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推荐
更多
新书推荐
更多

通:《文心雕龙》的批评方法

通:《文心雕龙》的批评方法

定  价:99 元

        

  • 作者:朱晓骢 著
  • 出版时间:2025/2/1
  • ISBN:9787307243545
  • 出 版 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I206.2 
  • 页码:252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16开
9
7
2
8
4
7
3
3
5
0
4
7
5
通”本义表示到达,与“穷”、“塞”相对,表示流通、通正的状态。本文借助“通”这一关键词作为切入点,串联起《文心雕龙》问题意识与批评方法,更能借以揭示《文心》批评方法的民族特色。本文分为以下四章:第一章以“通其不通”为标题,探讨《文心》批评方法的问题意识。《文心》是一部救弊之作,刘勰不仅看到时代中文学理论批评的三大困境,更认识到由此酿成的三种弊端:一是“未能寻根”,二是“各照隅隙”,三是“莫肯研术”,并提出并践行文学理论批评三大方法:溯源法、博观法和折衷法。第二章以“古今贯通”作为标题,主要探讨《文心雕龙》溯源法的内涵及应用。溯源法通过回溯某一现象的起源、发展与终结,从发展过程中获取规律并指导实践。《周易》、《庄子》、《史记》是溯源法的理论来源。溯源法广泛应用于文体论中,以“史”的方式对历代作品浚通源流,不仅注重“铺观列代”,也强调“撮举同异”。第三章以“圆照博通”作为标题,主要探讨《文心》博观法的内涵及应用。博观法具有圆备博通的空间意识,博观法广泛用于创作鉴赏,文学创作以“神与物游”突破身观之局限,以“贵在虚静”积学酌理、陶钧文思,以“博而能一”馈贫拯乱、垂帷制胜。批评鉴赏以破“我执”拓展批评空间,以标“六观”使批评视野圆备圆照,以“深识”“见异”获取最大的鉴赏自由。第四章以“执正兼通”作为标题,主要探讨《文心》折衷法的内涵及其“执正以驭奇”和“兼解以俱通”两大特征。折衷法以“正”为根本准则来处理对立范畴,在具体实践中也具有高度灵活性,强调根据具体情况、文体特征和个人才性进行文体选择,强调对立范畴在交织、偕同和互为表里中融合促进,强调在两相结合中融合创新。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