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辆车,她独自穿越美国66号公路,在亘古神秘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在烈日灼烧下的莫哈维大沙漠,在一望无际的丘壑与荒原,她敬畏自然、如苦行僧般行走,体验着天地辽阔。在这条号称美国的母亲路上,她沿途邂逅嬉皮士、流浪汉、牛仔、哈雷党;访问市长、艺术家、作家、老兵、私人电台主、沿街庶民;拍摄大量照片,再现4000公里万千群像,展开一幅66号公路的鲜活画卷,记录下她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故事。让我们跟随作者的镜头和脚步,一起《穿越66号公路》吧!
66号公路终于跟大家见面了,开心ing。
世界上*美好的事莫过于人与人的相识相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出版《穿越66号公路》让我有幸结识了江凌同学,其实人家是名副其实的江老师(上海理工大学新媒体系讲师),为她自驾66号公路的勇气而感动,她独立上进,谦虚真诚,又不失文艺风,必须点赞。
出版《穿越66号公路》,对我也是不小的挑战。游记类图书,讲究图文并茂,版式成了重中之重。为了大家愉快地徜徉在66号公路上,版式改了不下五稿,版式师被折腾得够呛;封面同样如此,光书名颜色就几经周折;内容上,江老师也是一遍遍地认真修改,不放过哪怕一个标点。
所有这些不是为了自嗨,只希望我们的努力给大家一个完美的阅读体验!
序一(中文版)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是1908年成立于世界上的所新闻学院,和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在届毕业生中就有一个来自中国,而作为密苏里新闻学院早期的学生,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在中国的家喻户晓也使得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中国颇具知名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诺曾在陕甘宁边区,与主席及其红色政权零距离接触,随后写下了文笔与思辨俱佳的《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China),颠覆了西方对中国革命形势特别是人民政治抉择的看法。
密苏里新闻学院一直以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密苏里方法享誉全球,成为培养美国记者的摇篮,并一直致力于培养来自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新闻记者与学者。作为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全球项目主任,15年来,我一直在该学院负责全球的访问学者项目,迎接来自全世界的新闻访问学者们来此取经。他们中有精于业务的媒体一线记者,有深耕于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学者与大学教师。
他们大都依托于这个平台,完成研究项目,也不乏著书立说,星光熠熠,令人欣喜。
与众不同的是,LING的做法在我看来亦是创意的。在LING圆满完成了密苏里的学习之后,她是个租了一辆车,轻装上阵,通过独自自驾的方式探索美国标志性公路的女性。在66号公路自驾旅程中,LING接触平民,着眼于细节,从一个中国女性的视角,从一个个小人物开始,生动地记录和访问了沿途遇到的各色人物,创作了一本图文并茂、非常有趣的著作。
我祝贺她!
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副院长、国际项目主任
弗里兹·克罗普
2015年12月
序一(英文版)
Founded in 1908 as the first school of journalismin the world, 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 enjoyslong-standing contacts with China. In fact, there wasa student from China in the first graduating class ofthe school. Missouris reputation in China was furtherenhanced by Edgar Snow, an early Missouri studentwho became a household name in China. In his celebratedRed Star over China, Snow recounted the months hespent with the Chinese Red Army in war-time Chinaduring the WWII. With his literary giftedness and criticalcontemplation, the book, featuring his experiences in theCommunist-controlled area and extensive face-to-faceencounters with Chairman Mao and other top leaders,subverted the way Westerners perceived and made senseof situations in China, and the political choices of itspeople in particular.
Reputed internationally for the Missouri Methodin journalism that integrates theory and practice, the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 is a cradle of Americanjournalists and continues to work regularly with
journalism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s from China andacross the world.
For the past 15 years, I have hosted visitingprofessionals and scholars from around the globe.Some of them were practitioners in the forefront ofjournalism, and others were scholars and teachers fromschools of journalism. Several have written books andarticles about some aspect of their experience, andothers have used their time on campus to conduct orcomplete a research project.
But Ling Jiang developed the most creative approachIve seen. While still maintaining her obligations toMissouri and her university, she rented a car, packedlightly and began an exploration of the most iconic roadin the US. Her eye for detail resulted in Across Route 66,a descriptive and visually enticing book that captures thecharacter of the people and the scenery from her freshperspective as a Chinese woman.
I congratulate her for the excellent work.
Associate Dean for Global Programs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
自序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66号公路
罗曼·罗兰说:大多数人在三十岁以后就已经死了。
我想我不会。
小时候,电视里播《北京人在纽约》,片头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爱一个人,送他去纽约吧,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送他去纽约吧,因为那里是地狱。幼小的我纳闷了,尽管还不懂什么是爱之深,恨之切,但这样一种复杂对立的说法足以引起我的好奇,以至于这句话很长一段时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世界上竟有这样一个聚集了对立情感的地方?上大学后又看到白岩松的《你所想象的美国其实是中国》,里面类似于美国的资本主义并不是想象中的灯红酒绿,是寂静的大农村的句子。再后来读到林达在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中这样的描述:美国不是一个善于遮羞的国家,它投出一片阳光,就落下一片阴影。它全部的阴影都毫无遮掩地暴露在所有人的面前,哪怕你是一个陌生人。美国在我心中的形象越发神秘而莫测。
美国究竟是什么样?
