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科学:历史动因与未来愿景》一书考察了认知科学中具身性问题的历史动因,旨在揭示认知科学具身性进路存在的方法论问题,指出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中,具身认知科学必须摒弃轻视哲学这一固有偏见,以一种开放性的视角将对心身关系问题的关注转化为对心智起源问题的研究。同时,作者展望了具身认知科学的未来愿景,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跨学科合作的加深,具身认知科学有望为我们开启一扇通往理解人类智能的大门,以揭示更多关于脑与心智、语言与意识、情感与社会互动等方面的奥秘。
李莉莉,科学技术哲学博士,新疆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心理学与具身认知问题。
第一章 导论 …………………………………………………………………… 1
一、 认知科学中心智 “具身性” 观点的兴起 ……………………… 2
二、 具身认知与传统认知科学关系的争议 ………………………… 5
第二章 早期认知科学的立场与困境 ………………………………………… 8
第一节 认知科学的兴起 ………………………………………………… 8
一、 作为认知科学先锋的人工智能 ………………………………… 8
二、 行为主义的危机与认知心理学 ………………………………… 10
第二节 计算与表征: 心智的信息加工解释 …………………………… 13
一、 通用问题解决器与人机类比 …………………………………… 13
二、 心智的计算 - 表征理解 ………………………………………… 16
三、 认知与认知者 …………………………………………………… 18
四、 实验范式与模型建构 …………………………………………… 20
第三节 早期认知科学遭遇的诟病 ……………………………………… 23
一、 来自神经科学的挑战 …………………………………………… 23
二、 影响认知的因素 ………………………………………………… 27
三、 计算机隐喻的困难 ……………………………………………… 33
第四节 一种潜在的方法论危机 ………………………………………… 38
一、 物理学的实验法与量子之谜 …………………………………… 38
二、 经验证实的方法论批判 ………………………………………… 40
第三章 具身认知进路: 挑战与和解 ………………………………………… 43
第一节 具身认知进路的宣言: 一场 “哥白尼式革命” ……………… 43
第二节 挑战早期认知科学——— “认知是具身的” …………………… 46
一、 早期认知科学的亚人解释层次 ………………………………… 46
二、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离身性 ……………………………………… 52
第三节 挑战传统哲学——— “一种心智科学” ………………………… 56
一、 具身认知进路视角中传统哲学认识论的困境:
追寻稳固的认识根基 …………………………………………… 57
二、 西方传统哲学视角下理性的超越性和离身性 ………………… 60
三、 具身认知进路对传统哲学省思方法的抨击 …………………… 63
第四节 心智具身性的内涵 ……………………………………………… 65
一、 “认知是具身的活动” ………………………………………… 65
二、 身体塑造认知: 理性的具身性 ………………………………… 68
三、 “用身体思考” 与延展认知 …………………………………… 72
第五节 替代还是和解? 具身认知进路与标准认知科学 ……………… 76
一、 具身性论证的不充分性 ………………………………………… 77
二、 “替代” 还是 “补充” ………………………………………… 80
三、 动力计算主义———一种和解的态度 …………………………… 83
第六节 神经现象学的提出———向现象学哲学抛出橄榄枝 …………… 85
第四章 认知科学与近代以来的科学精神 …………………………………… 89
第一节 具身认知进路与标准认知科学在方法论追求上的一致性 …… 89
第二节 近代初期作为人类理性启蒙的科学精神 ……………………… 92
第三节 实证主义将科学精神改造为科学信仰 ………………………… 97
一、 一种实证哲学 …………………………………………………… 97
二、 实证哲学将科学精神改造为实证精神 ……………………… 100
第四节 实证主义视域下的科学精神之后果 ………………………… 103
一、 19 世纪哲学理性的危机与哲学的科学改造 ………………… 103
二、 现代心理学的不断危机和革命 ……………………………… 106
三、 科学对事实的追求与对人的生活意义的忽视 ……………… 111
第五节 危机的根源: 理想化的客观世界与分裂的世界 …………… 112
第六节 神经现象学: 具身认知进路在方法论上的自负性与
主题上的依附性 ……………………………………………… 119
一、 一种错误的归因 ……………………………………………… 119
二、 神经现象学的纲领 …………………………………………… 121
三、 神经现象学的实质: 一种方法论上的自负抑或自卑情结 … 125
第五章 当代认知科学中具身性主题的哲学思源 ………………………… 127
第一节 近代以来心 - 身、 主 - 客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起源 ……… 128
一、 二元论的缘起 ………………………………………………… 128
二、 一个认识论真理: 毋庸置疑的 “我存在” ………………… 130
三、 作为一个思维、 理智、 精神或心灵的 “我” 存在 ………… 131
四、 “我” 作为一个精神或心灵的存在是其他一切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 133
五、 心灵与肉体的关系 …………………………………………… 135
第二节 笛卡尔的遗产以及二元论遗留的问题 ……………………… 139
一、 “我存在” 的性质问题与 “我思” 的方法论意义 ………… 139
二、 精神或理性的起源问题 ……………………………………… 141
三、 心 - 身问题与主 - 客对立 …………………………………… 143
第三节 梅洛 - 庞蒂及其具身现象学 ………………………………… 146
一、 梅洛 - 庞蒂思想的背景: 客观主义与超越论 ……………… 146
二、 梅洛 - 庞蒂思想的主旨: 超越二元论与唯心论现象学 …… 150
三、 梅洛 - 庞蒂具身性思想的内容 ……………………………… 155
第四节 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心智的具身性与整体的人 …………… 164
一、 具身性思潮的起点: 反对主 - 客二元对立 ………………… 165
二、 具身性思潮的核心: 心灵与身体在 “存在” 中的统一 …… 168
三、 具身性思潮的结果: 意识作为一个实体的消解 …………… 171
四、 具身性思潮与认识的起源问题 ……………………………… 174
第六章 具身认知进路的现在与未来 ……………………………………… 177
第一节 从认知科学与现象学的 “联姻” 看方法论沙文
主义的破除 …………………………………………………… 177
一、 方法论的沙文主义 …………………………………………… 177
二、 认知科学与现象学的 “联姻” ……………………………… 178
三、 一种现象学的研究方法究竟意味着什么 …………………… 181
四、 心理学探索一条更为广阔的方法论路径之可能 …………… 184
第二节 心智的离身性、 具身性与超越性 …………………………… 187
一、 笛卡尔二元论中心智的离身性与超越性 …………………… 187
二、 从梅洛 - 庞蒂的具身性思想看具身性思维方式的地位 …… 189
第三节 具身认知进路的现状 ………………………………………… 192
一、 对心智具身性观念的一个误解: 心灵与身体的因果关系 … 192
二、 当代具身认知进路与标准认知科学 ………………………… 195
三、 当代具身认知进路与现象学 ………………………………… 196
第四节 具身认知科学的未来 ………………………………………… 197
一、 具身认知理念下教育教学改革的可能与限度 ……………… 197
二、 语言理解的具身性 …………………………………………… 209
三、 具身认知的未来: 心智的身体经验之源 …………………… 213
第七章 结语 ………………………………………………………………… 220
一、 “心智” 概念辨析 ……………………………………………… 220
二、 何谓身体经验 ………………………………………………… 221
三、 身体经验对心智的构建 ……………………………………… 223
参考文献 ……………………………………………………………………… 224
后记 ……………………………………………………………………………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