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是视听综合艺术,听觉由声音的形式来体现,影视声音的表达即为影视声音艺术。所以,影视艺术与声音制作技术密不可分,再有创意和表现力的声音设计,都离不开熟练的声音制作技术与先进的硬件、软件设备支持。掌握了本书介绍的各种技术原理与技术方法将有助于您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大片”音效作品。本书以影视声音制作需必备的声音知识为理论基础,继而系统、详尽地介绍了声音制作设备,声音制作工作站Nuendo,音频修复RXPro,Premiere的音频编辑功能,“剪影”的音频编辑功能,声音制作音源插件,声音制作效果插件等声音制作硬件、软件的功能与操作。进而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同期录音,声音后期制作,音乐录音与配乐,音效录制,混录与环绕声制作等声音制作技术与应用实战。本教程完全适合无任何基础,从零开始学习影视声音制作的初学者,也适合需要拓展和深化制作技术领域的有一定制作经验的从业人员,更适合专业教师作为教学及培训的参考教材。
陈俊海,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学士,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长期从事于影视录音与音效制作工作及音源软件的技术开发。公开发表专业论文多篇,编著《现代音响录音技术》《音乐基础》《音乐的奥妙》《动画音效制作教程》《声音制作
基础》《音乐与音效制作》等高等院校专业教材。现任教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数字创意与动画学院,并任深圳市职业能力建设专家兼教学督导,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班讲师。
第1章 声音基础
1.1 声音的产生
1.2 声波的特性
1.2.1 声速、频率、波长
1.2.2 振幅
1.2.3 声压与声压级
1.2.4 相位与相移
1.2.5 音色与谐波
1.2.6 波形包络
1.3 声波传播的方式
1.3.1 反射、散射与绕射
1.3.2 衰减、吸收与干涉
1.4 波形的类型
1.4.1 正弦波
1.4.2 锯齿波
1.4.3 方波
1.4.4 三角波
1.5 人耳的听觉特性
1.5.1 听觉的感知
1.5.2 频率的感知范围
1.5.3 听阈与痛阈
1.5.4 双耳效应
1.5.5 哈兹效应
1.5.6 声音加倍
1.6 声学环境
1.6.1 室内声场
1.6.2 声染色
1.6.3 声学处理
1.7 立体声
1.7.1 二声道立体声
1.7.2 三声道立体声
1.7.3 四声道立体声
1.7.4 5.1声道立体声
1.7.5 其他多声道音频格式
1.7.6 全景声
1.8 数字音频
1.8.1 采样频率
1.8.2 比特深度
1.8.3 文件格式
1.9 影视声音的特性
1.9.1 影视声音的分类
1.9.2 影视声音的表现力
1.9.3 影视声音的艺术特点
1.9.4 声音与画面的关系
第2章 声音制作设备
2.1 系统选型
2.2 音频设备
2.2.1 音频卡
2.2.2 话筒与话放
2.2.3 调音台
2.2.4 监听音箱
2.2.5 监听耳机
2.2.6 数字录音机
2.3 信号处理设备
2.3.1 音色处理设备
2.3.2 时间处理设备
2.3.3 电平处理设备
2.4 数字音频工作站
2.5 MIDI键盘
2.6 MIDI音源
2.6.1 电子合成器
2.6.2 音源器
2.6.3 软音源
2.7 音频线材与接口
2.7.1 线材
2.7.2 接口
2.8 设备的连接
2.8.1 音频设备的连接
2.8.2 MIDI设备的连接
2.9 声音制作工作室
2.9.1 录音棚
2.9.2 拟音棚
2.9.3 编辑室
第3章 数字音频工作站Nuendo
3.1 概述
3.2 基本设置
3.2.1 音频设置
3.2.2 MIDI设置
3.2.3 工程设置
3.3 界面介绍
3.3.1 开始界面-Hub
3.3.2 工程界面
3.3.3 菜单栏
3.3.4 工具栏
3.3.5 状态线
3.3.6 信息栏
3.3.7 总览区域
3.3.8 左侧区域
3.3.9 右侧区域
3.3.10 轨道区域