这个疑惑伴随我成长,与其他的诸多困惑混在一起,在内心的角落慢慢堆积。
我是一个来自四川大凉山的汉族女孩,凉山是中国的彝族聚居区,海拔2000米的高原,如果放在美国,应该是类似于亚利桑那州那般日晒充足与粗犷不羁之地。守着大凉山的山,喝着金沙江畔的水,操着一口带山音的英语,那时,在我的心中,北京和上海就已经是远方了。美国,就是那从来没有想象过的外面的外面的世界。
我从小的梦想是抱着一把吉他看遍世界的落日,却误打误撞念了博士,成为上海某大学新媒体系教师。虽然好不容易博士读到毕业,但发现临近三十却一无所有,惶恐时光匆匆,开始追寻自我。读博期间,我有幸留美全球棒的新闻学院,这一年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世界另外的模样,也重新激发了我内心湮灭的新闻梦。在思考和感叹自己被治愈的过程中,我渴望用自己的方式回馈和表达一份单纯的对生活的热爱。于是从自己感
兴趣的事情做起吧,拿起笔,操起相机和录音笔,做一个记录的行者。
自驾66号公路,便是我送给自己的30岁生日礼物。
一段路一种领悟。行走在这条没有尽头的路上,顿悟我的人生其实才刚刚开始,于是立志做一个有趣的妞儿,一个独立、真实、自由的行者。Playhard work hard,活着就是为了探索生命的各种可能。尽双臂长的环绕,揽一世界的阳光。面对困难,我对自己说:这一切都是暂时的。
没有烦琐的计划,只有纯粹的态度。带着儿时的疑惑,我出走了。一个人,一辆车,我独自穿越美国66号公路,在亘古神秘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在烈日灼烧下的莫哈维大沙漠,在一望无际的丘壑与荒原,在这条美国的灵魂之路上,苦行僧式的默默行走与追寻。因为相信只有小人物的故事才能让你更加接近这个真实的世界,我访谈了沿途无意撞见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中有嬉皮士、流浪汉、牛仔、哈雷党,有市长、艺术家、作家、老兵、私人电台主、沿街庶民;搜集了不计其数的鬼城、废弃汽车旅馆、加油站、餐厅、荒芜路标等公路符号;记录下一个个66号的文化符号与细胞,一个个旅途细节中的故事,每一位值得我尊敬的人,每一件值得我回味的物,每一处让我屏息驻足的风景。为了他们,我记录,也正是因为他们,让我看到了世界的辽阔。
等到书出版后,我会带着书回来看你们。如果说写书是为了记录,出版则是为了那个重逢的承诺,是我为66号公路许下的一个承诺。
当周围朋友得知我在写书时,都很好奇我在写些什么。因为这原本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出发前我并无写书计划,反倒是走在66号公路上,不得不说的故事越发多起来,触发了我写书的意愿。于是,我一路走,一路拍,一路记录,信手拈来一手见闻,终形成了这样的一本公路手记。基于这样的先天弱势,它既不是一本充满了景点介绍的、类似于孤单星球系列的称职的旅行实用攻略,也不完全是一部合格的沿途田野人文采访录,更谈不上是一本自由激荡的文化漫游随笔。还好,它又综合了以上元素,加上我略显主观、感性和稚嫩的文字,以及用三脚架加遥控器拍下的一张张用尽我力气,却还不够专业的公路摄影作品,由点到面,汇聚而成了大家手中读到的这本书。它就像是我的一个四不像的孩子,像是一个没有正统血缘父亲的baby,只是因为本能的成长诉求,因为放不下的执念,因为心生美好的情怀,和那一个许下的承诺,倔强而安静地发出了绿芽。
书中请来了一位刚刚步入大学美术专业的姑娘大倩为我插入了9幅手绘地图,没有去过美国的她为我试画了幅伊利诺伊州的地图,看着马路沿途那一排由近至远,整齐的白色房子,一排向远方延伸的电线杆,我笑得流出了泪。规整仔细却用力过猛,缺少个性和灵魂,要知道66号公路是
的孤单和苍凉,充满死寂,同时也是的张扬和奔放,处处是惊喜。我与大倩开始深入交流,后我们一起创作出了画风依旧稚嫩,却不乏真实而美好的66号公路手绘地图。那是大倩心中所理解到的66号公路,惊喜的是,和我看到的几乎无差。
《穿越66号公路》写给每一位热爱生活,内心热闹,渴望出走,看见书名会心跳加快的朋友;每一位不沉浮于庸俗世间物质和表象,追求自由之精神的人;还有每一位三十岁上下,却和我一样觉得人生才刚刚开始,准备好创造全新自己的人。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66号公路。
