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乡土建筑
本书简要分析了浮梁地区的乡土建筑。浮梁古为楚地,位于江西省鄱阳湖东北部,处在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自唐武德年间建县后,先分其北组成祁门县,后析其南组成景德镇市。目前,浮梁上属景德镇,下辖昌江的主要部分。整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史载“溪水时泛,民多伐木为梁,故称浮梁”。这里地质多样,气候温润,水力丰沛,物产富饶,很早就有人类栖息。当地人民在农耕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摸索,逐渐发展出靠山面水、居高临下的村落模式,演化成主房、辅房相结合的建筑布局,构建了内部木构外包砖墙的天井形态。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安居乐业的人们“摘叶为茗,伐楮为纸,坯土为器”,展开多种营生。古属地的景德镇瓷器、祁门红茶早在汉唐就名闻天下。瓷、茶的发达,促进农工商并举,对当地村落和建筑的选址布局、结构构造等方面提出更多要求,使之交通顺畅、分区明确、采光和通风更加良好。本书从代表性、原真性和完整性的角度,选取其中17个对象进行探讨。它们有的是深山平坝的高海拔人家,有的是小溪边的居所,有的是大河旁的巨埠。它们或是纯农业村落,或是瓷、茶集散中心,或是物资转运码头、工坊密集处及治所之地。这些种种不同,无不给当地聚落的质朴底色增添了奇异神采,使之在我国乡土建筑中别有韵味。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