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解构主义的基本精神出发着重回顾了文字概念的历史, 剖析了以罗格斯中心主要和言语中心主义为特征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 第二部分借助于对列维·施特劳斯和卢梭的作品的解读, 展现了一种新的阅读风格和阅读策略, 揭示了文字的替补特征及其对人类社会组织、情感生活等等的深刻印象。
作者:雅克·德里达(1930-2004),是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法国思想家之一,法国哲学家、解构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掀起了巨大波澜;代表作有《论文字学》《书写与差异》《哲学的边缘》《马克思的幽灵》等。
译者:汪堂家(1962-2014),1962年生于安徽太湖,2014年病逝于上海。早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后就读于复旦大学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生前担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并兼任复旦大学杜威研究中心副主任和《杜威全集》中文版编委会常务副主编。汪先生以哲学和哲学教育为志业,深耕于近现代欧陆哲学、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生命-医学伦理学等领域。到2014年,为世人留下总计约400万字的著述和译作。
序言1
第一部分 字母产生之前的文字
题记
第一章 书本的终结和文字的开端
计划
能指与真理
写下的存在
第二章 语言学与文字学
外与内
外×是内
接缝
第三章 论作为实证科学的文字学
代数: 奥秘与透明
科学与人名
字谜与各种起源的协同性
第二部分 自然、文化、文字
“卢梭时代”导言
第一章 文字的暴力: 从莱维斯特劳斯到卢梭
专名的战争
文字与人对人的剥削
第二章 “这种危险的替补……”
从盲目到替补
替补之链
过度。方法问题
第三章 《语言起源论》的起源与结构
1. 《语言起源论》的地位
文字、政治堕落与语言学堕落
当前的争论: 关于怜悯的结构
最初的争论与《语言起源论》的写作
2. 模仿
间隔与替补
版画与形式主义的模糊性
文字的循环
3. 发音
“指挥棒的运动……”
起源的铭文
圣歌
“手指的简单动作”。文字与乱伦禁忌
第四章 从替补到起源: 文字理论
原始的隐喻
历史与文字系统
字母与绝对的再现
定理与戏剧
起源的替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