3.3.11 下方区域
3.3.12 混音台
3.3.13 运行控制条
3.4 常用轨道
3.4.1 新建、删除与复制轨道
3.4.2 音频轨
3.4.3 VCA轨
3.4.4 效果轨
3.4.5 编组轨
3.4.6 文件夹轨
3.4.7 标记轨
3.4.8 编排轨
3.4.9 视频轨
3.4.10 轨道预置
3.5 文件导入与导出
3.5.1 导入音频文件
3.5.2 导入剪辑包
3.5.3 导入视频文件中的音频
3.5.4 导入视频文件
3.5.5 导出音频文件
3.5.6 导出分轨
3.5.7 导出选定素材
3.6 音频录制
3.6.1 录音基本操作
3.6.2 监听设置
3.6.3 通用录音模式
3.6.4 音频录音模式
3.6.5 多版本录制
3.6.6 听湿录干
3.6.7 素材池的管理
3.7 音频编辑
3.7.1 音频片段的操作
3.7.2 改变音频波形的长度
3.7.3 音频波形的音量控制
3.7.4 音频波形的音高调节
3.7.5 时间伸缩
3.7.6 参数自动控制
3.8 音频编辑器
3.8.1 概述
3.8.2 工具栏?钮说明
3.8.3 定义
3.8.4 AudioWarp节奏修正
3.8.5 VariAudio音高修正
3.8.6 击点
3.8.7 范围
3.8.8 处理
3.9 音频效果器
3.9.1 插入法
3.9.2 发送法
3.9.3 处理法
3.9.4 编辑通道设置
3.9.5 音频分析仪
3.9.6 均衡效果器
3.9.7 压缩效果器
3.9.8 混响效果器
第4章 音频修复RX Pro Audio Editor
4.1 音频设置
4.2 导入与导出文件
4.2.1 打开、新建、保存
4.2.2 导出文件
4.3 播放控制
4.3.1 运行控制条
4.3.2 时间格式
4.4 菜单介绍
4.5 频谱与波形
4.5.1 频谱图设置
4.5.2 波形显示
4.5.3 文本导航
4.6 工具栏
4.6.1 缩放工具
4.6.2 导航工具
4.6.3 通道选择器
4.6.4 通道顺序(多通道)
4.6.5即时处理
4.6.6 选择工具
4.7 修复助手
4.7.1 修复助手模块
4.7.2 修复助手插件
4.8 修复模块介绍
4.8.1 通用模块控制
4.8.2 模块列表
4.8.3 模块链
4.8.4 环境匹配(Ambience Match)模块
4.8.5 呼吸控制(Breath Control)模块
4.8.6 去咂嘴声(Mouth De-click)模块
4.8.7 去咔哒声(De-click)模块
4.8.8 去削波(De-clip)模块
4.8.9 去咝声(De-ess)模块
4.8.10 去嗡嗡声(De-hum)模块
4.8.11 去噼啪声(De-crackle)模块
4.8.12 去风噪声(De-wind)模块
4.8.13 去混响(De-reverb)模块
4.8.14 频谱降噪(Spectral De-noise)模块
4.8.15 语言降噪(Voice De-noise)模块
第5章 Premiere的音频编辑功能
5.1 工作界面
5.2 功能面板
5.2.1 “项目”面板
5.2.2 “效果”面板
5.2.3 “工具”面板
5.2.4 “时间”面板
5.2.5 “效果控件”面板
5.2.6 “节目”面板
5.3 音频设置
5.4 音频编辑
5.4.1 导入素材
5.4.2 时间线与音频轨道
5.4.3 混音台
5.4.4 音频剪辑
5.4.5 调整持续时间
5.4.6 调整音频增益
5.4.7 调节音量
5.4.8 调节声像
5.4.9 音频剪辑混合器的使用
5.5 音频效果器
5.5.1 音频效果器的使用方法
5.5.2 常用音频效果器
5.5.3 音频过渡效果器
5.5.4 “基本声音”面板功能
5.6 导出音频文件
第6章 “剪影”的音频编辑功能
6.1 界面功能介绍
6.1.1 顶部工具栏
6.1.2 左侧列表栏
6.1.3 “素材库”面板
6.1.4 “播放器”面板
6.1.5 “参数调节”面板
6.1.6 “时间轴”面板
6.2 音频素材的操作
6.2.1 导入本地音频素材
6.2.2 使用自带音乐素材库
6.2.3 使用自带音效素材库
6.2.4 提取视频中的音频素材
6.2.5 使用抖音收藏的音频素材
6.2.6 使用链接下载的音频素材
6.3 音频编辑功能
6.3.1 音频剪辑
6.3.2 音量调节
6.3.3 淡入淡出
6.3.4 变速处理
6.3.5 变调处理
6.3.6 变声处理
6.3.7 音频素材卡点
