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奠基人之一埃米尔·涂尔干的开山之作,最初出版于1893年,至今仍是社会学经典文本之一。
面对现代社会中的动荡与冲突,涂尔干对劳动分工扩张的社会现象、影响及其与道德秩序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深刻解释了分工形成的社会根源以及分工特有的社会功能,对现代社会的结构构建提出了新的愿景。在这部著作中,涂尔干既提出社会团结道德密度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等一直为社会学界沿用的概念,也通过对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环节社会与分化社会的二元划分,探讨了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书中对重整社会秩序、重建社会团结的回应,与今日人类所面对的问题息息相关。
埃米尔涂尔干被誉为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其特殊的理论地位和思想影响是不言而喻和不容置疑的。本书不仅仅是涂尔干为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而提交的论文,更是他最初确立其思想理论的开山之作,其重要性无需赘述。
涂尔干(Émile Durkheim,1858-1917)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18871902年执教于波尔多大学并创建了法国首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898年创办《社会学年鉴》杂志;围绕这一刊物,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其后形成。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译者前言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导言
第一卷 劳动分工的功能
第一章确定功能的方法
第二章机械团结,或相似性所致的团结
第三章分工形成的团结,或有机团结
第四章上述理论的另一证据
第五章有机团结的递增优势及其结果
第六章有机团结的递增优势及其结果(续)
第七章有机团结和契约团结
第二卷原因和条件
第一章分工的进步与幸福的进步
第二章原因
第三章次要因素集体意识逐渐形成的非确定性及其原因
第四章次要因素(续)遗传性
第五章上文的结论
第三卷 反常形式
第一章 失范的分工
第二章 强制的分工
第三章 另一种反常形式
结论
附录一:参考文献
附录二:人名对照表
附录三:涂尔干基本著作
附录四:涂尔干生平著作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