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本书包括科学认识与切实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与重大意义 、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构成要素和制度保障机制、生产要素创新型配置与新质生产力 、产业变革与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开放与新质生产力、绿色发展与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与农业强国 、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等内容,从理论角度审读解读中国经济与新质生产力有关的方方面面。
刘伟,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常委,“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中的转轨经济理论,发展经济学中的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以及经济增长和企业产权等。两次获“孙冶方经济学著作奖”,八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其他重大奖项。
开篇语:新质生产力是建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大原创性成果/1
第一章 科学认识与切实发展新质生产力/12刘伟
一、新质生产力是经济学理论上的重要创新和发展/13
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实践需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22
第二章 从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30刘守英黄彪
一、新质生产力是一场新的生产力革命/31
二、传统生产力支撑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39
三、新质生产力与新一轮产业革命/45
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54
第三章 正确理解新质生产力/61谢富胜
一、从 “新常态”到 “新质生产力”/63
二、生产力的质变与生产方式的跃迁/ 66
三、“传统生产力”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70
四、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75
五、结论/82
第四章 新质生产力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重大创新意义/84邱海平
一、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实践依据与思想来源/85
二、新质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内涵与核心要义/91
三、新质生产力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102
四、结语与展望/107
第五章 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构成要素和制度保障机制/109赵峰
一、新质生产力科学内涵的三个层次/ 110
二、新质生产力的要素支撑体系/118
三、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制度保障/124
第六章 生产要素创新型配置与新质生产力/130范欣
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131
二、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146
三、新征程上通过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155
第七章 产业变革与新质生产力/163于泽
一、生产力发展与产业变革/164
二、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载体/168
三、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动力变化/169
四、深化改革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173
第八章 “高水平开放”视角下的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180孙浦阳
一、以制度型开放促进国际要素流动/181
二、以服务要素和服务市场开放提供服务动能/18
三、建设一流市场环境,实现要素赋能发展/196
第九章 绿色发展与新质生产力/203昌敦虎
一、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205
二、新质生产力促进绿色发展的机制/212
三、绿色发展模式下新质生产力的持续提升/219?
第十章 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229李三希
一、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联系 /230
二、数字经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制 /234
三、我国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现状与问题 /238
四、我国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建议 /245
第十一章 新质生产力与农业强国 /251熊雪锋
一、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 /254
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 /264
三、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面临的现实问题 /269
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思路、路径与政策 /278
第十二章 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 /284范志勇
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286
二、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 /291
三、政策建议与措施 /297