第7章 声音制作音源插件
7.1 概述
7.2 插件的格式
7.2.1 DX、DXi
7.2.2 VST、VSTi
7.2.3 AU
7.2.4 RTAS、TDM、AAX
7.3 音源插件的调用
7.3.1 添加VST乐器
7.3.2 VST乐器选择器
7.3.3 VST乐器控制面板
7.3.4 VST乐器窗口
7.3.5 VST乐器控制
7.3.6 VST乐器预置及回放
7.4 UVI Soundbank Walker2 FX--脚步拟音音源
7.4.1 主页面控制
7.4.2 效果页面控制
7.4.3 MIDI键盘控制
7.5 UVI Soundbank Xtreme FX--音效拟音音源
7.5.1 预置浏览器界面
7.5.2 乐器界面
7.6 UVI Soundbank Whoosh FX--转场音效音源
7.7 Spectrasonics Stylus RMX--打击乐节奏音源
7.7.1 选择音色
7.7.2 选择演奏模式和MIDI通道
7.7.3 音色编辑与效果器使用
7.8 Big Fish Audio Cyborg-- 影视科幻音源
7.9 Krotos Concept--科幻氛围合成器音源
7.9.1 使用预置音色
7.9.2 Oscillators(振荡器)
7.9.3 Filter(滤波器)
7.9.4 Amplitude Envelope(振幅包络)
7.9.5 Master Section(主控部分)
7.10 Krotos Weaponiser--武器音效设计音源
7.10.1 使用流程
7.10.2 文件浏览器
7.10.3 Factory Assets(工厂资源)
7.10.4 Engines(引擎)
7.10.5 Bank(库)
第8章 声音制作效果插件
8.1 Waves系列效果器
8.1.1 CLA Vocals--人声处理效果器
8.1.2 Doppler--多普勒效果器
8.1.3 C4--四段压缩效果器
8.1.4 H-Delay--延时效果器
8.1.5 Doubler--声音加倍效果器
8.1.6 S1--立体声扩展效果器
8.2 BBE Sonic Sweet系列效果器
8.2.1 Sonic Maximizer--标准化处理器
8.2.2 Harmonic Maximizer--谐波增强器
8.2.3 Loudness Maximizer--响度最大化处理器
8.2.4 Mach 3 Bass--马赫3低音炮
8.3 Auto-Tune Vocal EQ--人声动态均衡器
8.3.1 Global Controls(整体控制)
8.3.2 Dynamic EQ (动态EQ控制)
8.3.3 Air EQ Band(空气频段均衡控制)
8.3.4 Tilt EQ Band(倾斜频段均衡控制)
8.3.5 Low Pass Filter / High Pass Filter(低通、高通滤波器)
8.4 Audioease Speakerphone--扬声器模拟效果器
8.4.1 帮助、激活模块、使用预设
8.4.2 Dry(干)/Wet(湿)声控制
8.4.3 Speaker(扬声器)模块
8.4.4 常用模块控制
8.4.5 Sample bay(采样池)模块
8.5 Audioease Altiverb--卷积混响效果器
8.5.1 IR?览器
8.5.2 中央屏幕
8.5.3 主控
8.5.4 Home(主页)、Color(颜色)选项卡
8.5.5 Time(时间)选项卡
8.5.6 Positioner(定位器)选项卡
8.5.7 Snapshots(快照)、Mixer(混音台)、Preferences(首选项)选项卡
8.6 Krotos Dehumaniser II--非人化声音设计效果器
8.6.1 用户界面与信号路由
8.6.2 预设菜单
8.6.3 节点与连接
8.6.4 主输入/主输出节点
8.6.5 底部面板
8.6.6 Mixer view(混音器视图)
8.6.7 模块
8.7 Steinberg VoiceDesigner--人声设计效果器
第9章 同期录音
9.1 同期录音的方式
9.1.1 单系统录音
9.1.2 双系统录音
9.2 同期录音团队及岗位职能
9.2.1 录音师
9.2.2 话筒员
9.2.3 收线员
9.3 同期调音台
9.4 摄录一体机
9.5 同期话筒
9.5.1 随机话筒的使用
9.5.2 外接话筒的使用
9.5.3 话筒的指向性
9.5.4 同期话筒的附件
9.6 同期录音的话筒技术