及此,我谨将我心中的66号公路与大家分享。
期待我们相遇,
在路上。
江凌
2015年12月22日
江凌,大学教师,新锐旅行作者,独立记录者,来自四川大凉山彝族地区的汉族女孩,狮子座非典型女博士,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访问学者。
开篇
启 程
三万英尺
光
01林肯之州伊利诺伊州
66号公路起点芝加哥上辈子的Mr.Right
这不是一只简单的鸡,它是我的旅行伙伴带着鸡旅行的美国文身女孩儿
你好,欢迎来到我们的城市我与庞蒂亚克市长的不期而遇
彩色脚印带我去看城市墙画
市长带我参观博物馆
我与市长共进晚餐
市长的理想
为了纪念印第安酋长而建造的城市
66号公路上后的嬉皮士
人的高贵灵魂应该属于世界
Normal汽车旅馆的哈雷党
林肯故居所在地Springfeild春田市春天里的城市
02Show Me密苏里州
座驾被砸,次拨打911
我与美国警察的几次邂逅
酒驾逼停,有惊无险的一次经历
偷拍活捉,温情默默的一次经历
绝处逢生,另眼相看的一次经历
Columbia哥村梦里的温柔之乡
沙特友人的人生哲学
免费享受世界文化
每朵花都有刺,但有的刺扎的值得
Keepsmiling,Mybedismypeace
哥村四季
我在美国的宠物虎
跳下去,三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次跳伞记
天地广阔 让人谦逊写在66号上的三十岁生日
看见平凡才是后的答案
从嬉皮的相识,到牛仔的告别
嬉皮的相识
我的美国梦
重逢,走近Graham的世界
靠着扒火车,四年来我流浪了整个美国
牛仔为我过生日
既然地球是圆的
忘年之交越战老兵Tommy
一个像秋天,一个像夏天
再别哥村
我的梦想是做美国总统
来自HomeSchool的美国空军
放弃宗教信仰
野心和青春,不可复制
03龙卷风频发之地堪萨斯州
在66号公路上找乐子
04红种人的土地俄克拉荷马州
克蓝顿咖啡馆
Catoosa温情大蓝鲸
66号公路之父的家乡图尔萨
左手POP 右手谷仓
生活就是一场越狱
上帝保佑美利坚
05孤星之州德克萨斯州
恶魔的绳子
格鲁姆的救赎
凯迪拉克农场
Adrian的Flo与MidpointCoffee
空运哈雷车自驾的瑞士游客
06迷人之地新墨西哥州
今夜,在土坎姆凯瑞
蓝燕子
66号上的蜜月夫妻Heidi和她的TeepeeCurios
逝
周末去圣塔菲看画展吧
跟随内心就会快乐Albuquerque老城街头手工艺人Rick
07大峡谷之州亚利桑那州
闯入亚利桑那
邂逅两亿年高龄的树化石OldFaithful
这是我们三代人的家夜访66号上的三代餐厅
《汽车总动员》导演多次来访寻找灵感
回忆,还是回忆
66号公路就是我们的妈妈
生命太短暂,别忘记你自家的后花园
陪伴是长情的告白
HereItIs兔子农场的墨西哥女婿
放轻松Takeiteasy站在亚利桑那温斯洛的街角
为了我的父亲和家庭,我应该牺牲对话StandinOnTheCorner
66号上拜见外婆大人
惊悚鬼城双枪
EveryDogHasHisDay记我的黑人朋友Justin
圣地洗礼印第安人圣地Sedona
致敬大峡谷
威廉姆斯小镇大峡谷之门邂逅牛仔文化
JayRedfeather与他的OpenRoadCowboy
其实我真正的身份是牛仔
莫哈维沙漠里的私人电台
穿越莫哈维
驴子故乡Oatman
08梦幻加利福尼亚州
一路向西,去加州
百年孤寂66号上的鬼城Amboy
落日下的荒原,没有尽头的远方
Amboy是离我近的地方
一个人与一座城
炼狱般地膜拜
惊鸿一瞥:沙漠里的漫天星空
OroGrande的瓶子树农场
SanBernardino的世界上家麦当劳餐厅
印第安帐篷偶遇66号机车作家
Fontana寻觅地狱天使
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奔向终点圣塔莫妮卡海滩
66号公路终点标的真正历史
神秘的明信片
Dan献给66号公路的83岁生日礼物
我们都在续写这条公路的历史
奔向终点
后记
一条路能给我的,他全给了我
改变
世界不是你看到,而是你想看到
为什么要停止流浪
道路是我的宗教
用心看世界,而不是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