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五卷,内容包括:王国维与中国现代学术的奠立;王国维、陈寅恪与吴宓;陈寅恪学术思想的精神义谛;陈寅恪的阐释学;陈寅恪的“家国旧情”与“兴亡遗恨”等。
刘梦溪,文史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创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中国文化》创办人、主编,中国文化史和学术思想史方向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涉及思想文化史、明清文学思潮和近现代学术思想等。主要著作有《传统的误读》(1996)、《学术思想与人物》(2004)、《红楼梦与百年中国》(2005)、《中国现代学术要略》(初版2008、修订版2018)、《陈寅恪的学说》(2014)、《马一浮与国学》(2015)、《学术与传统》(全三册,2017)、《陈寅恪论稿》(2018)、《中国文化的张力》(2019)、《王国维与陈寅恪》(2020)、《国学与经学》(2021)、《八十梦忆》(2022)等。
题叙
卷一
王国维与中国现代学术的奠立
王国维、陈寅恪与吴宓
陈寅恪学术思想的精神义谛
陈寅恪的阐释学
陈寅恪的“家国旧情”与“兴亡遗恨”
慈禧戊戌政变和陈宝箴之死
卷二
学术独立与中国现代学术传统
熊十力和马一浮
马一浮和“六艺论”
“花开正满枝”——马一浮的佛禅境界和方外诸友
中国现代史学人物一瞥
学兼四部的国学大师——张舜徽先生百年诞辰述感
卷三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及其价值取向
百年中国之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
当代中国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价值理念的现代意义
论国学
国学辨义
卷四
为生民立命——“横渠四句教”的文化理想
汉译佛典与中国的文章体制
汤若望在明清鼎革之际的角色意义
《牡丹亭》与《红楼梦》——他们怎样写“情”
陈寅恪与《红楼梦》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卷五
“将无同”——文化融合是人类未来的大趋势
对话是人类的生活准则——在中美文化论坛最后一次圆桌会议匕的发言
《中国文化》创刊词
《世界汉学》发刊寄语
孔子为何寄望“狂狷”——《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韩文版序
季羡林先生九十寿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