9.6.1 话筒员的工作位置
9.6.2安装和处理吊杆
9.6.3安装领夹话筒
9.6.4安装和调试无线话筒
9.6.5 单声道、立体声、环绕声录音
9.7 录制对白
9.7.1 选择合适的话筒
9.7.2 多人对白录制
9.7.3 立体声和环绕声录制
9.7.4 噪声控制
9.8 录制动效
9.9 电平控制与监听
9.9.1调音台的电平设置
9.9.2调音台的电平调整
9.9.3录音机的电平控制
9.9.4 信号监听
9.10多台摄像机的录音
9.11 镜头号码牌的使用
9.12 录音报告
9.13 新闻、纪录片同期录音
9.13.1 没有声音的工作组
9.13.2 带有声音的工作组
9.14 电影、戏剧同期录音
9.14.1 单机拍摄
9.14.2 成员
9.14.3 开始拍摄
9.14.4 自由声轨
9.15 同期录音的质量标准
9.15.1 清晰的对白
9.15.2 声音的空间感匹配画面的透视感
9.15.3 避免无关的噪声
9.15. 4 声音的平衡性与连续性
9.16 解决同期录音的声音问题
9.16.1 增加录音话筒的表现力
9.16.2 录制现场声或房间背景声
9.16.3 几个窍门
9.16.4 声音的同步问题
第10章 声音后期制作
10.1 团队成员及岗位职能
10.2 后期配音的录制技巧
10.2.1 ADR录制
10.2.2 旁白录制
10.2.3 群声录制
10.2.4 动画片配音录制
10.2.5 远程配音录制
10.3 声轨处理
10.3.1 分离对白音轨
10.3.2 均衡处理
10.3.3 采样降噪
10.4 Nuendo的后期音频功能
10.4.1 音频对齐
10.4.2 同期录音文件导入
10.4.3 自动对白替换(ADR)
10.4.4 视频剪切侦测
10.4.5 重新匹配音视频
10.4.6 游戏音频连接
10.4.7 批量重命名事件
10.4.8 音频闪避
第11章 音乐录音与配乐
11.1 基本录音方法
11.2 基本拾音方法
11.2.1 单话筒拾音法
11.2.2 主辅话筒拾音法
11.2.3 多话筒拾音法
11.3 单声道录音与分轨录音
11.4 立体声录音
11.4.1 概述
11.4.2 时间差拾音方法
11.4.3 强度差拾音方法
11.4.4 混合拾音方法
11.5 多轨录音
11.6 环绕声录音
11.7 各种节目形式的录音方法
11.7.1 古典音乐的录音
11.7.2 流行音乐的录音
11.7.3 戏曲节目的录音
11.7.4 语言节目的录音
11.7.5 广播剧的录音
11.8 电影音乐的来源
11.9 配乐的方法
11.9.1 音乐组接的方式
11.9.2 音乐进入和退出的方式
11.9.3 音乐主题的建立
11.9.4 配乐注意事项
第12章 音效录制
12.1 音效录制要点
12.1.1 预卷、后卷
12.1.2 录制足量的素材
12.1.3 语言标记
12.1.4 录音电平
12.1.5 录音监听
12.1.6 消除背噪
12.1.7 话筒指向
12.2 拟音技巧
12.2.1 拟音材料与道具
12.2.2 拟音的方法
12.2.3 拟音录制
12.2.4 拟音的声音处理
12.3 现场采集与电子合成
12.3.1 现场采集
12.3.2 电子合成
12.4 音效素材的录制
12.4.1 录制环境音效
12.4.2 录制动物音效
12.4.3 录制卡通音效
12.4.4 录制元素音效
12.4.5 录制爆炸音效
12.4.6 录制火的音效
12.4.7 录制拟音音效
12.4.8 录制脚步音效
12.4.9 录制恐怖音效
12.4.10 录制家庭音效
12.4.11 录制人声音效
12.4.12 录制撞击音效
12.4.13 录制工业音效
12.4.14 录制低频音效
12.4.15 录制办公室音效
12.4.16 录制科幻音效
12.4.17 录制交通音效
12.4.18 录制战争音效
12.4.19 录制水的音效
第13章 混录与环绕声制作
13.1 分配音轨
13.2 预混
13.3 终混
13.4 混录的方法
13.4.1 对白预混
13.4.2 环境声、拟音声、动效声预混
13.4.3 母带录制与混音输出
13.5 环绕声制作
13.5.1 关于环绕声
13.5.2 环绕声混录设备
13.5.3 环绕声音箱的布置
13.5.4 环绕声监听系统的设置
13.5.5 环绕声录音连接
13.5.6 环绕声混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