得分变量尺度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值计算模型 11
第二节 基于城市特征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修正系数 12
一、基于城市客观条件特征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修正系数 12
二、基于城市特征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修正系数计算方法 13
第三章 能源结构维度低碳建设水平计分标准 14
第一节 能源结构维度的规划环节 14
第二节 能源结构维度的实施环节 15
第三节 能源结构维度的检查环节 17
第四节 能源结构维度的结果环节 19
第五节 能源结构维度的反馈环节 19
第四章 经济发展维度低碳建设水平计分标准 22
第一节 经济发展维度的规划环节 22
第二节 经济发展维度的实施环节 24
第三节 经济发展维度的检查环节 26
第四节 经济发展维度的结果环节 27
第五节 经济发展维度的反馈环节 28
第五章 生产效率维度低碳建设水平计分标准 30
第一节 生产效率维度的规划环节 30
第二节 生产效率维度的实施环节 31
第三节 生产效率维度的检查环节 33
第四节 生产效率维度的结果环节 34
第五节 生产效率维度的反馈环节 35
第六章 城市居民维度低碳建设水平计分标准 37
第一节 城市居民维度的规划环节 37
第二节 城市居民维度的实施环节 39
第三节 城市居民维度的检查环节 41
第四节 城市居民维度的结果环节 43
第五节 城市居民维度的反馈环节 44
第七章 水域碳汇维度低碳建设水平计分标准 46
第一节 水域碳汇维度的规划环节 46
第二节 水域碳汇维度的实施环节 47
第三节 水域碳汇维度的检查环节 49
第四节 水域碳汇维度的结果环节 51
第五节 水域碳汇维度的反馈环节 51
第八章 森林碳汇维度低碳建设水平计分标准 53
第一节 森林碳汇维度的规划环节 53
第二节 森林碳汇维度的实施环节 54
第三节 森林碳汇维度的检查环节 56
第四节 森林碳汇维度的结果环节 58
第五节 森林碳汇维度的反馈环节 59
第九章 绿地碳汇维度低碳建设水平计分标准 62
第一节 绿地碳汇维度的规划环节 62
第二节 绿地碳汇维度的实施环节 64
第三节 绿地碳汇维度的检查环节 66
第四节 绿地碳汇维度的结果环节 68
第五节 绿地碳汇维度的反馈环节 69
第十章 低碳技术维度低碳建设水平计分标准 71
第一节 低碳技术维度的规划环节 71
第二节 低碳技术维度的实施环节 72
第三节 低碳技术维度的检查环节 74
第四节 低碳技术维度的结果环节 75
第五节 低碳技术维度的反馈环节 76
第十一章 城市低碳建设水平计分组别 78
结语 79
参考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