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从三餐不继的困窘年代走到如今食物富足的幸福年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农村地区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人与食物的关系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本书作者作为一名人类学家,凭借在广东梅县月影塘等客家村落长达二十年田野调查积累的丰富记录,探讨食物在中国农村所扮演的角色,为了解当代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纵使风云变幻、人世沧桑,联结性和地域感仍在中国乡村社会发挥着不容小觑的重要作用。
- 海外中国研究与世界饮食人类学的前沿佳作
本书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欧爱玲教授对华南客家村落饮食人类学考察的最新成果。 欧爱玲长期下沉客家村落进行追踪调研, 对许多中国乡村饮食文化现象有着视角独特的深描,较之普通观察者更能从表象背后解读出更深层次的秩序和价值。
- 客家饮食、 老广味道生动故事的一手采写
本书包含了欧爱玲教授在广东梅县等地大量一手乡土饮食调查资料, 生动反映了几十年来客家、 广东地方饮食的历史嬗变与经典传承。 本书第六章更是将当地土菜之人文表达演绎得淋漓尽致。
- 华南社会、 客家村落乡愁的活历史谱系
本书以饮食为轴线展开, 但最终写作旨趣还是落脚在中国乡村社会上。 翻阅本书, 读者可真切感受到社会变迁(特别是普遍工业化) 带给乡村饮食、 农业社会人情的巨大影响, 触摸到数十年乃至更大时间尺度上华南社会、 客家村落乡愁的活历史谱系。 因而,这本看得见山, 望得见水, 听得见乡愁的著作值得中国读者全面了解。
中文版序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组织翻译出版本人著作,我很乐意为中文版作序。
在任何社会中,特别是在快速城市化的社会中,从文化、社会和经济的角度理解食物都至关重要。纵观中国历史,对绝大多数农村人而言,防止饥饿始终是头等大事。食物的生产和交换及其社会用途和文化意义,是农村农民生活的焦点。过去,在应对自然灾害和经济、政治精英的需求之外,他们努力为自己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包括粮食生产的日益工业化和许多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出现了不同的问题。首先,在经济快速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农村丰富的饮食文化能否延续?其次,食品的生产和交换是否仍然是中国农村经济生活以及文化、社会和道德价值观的核心?最后,在中国如此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为什么对农村饮食文化的研究如此重要?由此,我们可以学到什么?从种植和加工的劳动,到烹饪和宴会的仪式,农村的饮食能教给我们什么呢?反过来,农村的饮食如何适应或影响社会和经济快速转型?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考察了中国东南部一个村庄居民过去和现在的实践及其信仰,希望这本书能够为其中的一些问题提供答案,并加深我们对现实问题的理解。作为人类学家,我们不仅通过观察来学习,还通过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来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我很幸运。在多次访问的过程中,我被月影塘的村民慷慨接受,因为我参加了庄稼收获、乡村宴会、日常用餐、生命仪式以及朋友和亲戚的日常来往活动。在这些方方面面的活动中,食物通常是社会关系的焦点和关键媒介。
最后,我要感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梅州市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的支持与协助。对参与本书中文版翻译的几位译者,我更要深表感谢,尤其要感谢周云水博士对此书翻译所做的各项协调工作。
哈佛大学博士,现为美国明德学院社会人类学系戈登·舒斯特(Gordon Schuster)
讲席教授,广东省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客座教授,曾出版《饮水思源:一个中国乡村的道德话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血汗和麻将:一个海外华人社区的家庭与企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等人类学著作。
丛书弁言
中文版序
序
译者说明
第一章 中国农村食物的价值
第二章 劳动
第三章 记忆
第四章 交流
第五章 道德
第六章 欢宴
结语 相连的世界
附录A 1949年至改革开放时期梅县的农业生产变化
附录B制备节日大餐
参考文献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