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自古就有万山之祖、万水之源中华龙脉的美誉,遗世独立,令人神往。
这里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缘起之地、唐僧西行的必经之地,也是姜子牙出走半生的修行之地,白蛇九死一生盗仙草的禁忌之地。缥缈无涯的昆仑丘,生活着上百种神灵精怪、奇兽怪鸟、仙花异草,流传着西王母与众神的传说。周穆王千里迢迢登临赴宴,汉武帝遣使朝圣、钦定昆仑之名,《千字文》玉出昆冈伏笔千年玉文化,屈原李杜等历代诗人作诗歌咏……千百年来,人们探索的脚步不止不休,所见所得却不过冰山一角。作为山宗水源、关塞要冲的昆仑山,究竟还埋藏着多少传奇?《昆仑之书》将为你一一解说。
《昆仑之书》是一本全景式解读昆仑神话的图文读物,以昆仑神话重聚中国神话的精、气、神,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兼具知识性、故事性和艺术性。书中内容取材自《山海经》《淮南子》《神异经》《太平御览》等历代古籍,结合近现代以来的神话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故事化提炼和加工,通过八个章节,解答昆仑山的原始状态、神话状态、形象演变及其作为文化共识的地位来源。在文字解读外,辅之以150余幅纯手绘插画,从中国古画和传统纹样中汲取灵感,结合现代审美风潮,赋予山水、花鸟、神人、异兽以灵动风姿,视觉化地呈现昆仑的神秘气象。
一部全景式解读昆仑神话的图文读物,打捞散落在古籍里的昆仑碎片,复原昆仑山的神秘气象。
1.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巫新华、《封神三部曲》导演乌尔善联袂推荐。
2.双封烫金,锁线精装,高端纸张,打造舒适优雅的纸上空间:100克纯质纸平滑挺阔,不卷边,不反光,高度还原画面色彩;180平铺,解放双手,阅读无死角;附赠高清实景海报,足不出户欣赏昆仑美景。
3.基于文献考古,360度还原神话宇宙:对古籍和学术著作进行故事化提炼,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以昆仑为圆心向外发散,以西王母、黄帝、后羿等诸神传说和大量动植物、建筑、远古图腾、民间风俗建构起昆仑宇宙。
4.读书如追剧,多幕剧式的情节设计,曲折生动,有代入感:致敬但丁《神曲》故事框架,以后羿、姜子牙、帝尧为向导,开启昆仑之旅。
5.脱胎于古画笔法、传统纹样,更贴近现代审美风潮的插画艺术大赏。
6.零压力任性阅读:内容精短,可从任一页读起,不用担心前后接不上;可走马观花泛览,也可穷根究底细读,满足多样化阅读需求。
序
早期昆仑,以山崇拜形式作为核心文化象征曾遍布广域中国大地各处。随着中国文化圈和大一统国家的形成,以及对黄河溯源的探索,昆仑逐步西延。昆仑西移,是大一统国家发展的需要与安排,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国家文化与政治举措。
三千多年前,穆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丰隆之葬……见(帝女)西王母。此时,昆仑早已是西域大山,西王母只是西域地方首领。周穆王西巡昆仑,以天子(帝子)身份接见同宗同祖同一文化传统的西域地方首领(帝女)西王母等活动,表明昆仑这个古代中国地理山脉与文化象征性神山,连同西域与西王母,都已经深深地烙印了中国权属。
两千多年前,《史记?大宛列传》有载: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汉书·西域传》记载:河有两源,一出葱岭,一出于阗,于阗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据此证明,汉武帝钦定西域南山为昆仑,是国家确定昆仑与黄河源头的举措,明确昆仑所在即为天下所至,中原、西域同饮中国河(黄河)水,早已是天下一家。
《汉书?西域传》还有记载:西域……,西则限以葱岭。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表明西域南山东出金城(今兰州),与汉南山(终南山)为一脉,昆仑不是今天地理学概念大地构造之山脉,而是一条文化山系。
地学上,把秦岭、祁连山、昆仑山称为秦-祁-昆造山带,又称为中国中央造山带。从中国宏观地形区划特征来看,也称为中国中部的中央山系,包括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昆仑山脉、阿尔金山、祁连山、秦岭、大别山、太行山等,是中国西部到中东部高山集合体。历史地看,地学上的中国中央山系与中国文化精神的昆仑完全一致。
汉武帝经营西域依据于阗玉河(河源)、钦定西域南山为昆仑,历史逻辑在于古代西域作为亚欧大陆交通总揽万国要道的特殊地理条件与区位,即为陆路丝绸之路主要通道。
西域之名,源于四方与四土,以及天下观。因西域地扼早期中国对外交流的唯一陆路地理交通出口,西域大山脉自然成为文化昆仑比附之地。因而,西域乃国之西域,昆仑为天下昆仑。
昆仑文化认为,天是一个巨大的圆形存在,覆盖在地上,一切都在这一空间之内。从高度上看,一切都处于天的下方;从广度上看,整个世界都为天所笼罩。天指的不只是大自然的天,它实际上是包括了自然、民众、社会、祖先、世间万物的一种汇聚,代表最高的正义和权威。这直接导致了中国人只有一个最高神天的崇拜,一个天下的认识,也导致天下一家观念的出现。这个天与中国北方各民族崇拜的腾格里是一个天,是中国古代早期到现在我们共同的文化。
这样的昆仑,被比附为帝之下都百神所在,三皇五帝、华夏先祖、西王母居地,因而也是一座神话之山。
昆仑有虚实之别。既是天人合一通天之圣山的文化象征,又是观象授时、封禅祭天的明堂。天子在此既可听察天下,又可宣明政教,是人神交通往来的天梯,是沟通天上与人间的道路,是祭祀祖先的圣地,天人合一的祭坛。
昆仑是一座玉山。玉出昆岗,玉是中国文化最早用来沟通天地之媒介,玉文化开始于九千多年前。和田玉作为中国历代王朝确认的国玉,重要性很早就被提升到国家治理的政治高度和国家认同的文化维度。
昆仑还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上,最重要的仙山,也是佛教须弥山所在,是佛教进入中国的第一站,是中国佛教最早的西天,更是佛教中国化开始的地方。
巍巍昆仑,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脉。昆仑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顶级的概念,昆仑山系辽阔、雄浑、连绵不绝的地理尺度,实际上也是中华文明的尺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巫新华
安迪斯晨风:本名安晓良,科普作家、评论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新浪微博阅读领域大V。擅长用有趣好玩的写法为大众介绍科学与文化知识。主要作品有《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八卦心理学》《一本不正经的博物志》《藏在古诗词里的博物课》等。
叶照:本名兰心仪,浙江衢州人,中央民族大学考古学硕士。热衷于中国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爱好阅读并探究神话与古物之间的联系,曾深度参与《奇兽:山海经动物图鉴》《伟大的植物:南方草木状》《有妖气:西游记妖怪图典》等图书的创作。
吕洋:1995年生于山东,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新生代知名插画师。曾为《山海草木》《奇兽:山海经动物图鉴》《有妖气:西游记妖怪图典》等多部作品绘制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